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范文(通用5篇)

先进个人 时间:2023-03-30

【www.bjjpsf.com--先进个人】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1

——双柏一中苏莹生老师先进事迹

苏莹生,现任双柏县第一中学德育副校长、2015届高三年级主任。在1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9年9月被表彰为"楚雄州师德模范先进个人"、"双柏县优秀教师";2011年担任高三年级主任,双柏一中高考荣获楚雄州高考综合考核二等奖,个人被双柏县委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2014年再次担任高三年级主任,双柏一中高考再次荣获楚雄州高考综合考核二等奖,个人再次被双柏县委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2014年1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考评,目前正准备前往英国留学。

爱岗敬业,勇挑重担

教师工作是平凡的,但苏莹生老师非常热爱这一光荣的职业,工作十年来,他为这一神圣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回顾所走过的工作历程,所取得的教学业绩,他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扎根教育,无怨无悔,做人民教师,当之无愧"。

工作中,苏莹生老师不计得失、不计名利,付出了他对教育全部的爱。领导、同事们都说他特别能吃苦耐劳,是个"拼命三郎"。他的身体并不强壮,但却在2007年、2009年、2011年三次主动参加义务献血,校领导希望他回家休息,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放心不下班级的孩子们。于是又走上了他深受着的三尺讲台。送走08届的孩子,09年学校又安排他承担高二年级主任和209班的班主任工作。校领导的信任让他感动,那份来自信任后的压力又让他丝毫不敢松懈,他一如既往的像上了劲的时钟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他总是最早到校,最晚离校,为了每个孩子的梦想,他几乎每天都在学校给不同的孩子无偿辅导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所谓天道酬勤,正是因为他的付出,2011届在高考中取得了全州第四的成绩,向孩子、家长、学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更令人感动的是,苏莹生老师结婚也没请过一天的假。新婚当天的中午,他还在165班课堂,第二天又回到自己的班级,有人问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说:我放心不下班级的孩子们,要对得起每一个孩子,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充满了对妻子愧疚的泪水。

以爱育爱 无私奉献

天空因爱而湛蓝,空气因爱而清新,世界因爱而美丽。的确,爱是天底下最美好、最可贵的东西。苏莹生老师爱自己的事业,爱那些纯真可爱的孩子。因为爱,苏莹生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似严师,似益友!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探究;课余时,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嬉戏;活动中,与孩子们共同分享;生活中,与孩子们促膝谈心。在他的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

钻研教学 精益求精

俗话说,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十多年来,苏莹生老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在教学上一贯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论教过多少届,教过多少遍,苏莹生老师对每一届学生都是一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钻研教材,撰写教案,尽心上好每一堂课,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苏莹生老师懂得,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他努力用智慧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的积累和向他人教学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他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扎实高效。课堂教学时,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求课堂语言精炼,教学方法讲求艺术,讲求多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他把这些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斐然。从2005年开始,到2014年的历年他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都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特别是在2011年、2014年两年所带高三年级高考都在楚雄州高考质量考核中名列前6名,这对一所生源素质很差的学校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关爱差生 积极引导

在学生管理方面,后进生的转化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苏莹生老师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苏莹生老师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他始终扎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不离不弃。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校的发展,他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在教育之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德为师之本、爱为师之先"。苏莹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2

——周兴勇同志先进事迹材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双柏县水务局组织实施了4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为大庄马栗树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276.18万元,2011年12月开工,2012年6月完工,完成坡改梯6250亩。二期工程为普龙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342.75万元, 2012年11月开工, 2013年6月完工,完成坡改梯6250亩。三期工程为峨足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1295.59万元, 2013年11月开工,2014年3月完工,完成坡改梯3578.55亩。四期工程为马龙河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1271.95万元, 2014年11月开工,计划2015年4月完工,规划坡改梯3584.85亩。以上工程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情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一群水利人智慧、汗水的结晶,而县水务局水土保持股股长周兴勇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周兴勇,男,彝族,专科文化,助理工程师,1967年6月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83年12月到水利局参加工作至今,先后担任水务局水产股股长、水保办主任、水保股股长等职,200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作期间,他由于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他是一位有着强烈事业心的水利人,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总是超前谋划工作。2011年,中央、省、州水利改革发展政策出台后,他敏锐地意识到水利发展的春天来了,通过认真学习政策,从宏观上把握国家投资导向,从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等字眼中发现了水土保持是近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大有文章可作。他主动向领导汇报,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提前开展了水土保持项目的前期工作,带领股室人员跑单位,查资料,深入乡镇,冒着酷暑,深入坡耕地集中的低热河谷地带,全面掌握全县的坡耕地资源情况。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建设方案(2013-2016年)编制,项目通过水利部复核,为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争取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得到国家有项目投资政策的信息时,及时到省、州相关部门对接争取项目,由于双柏行动早,基础工作扎实,2011年双柏被列为楚雄州唯一一个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县。

项目争取后,他配合设计单位深入初步规划的几个点踏勘,确定项目区,配合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在工程开工前,为了使工程取得实效,他主动带施工队到已实施过该项目的地区学习取经。工程开工后,他"舍小家,顾大家",亲自到现场蹲点管理工程,作为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在分管领导暨工程管理局局长无法蹲点的情况下,他承担了工程管理局的日常管理工作,作为股室长,他同时还要回单位处理其他工作,但他毫无怨言,做到了本职工作和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在工程建设中,他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管理方式,针对施工单位管理局制定了施工单位自评、施工单位互评、村委会村民小组评、工程监理部评、工程管理局评的"五评"考核办法,保障了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顺利通过水利部稽查,并得到了水利部、省水利厅、州水务局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和肯定。由于一期工程做得好,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得以连年实施。

周兴勇工作上非常敬业,任劳任怨,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父母已年过70,疾病缠身,为了工作,照顾父母的时间很少,有时父母生病,在工作的紧要关头,只能请亲朋好友帮助打理。在工作中他的难题更大,群众对坡改梯不认可,他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从党员和村组干部入手,深入钉子户苦口婆心做工作,同时策划组织村组长、部分群众到已实施坡改梯的地区取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群众观念根本改变,项目区老百性心中有了他,坡改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工程的实施,减小了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了耕地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逐步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地缓解了由于水土流失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二是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根本改善。工程项目实施前,大部分土地为"三跑地"(跑水、跑土、跑肥)。通过对项目区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不仅将项目区的灌溉覆盖率提高到了95%以上,而且将"三跑地"变成了"三保地"(保土、保水、保肥),人均占有高产农田大幅增加。三是项目区群众收入明显提高。麻栗树坡耕地项目实施后,在项目区发展了现代烟草,与本县的传统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妥甸酱油厂)合作,成为了妥甸酱油原料生产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峨足、普龙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引进了7家葡萄种植产业,农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到葡萄种植企业打工,收入大幅增加,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麦地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规模化初步形成。

周兴勇是一名普通的水利人,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在水利工作中为造就双柏的青山绿水默默无闻地在不断耕耘着。

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3

李娅兰,女,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法脿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

李娅兰同志自2005年3月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分配到法脿文化站工作至今已有整整10年。在这10年里,她思想纯洁,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积极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乡镇文化站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创新,用责任和热情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同时做好法脿镇彝族"老虎笙"、"大锣笙"、"龙笙"的挖掘、弘扬、传承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2008年法脿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老虎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镇内有3位艺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芳村被列为州级民族文化保护区。法脿镇文化站被州文体局评为示范文化站,她本人也在2012年至2014年年度履职考核中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

一、把学习放在首位,用理论指导实践。

李娅兰同志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位党员,必须时刻把学习放在首位,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长年以来来,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阅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省、州和县的重要文件精神,并积极思考,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由于她注重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文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法脿镇文化站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法脿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老虎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镇有省级传承人3名,州级传承人4名,县级传承人23名;2013年法脿镇文化站被州文体局评为示范文化站,为法脿镇乃至双柏县发出了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原始生态的"老虎笙"、"大锣笙"。

二、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推动文化站大发展。

做为一名基层文化站长,李娅兰同志十分清楚,文化站要发挥宣传动员作用,宣扬正确的文化流向,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文化工作,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确保文化站的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李娅兰同志把文化队伍的建设作为文化站开展工作的中心内容。从2009年开始,李娅兰同志走村到户,积极考察,动员各村的老年文艺爱好者,先后组建了法脿夕阳红老年业余文艺队、花鼓队、大锣笙队、老虎笙协会等,每支文艺队各具特色,自创自演,创造性的编排了原始生态的文化节目,让草根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带领全体文艺队员,结合镇党委的工作安排,深入村寨,创造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各村文明融合,和谐稳定。

三、完善文化设施,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2009年以来,李娅兰同志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向上争取资金40余万元,新建文化站办公大楼一座,不断开展图书借阅、棋艺、球类、广场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览等文体活动。每年自办广场文艺演出不少于4次,放电影120余场;每逢元旦春节都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写春联等比赛活动,丰富了全镇文化活动。全镇新建篮球场8处,安装篮球架8幅;安装乒乓球桌8幅;安装室外健身器材1套;并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农家书屋13个,为法脿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

四、胸怀全局,扎实工作,任劳任怨。

李娅兰同志工作踏实,实事求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事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敬业负责,每逢节假日,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开展各种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于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该同志在文化工作、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坚持以信立业,一诺千金的理念,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在平常的工作中以信用取信他人,办事公道、勤政廉洁、优质服务、奉献爱心、扶贫助残,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忠诚履行自己的诺言,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件工作,在全镇干群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泛干部职工、群众的好评。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李娅兰同志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她的实际行动在群众文化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示了新世纪职业女性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文化事业。

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4

——郭丕洪同志先进事迹

郭丕洪,男,汉族,小学文化,生于1957年6月,1975年4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由双柏县电影公司调入双柏县太和江林场后勤科从事林场电影放映及护林防火宣传工作,1998年后从事森林管护等工作。

从双柏县电影公司调入双柏县太和江林场之初,因从事电影放映及护林防火宣传工作,加之太和江林场经营管理区点多面广、道路崎岖,防火形势严峻,防火宣传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郭丕洪和其他护林防火宣传员紧密协作、不畏艰险、全力以赴,每到一个电影放映宣传点,首先做好电影银幕桩的栽植,然后对发电机进行调试,再把电影胶片倒好,准备好一切放映工作。每晚放映工作至凌晨2点多钟,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收拾发电机、放映机等设施,然后坐着"叉叉式"手扶拖拉机颠簸数十里到下一个电影放映宣传点。在两个多月的护林防火宣传期,来回奔波数百里,放映防火宣传电影数十场,宣传人数上千人次,两个月下来,他未能舒舒服服洗上一次澡,衣服备上两三套,这套脏了换另一套,依次轮换,反复的穿、反复的换,衣服随时脏兮兮的,容颜消瘦,眼睛布满血丝,眼圈乌黑。平时辛苦熬夜不算,来回的行程中坐着"叉叉式"手扶拖拉机在坡陡箐深、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行驶,随时都有可发生意外,面对险情与艰难困苦,他没喊一声累、也没有一声抱怨。 多年来他反复踏遍村村寨寨,行程上万公里,默默地工作着,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着太和江林场20多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和林政管理案件的光荣篇章。

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利用电影进行护林防火宣传,已经成为历史。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郭丕洪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林业工人,他始终时刻做好每一项上级部门和林场交办的工作任务。2004年6月,已近50岁的郭丕洪主动参加太和江林场大庄波西厂人工模拟飞播造林。在此期间,他每天早上第一个起床,凌晨6点多钟,其他同事还在睡梦中,他已在造林地块上挥动着十字镐;白天他顶着炎炎烈日,挥汗如雨,全身被汗水湿透而浑然不知;晚上他踏着月夜星辰,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摸黑回造林工地,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苦干着。当时,当地的农户曾说:"像这个老工人这种苦法,我们老农民可受不了" 。每天,从背部到臀部的衣服和裤子上都被汗水侵了白白的一层盐渍和汗渍的混合物。在此期间,由于大庄波西厂特有的干热河谷气候,每天白天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上,加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和超时间的工作,许多职工有的叫苦连天、满腹牢骚,有的干三五天休息一天,但他却一天也舍不得休息,从未向职工同事叫过一声累,也未向林场领导叫过一声苦。两个多月的造林工程结束,手上的老茧由加厚了不少,胶鞋穿破了两双,经常穿的那套迷彩服也被洗得薄如蝉翼,颜色斑斑驳驳,膝盖、手腕部位自然破了。郭丕洪,就是这样一位吃得苦、流得汗的普通林业工人。

2007年4月,林场场部迁往江边一线的仓房河。为搞好沿江一线的森林防火、林政管理工作以及国家生态公益林地块管护工作,部分职工的工作岗位将面临往沿江一线调整。当时,许多职工都不愿意自己往无电缺水、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的江边一带工作,好多职工都找出身体不适、照顾子女和亲属等原因进行抵触。江边115线管护点的国家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林场考虑职工情绪和权衡管理方面各方条件后,又一次想到这位50岁出头的老工人。当时林场班子成员一致认为:他可能会向其他职工一样产生抵触情绪。但当林场分管领导与他谈论调整工作的时候,竟然没有听到一个:"不"字,也未看到他脸上流露出一点点不满的情绪,他只是说了一句:"只要是场上的安排和决定,到哪里工作都一样"。其实大家都清楚,当时他近50岁的老伴与他在大干田管护点通电、通讯和气候环境都较好的管护点,但他为了服从林场的安排,毅然放弃了条件优越的管护点,一人独自调来江边115线管护点,与老伴两地分居,一干又是近八年了!他积极服从林场组织的安排和决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郭丕洪同志,始终带头遵守林场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他从不旷工。上班从不迟到、下班绝不早退,也从未脱岗缺岗。近几年来,林场实行调休轮休,加之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部分职工每月的调休假困难,加之林场职工宿舍不够,郭丕洪同志就在115线管护点住宿,此地离工作地近4公里,每日上下班都需自驾摩托车来仓房河管护点上班,休息休假也作废了不少,但他从未与林场纠扯。部分职工在背后让他来场上吵要加班费和摩托车燃油补助费,但他听后一笑了之,未当一回事。

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他团结职工同事,助人为乐。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从未与林场职工同事发生过口舌之争。有时,有的职工同事误会骂他,他总是礼行避让,过后就当什么也为发生,从不与人无谓的争斗,多年来,他一直得到林场职工和周边人士的好评。在平时生活中,他满怀饱满的热情,常常帮助其他同事,只要看到其他同事搬家或家务事忙不过来,无需邀请,他就会伸手相助,职工或周边农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只要请到他,他从不推辞,乐此不疲。平常家中有棵多余的菜或什么的东西,他都主动拿出周济其他职工同事,吃点好吃的的总要不厌其烦地叫同事一起吃。心中时刻怀着对别人的同情和感恩之心,林场的职工和附近的人士都称他"活雷锋"。

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全县劳模5

普存旺,男,彝族,1957年5月生,高中文化,197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9月以正营级转业回乡,任中共双柏县委组织部主任科员,18年以来,他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了组织部安排的各项工作。

功勋卓越  成绩突出

自他在党旗下庄严的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始终坚守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先后受到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多次嘉奖表彰。1982年,在临沧军分区边防六团荣立三等功一次;1979年至1997年,12次被临沧支队评为嘉奖;1995年8月,被云南省授予嘉奖;1999年,被双柏县委表彰为优秀村建工作队员;2002年,被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模范军队转业干部";2004年被双柏县委评为总工会优秀工作者;2005年,被双柏县委表彰为保先教育先进工作队员;2006年被双柏县委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双柏县委、县人民政府、政协委员会评为政协委员会提案先进个人;2012年被双柏县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

默默无闻  扎实工作

曾在边防武警部队度过19个春秋的营职干部普存旺同志带着1次三等功11次嘉奖的光荣历史,于1997年9月转业回乡到双柏县委组织部工作。在工作中,他不以功臣自居,从不摆架子,不摆资格,从点滴小事做起,默默地为地方组织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他始终保持军人风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研究业务知识,完成各项交办工作任务的同时,主动报名参加省人事厅国家公务员计算机专业技术培训,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强化自身业务能力,更好的为党的事业服务。在县委组织部工作近18年中,他承担着全县党费收缴管理、党报党刊征订及分发、党员电化教育和党组织关系结转工作,并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他勤勤恳恳、热心助人,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自转业以来,每逢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他都会首当其冲,把自己摆到学习的岗位上来,通过近年来开展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四群教育、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活动的锤炼,他已成为双柏县委组织部一面学习的模范性旗帜。在带队到基层考察干部、指导调研工作中,他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年轻干部,积极思考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与干部合理配置问题,为领导决策做出了正确的意见与建议。

攻坚克难  无私奉献

为了不影响工作,其妻从条件优越的耿马县电力公司调到双柏县一个企业工作,因效益不好,最终企业破产,妻子下岗,但是他没有因此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相反,他积极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一家人勤俭节约,共度难关。因工作关系,女儿自10岁起就开始承担家庭事务。在第六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县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期间,家中70岁老母亲卧病在床,他却坚持奋战在繁忙的工作中,自己的母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瘫痪在床。女儿大学毕业后通过他的谆谆教诲放弃在企业高薪就职机会,回乡加入大学生志愿者行列,通过自身努力、磨砺,考入乡(镇)事业单位,在女儿出嫁时他没有请一天假,而是安排在周末办理婚宴。多年来,他不顾家庭困窘,赈灾解难,捐款3万多元,还经常深入到贫困联系户家中,帮他出主意想办法,而自己家中却往往顾不上照管。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这个褪下军装的中共党员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信念支撑  战胜病魔

2011年10月,他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严重性糖尿病,进行药物治疗只能起到抑制作用,坚持三个月的药物治疗后感觉效果不佳,他毅然放弃药物治疗,选择用饮食和锻炼来控制血糖、血压。刚开始压力很大,吃不饱睡不好,不用做什么运动就大汗淋漓,甚至出现虚脱的现象。但是他没有放弃,一如既往的坚持着,通过近三年多的努力他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血糖、血压也稳定了。他常说:"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适当的锻炼,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在他身上也真切的体现了这一点。

几十年来,他能够按照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在工作中注意方法技巧,顾全大局,形成合力。在生活中,与人为善,坦诚相待,经常和同志们交流思想、畅谈感受,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同志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树立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普存旺同志在工作岗位奋战几十年,却依然怀着满腔热情,以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乐章。

——独田林场杨从辉同志先进事迹

杨从辉,男,42岁,初中文化,1995年4月参加工作,现在大窝铺山担任养殖放羊岗位。

自1995年4月参加工作以来,杨从辉同志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地板条厂工作期间,该同志从事过机修员、安装员等工作,1999年8月分流到鄂加林场,2011年12月调入独田林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对各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真抓实干,多年来被评为林场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和成绩突出特别嘉奖。

杨从辉同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实干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在2013年养殖期间,因天气干燥,林场的黑山羊传染上了烂嘴丫疾病,传染率很高,100多只羊近传染了70多只,周边村子的羊只都不同程度的死亡,为了更好的预防林场养殖的羊只的传染和预防,杨从辉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和预防,在传染期间,杨从辉每天放羊回家后要把传染的羊用高猛酸钾对水给羊清洗后,再涂擦油脂青霉素,每天清洗完成,然后才煮饭吃,就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就重复做着这样的工作,默默无闻的一直在坚持工作着,直到羊只全部痊逾,林场的羊只没有损失一只。虽然杨从辉的岗位只是养殖人员,但在当今社会,能把集体的利益当自已的利益来做,不计较个人得失,出色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就是杨从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的精神。

杨从辉同志的优秀之处在于他以自己良好形象为牵引,坚持行为影响、示范引路,作为一名党员,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默默奉献,辛勤工作,对同事平易近人,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对待同事都是这样,他常说:我们是党员,党员就要带头干,就要身先士卒。不管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还鼓励大家对各方面的工作多提意见,对林场的发展要献计献策,尤其是对他个人的意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行事。他做事一向认认真真,不讲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做事,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他说人都是互相帮助的,帮助别人等于帮自已,多么朴实的语言,显现出来的是一颗不平凡的心。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杨从辉始终将自己定位在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无私奉献之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个心眼儿想着为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一切。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争当岗位能手,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shijicailiao/12050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