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十七篇

先进个人 时间:2021-11-06

【www.bjjpsf.com--先进个人】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府、军队机关为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为本单位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的书面宣传材料。它们是官方文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的文章17篇 ,欢迎品鉴!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2

  __是市林业局主任科员,他任__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半年多来,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扶人扶志、苦干担当,为推进整村集体产业增收努力奔波。
  __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学习和会议制度,以“两学一做”、“4?13”重要讲话大宣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推进香水莲花项目落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酬+分红+乡村旅游”四方面收入。推进红掌种植扶贫产业,收益全部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分红保障、鼓励建档立卡户就业创业奖励。村委会购置28头黄牛交由农户代养,为日后壮大养牛产业打下基础。让干沟四村小组的村民开展蒌叶种植。组织部分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学习制作彩雕画增加收入。
  __村作为全市迎接省脱贫攻坚“大比武”观摩示范村,以崭新的面貌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观摩。并获得了检查组一致好评。全村村民共同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拆除危房10栋,计划为贫困户入户路进行硬化53条,已有17条正施工;厨厕整改59处,已完工55处。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3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4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护安镇党委书记他同志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立足扼守好护安“零疫情”的目标,健全网络、规范制度、严格纪律,突出“红色”引领、干部下沉、群众跟进,为决战决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没有组织引领,哪来的共同力量”。

  他带领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在全镇所有党组织和党员中叫响“疫情防不住,责任在支部;工作不怕难,因为有党员;齐心抓防控,表率带群众”的口号。未雨绸缪,及时加强战时人员配置,补齐个别支部相对薄弱的短板,为有效开展疫情防打下了坚实基础。创新推行“支部+村组+先进群众+网格化”防控体系,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28支,人数186人,第一时间投入抗疫第一线,形成“红色”引领下的强大凝聚力和全方位群防群控态势。

  “没有形式研判,哪来的决胜保障”。

  1月26日,在全镇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他同志一针见血指出:抗疫物资好比枪支弹药,没有枪支弹药怎能打赢攻坚战。为此,他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筹备抗疫物资,通过动员知名乡友、企业业主捐赠和多渠道购买等方式,共筹备口罩7100个、医用酒精100公斤、84消毒液200瓶,及时将抗疫物资发放到一线,为决胜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

  “没有辛苦付出,哪来的平安局面”。

  他坚持每天入村指导,不分昼夜在全镇13个卡点循环查看,找短板,补漏洞,现场研究解决。为保证返乡人员隔离效果,他创新提出了“居家、村级、镇域、企业”四隔离机制;对存在的麻痹思想、作风不实等主观问题,全镇通报;对尽职尽责、科学施策的人和事,全镇表扬;对值守人员关心关爱,帮助基层组织和干部解决多种问题难题。在拧紧基层干部思想螺丝的同时,也送去了温暖,为整个战“疫”打下了良好的作风基础。有人说工作要求太严、工作太辛苦。他回答说:你们在一线严防死守,确实辛苦,为了更好地打赢疫情防控战,牺牲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但是,没有我们共同的辛苦,哪来的平安局面。

  “没有了如指掌,哪来的有效指导”。

  针对返乡人员多,情况复杂等重点、难点工作,他安排制定了详细的返乡人员排查“九个要实(统计数据要实、卡口阻断要实、居家隔离要实、体温监测要实、责任体系要实、督查通报要实、指令核查要实、物资管理要实)”工作机制,对3329名返乡人员全部建立台账,对潜在传染源做到底数清、来源明。全镇259名疫区返乡人员及其他返乡单独隔离人员,哪个人是哪天从哪里通过哪种方式返乡,还有几天隔离期满,身体状况是否正常,有没有其他需求,他都能做到了如指掌。为了防止意外疫情发生,他坚持“异常当疑似,疑似当确诊”的标准,时刻关注全镇每一位发热病人状况,有时还打电话进行情绪稳控和心理疏导,并安排专人跟踪负责直至症状解除。

  “没有长远打算,哪来的稳定发展”。

  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他瞄准保证全镇生产生活有序发展的目标不放松,竭力做好民生保障和生产工作。带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干部和群众做好大春农业生产;亲自到复工复产企业查看防疫措施落实情况,防止失控漏管,既保证复工企业和员工正常复工,又保证了村级疫情防控不缺失,即当严“检查员”,又当好“服务员”,努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长达29天的超高强度防疫工作后,他同志在一次查看现场的途中,突然腰部剧痛,无法站立入院暂离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住院期间,坚持每天了解护安镇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下一天工作。他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不断鼓舞护安镇各干部职工,坚决打赢这场防疫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5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吹响了抗击疫情的集结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驻村第一书记,XXX同志在2月3日接到省委组织部关于第一书记返岗的通知后,不顾独自返岗驻村的诸多不便,第一时间投身到所驻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用责任和担当筑起抗击疫情“防火墙”,为全村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沉稳应对,做好疫情防控“指挥员”

  春节休假期间,XXX同志就一直关注疫情动态,并实时与村“两委”负责同志保持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情况研究制定防控对策。返岗伊始,便及时召集村“两委”干部就春节期间返乡人员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和了解,对村内防控情况和防控形势进行了研判,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谋划,在第一时间成立了“XXX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X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值班表》,并对村庄设置防疫检查站及入户摸排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

  二、倾情跑办,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员”

  疫情爆发初期,各类防护物资十分紧缺,面对村里防疫值勤人员几乎处于无防护状态这一尴尬实际,XXX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不等不靠,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协调,不仅为村里一线防控人员争取到了所在单位、市级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个人捐赠的口罩和暖宝,还积极筹措资金,拿出本不充裕的工作经费,为全村疫情防控工作购置了洒精和消毒液等,较好地为村级日常疫情防控提供了物资保障。

  三、因势利导,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员”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有些群众过度恐慌而有些群众则不够重视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微信群、宣传橱窗、大喇叭以及上门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神、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疫情自我防护知识,有效增强了群众对疫情的科学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引导了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四、率先垂范,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员”

  按照县、乡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XXX同志主动带头开展全面排查,摸清村内人员流动情况,制定了村干部包户排查名单,以责任划片的方式,逐户逐人对外来人员、外出务工返村人员摸排登记,重点筛查湖北返回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指导建立了返村人员台账,动态造册、动态监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亲自到一线严防严查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走亲访友、聚餐娱乐等外出聚集活动,减少了人员流动,增强了防疫效果,有效保证了全村防疫工作的安全形势。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6

  2015年2月,刘永林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梁山县赵堌堆乡董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先后在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书记表态发言,梁山县电视台今日梁山播放了典型事迹专题片,先进事迹材料被选报省委组织部。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从省城刚一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刘永林同志面对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
  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村里10余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潍坊、威海和青岛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村级制度建设汇编》、《村级党建工作规划》、《2015年党建工作要点》、《2015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等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召开三八妇女节暨创业交流座谈会,就该村党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2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和书籍,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在“七一”建党节、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9户特困户党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四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发放倡议书200余份,春节期间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拍摄全家福照片”300张,并装裱发放到每户,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五是开展关爱特困户过暖冬活动,为7户(11人)送去取暖煤1吨/户、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花生油1桶/户、面粉1袋/户。六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党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他利用民政扶贫政策,为孤儿董圣杰争取住房整修款3万余元。
  三、忙“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他发挥水利工作特长,不辞辛苦地全方位考察了全乡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董花园村每一条田间路、每一座涵桥都进行了调查,找准了董花园村的水利困结所在;牵头完成了《赵堌堆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赵堌堆乡董花园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争取将董花园村纳入到“国家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届时亩均年增收将达2000多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3.1万元的年管理提成收入。
  建设经营场所,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178.35万元,在德商路西侧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上下20间共计1547.06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贫困户也可就近就业打工;此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24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村集体收入,15.5万元用于补贴39户74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租赁,将使村集体年增收11.6万元,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100余元,年底,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
  四、修道路、建广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为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指示,改变群众出行难、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的现状,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7.01万元,对村庄6300余平方米的.小街巷、胡同进行“户户通”硬化,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筹措43.64万元,修建面积达2000余平方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围墙、厠所、篮球场、文化长廊、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永林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7

  2015年7月,渑池县文广新局干部崔涛被选派到省级贫困村——仰韶镇后涧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带领群众建强基层组织,决战脱贫攻坚的事迹被四里八乡的群众传为美谈,后涧村容貌焕然一新,500亩荒山变为"聚宝盆",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韶山脚下拓荒牛".2016年底,崔涛被渑池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先进个人",2017年7月,再次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健全设施强班子

  2015年7月30日,崔涛携带铺盖进驻后涧村村委。他从改善村委办公设施入手,多方筹集资金12万余元对村委办公楼房屋楼顶修缮,粉刷内外墙体1570平米,硬化村委院内外广场1000余平方米,建起了包含村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他带领村干部们自己动手,对村委大院进行绿化,种上了松树和冬青树。购置了新办公桌、档案柜,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协调移动公司接通网络。同时设置两块公开栏,书写宣传标语4条,制作党建宣传版面16块,更换村办公楼外宣传标语2块,村室内外面貌大为改观。崔涛带头讲党课课堂上,他的承诺掷地有声;"假如我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党员应该怎么办?",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讨论会热火朝天;联系帮扶单位科级干部轮流每个月为村党员干部上党课;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为方便服务百姓,崔涛带头值班,建立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扶贫资金使用中,新的村班子做到资金公开公示。低保评定和危房改造评定公开透明;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报账制,落实村监委会监管制度,无一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近三年来发放法规政策资料2000余份,村党员干部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下子竖立起来了。

  水路电通甩膀子

  后涧村因水资源短缺,崔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协调资金3万余元为全村拉水135车,把水送到村口,暂时缓解全村吃水难。又不辞辛苦多次辗转奔波到县水利局联系,上报人畜吃水工程项目,将本来明年才能实施的水利项目提前一年实施,目前已新打403米深水井一眼,铺设管道14427米。联系交通部门,杨家门至石庙后自然村一条主道路4.02公里、设计路面宽4.5米、投资120万元高标准村间道路已完成。为解决村民通电问题,他多次到电力部门联系实施电网改造,栽植电杆132根,架设电线6325米,农电入户率达100%.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他联系卫计委,协调上级资金2.5万元,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联系妇幼保健院上门服务,每年为全体村民举办两次义诊活动。

  精准拔除穷根子

  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崔涛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代表测评、村级核评、乡镇审评,精准确定贫困户46户163人。贫困户脱贫,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收获时卖不出去。崔涛迎难而上,逐一破解。为8户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每户申请贴息贷款3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贫困户购买花椒树苗需资金1万余元,钱凑不够,他带头拿出500元,帮扶人员也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为28户贫困户种植98亩花椒树。协调资金2万余元为贫困户免费购买柴胡种子,帮助29户贫困户种植柴胡75亩。同时积极筹集资金6万余元购买600余亩花椒树苗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帮助发展农林产业,目前全村发展种植花椒900余亩、中药材280余亩、流转土地230亩。为帮助农户解决不懂技术难题,崔涛每年都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在花椒地现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柴胡技术培训。共计参加培训贫困群众300余次。为解决经济作物出售难,崔涛联系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成立了仰韶镇后涧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三门峡市九龙羊肚菌种植公司和垚鑫菌业两家公司签订技术支持和回收合同,还与亳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让百姓吃了"定心丸".为增加集体收入,建设中药材(连翘)烘干加工基地。新建食用菌大棚15座。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牤牛山建设3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目前已经建成,每年发电可分红18万元,46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为民解忧扑身子

  他主动放弃双休日,以村为家开展脱贫攻坚,自己动手做饭,与百姓打成一片。崔涛的车几乎成了村里的办公用车。建设村卫生室为了省钱,私家车变成了"货车",后备箱装上砖块、水泥、瓷砖,一次又一次往返。外出参观学习,为节省开支赶时间,崔涛每次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天不明出发,半夜返回,两年来他的车为村里跑项目行驶4万多公里。60岁的村民杨长法肢体残疾,妻子股骨头坏死动了手术,家境贫困一筹莫展。崔涛开车带两人去县残联帮助联系办理了残疾证,让他们享受了低保,后期治疗费也可以二次报销,减轻了家庭负担。2017年7月9日,他联系珠海一家公司的爱心志愿者,为46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3.6万元的米面油和床上用品。遇到村民们发生邻里矛盾、占地纠纷,崔涛利用文化人的细心和耐心帮助一一化解。

  脱贫攻坚贵在谋划长远发展。崔涛打算依靠村内林地较多优势,在400亩林地下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增加村内集体收入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计划于三门峡市甘露制水厂合作投资5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纯净水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将于近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安排40余名劳动力就业。并联系在外成功人士计划在后涧村投资100余万建成高标准农家乐一座,可安排1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8

  履职尽责强担当倾心为民显作为

  ——2020年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陈地益,男,37岁,富宁县发展和改革局价管股干部,为积极落实“选优配强,尽锐出战”的要求,于2019年2月被选派到谷拉乡多贡村委会担任第一书记。一直以来,他坚持用真情走访群众,用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千方百计强建设,多措并举促脱贫,使多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升,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一、党建引领促脱贫,凝心聚力固堡垒

  多贡村是典型的石山村,地难种、水难挖、房难建是其显著特征,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550人,其中未脱贫20户53人。陈地益的加入为多贡驻村工作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路。他深刻意识到,要实现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必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妥善解决好各类矛盾。从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入手抓队伍建设,通过“三讲三评”主动破冰,增强两支队伍凝聚力;通过“三会一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战斗力;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鼓足士气坚定目标。

  二、勤走访深调研,清家底明思路

  从驻村的第一天,他就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门入户转走访,摸实情清底数,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说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历时3个月,完成28个村小组695户的遍访,精准把握整个多贡村村情,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思路,即拉近距离获民心,全力以赴补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脱贫获得感。

  图为深入各村寨进行收入核算

  三、争取项目补短板,倾心全力解民忧

  为尽快取得党员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带领队员和村“两委”班子发放群众联系卡,把群众当亲人,亲力亲为解群众所难,帮助调节矛盾纠纷5件。动员群众完成旧房拆除22户,建厨房42间,新建卫生间68座,新砌筑房间56间,水窖补漏125口,新安门窗55户,庭院硬化291户,整村小组庭院硬化7个,掀起了补短板的高潮。为解决石山区“晴通雨阻”,他积极向局里反映,争取到总投资为381.96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完成多贡村委会百岩、多龙、谷麻、谷牙至多立、谷益、坤暧、龙中最后7条进村道路的硬化,使多贡村“弯道超车”成为首先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的行政村。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陈地益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责任。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9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0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1

  在**县**镇**村,有一位连续两届任**市人大代表和一届省人大代表的老支书**同志,他一心率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孺子牛。出生于1956年的他,自1985年任该村支部书记30余年来。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仍坚持不懈地带领599户2156人昂首阔步地向小康迈进,他又是如何发挥光和热的呢?强基固本摸底子,找准穷根谋发展。带领8个村民小组,599户2156人,在耕地面积亩和平方公里的地域中顽强拼搏。近年来,该村曾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县镇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到20XX年人均收入7640元的好成绩。在精准扶贫再次摸底排查时,仍还有因缺乏劳力、长期患病、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103户334人贫困(其中五保19户,低保66户168人,医疗求助类1户,助学帮扶类3户,危房改造类6户,产业开发类8户)。使他铭记心间,时刻促使他多次向上级不停地跑项目、找项目、求发展。瞄准班子建设不放松,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一班之长的他,根据村情组情。他首先认为要得火车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重点从村“三委”班子、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强化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入手,不断提升为民办事能力,为推进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扎实以“三严三实”学习教育为根本,以“两学一做”为主线,有力促进“三委”班子转变能力;三是努力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对无职党员均设岗定责,为6名无职党员各自不同地设定了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意识;四是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中入手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熙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落户我村,解决了0名贫困群众就业,明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带动23户贫困户发展种植,每户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从而严格了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加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帮扶到位。狠抓机遇求发展,努力为民谋福祉。在带领全村“三委”一班人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产业调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的发展。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促增收,稳步发展畜牧养殖主导产业优势。成立了**村畜牧养殖业协会,吸收会员23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1%,户均养殖猪9头,培育养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5户,使全村生猪饲养量达5000余头,全年共出栏商品猪3000头,畜牧养殖业收入500余万元。年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余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1300余人次,实现年劳务收入650万元。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引进**熙园农业有限公司已落户**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惠民生。自筹资金110.5万元,争取国家投入130余万元,先后完成村内公路主干线水泥路硬化公里,覆盖全村60%以上的农户。全面硬化了村集镇街道70米、绿化1500米;自筹资金8万余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0余万元新建跨河大桥3座,保障了3个村民小组600余人的出行安全;开通了村所在地南至**县城、北到西乡县城的客运班车;有力争取上级投入资金108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休闲广场,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三是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针对本地“砖混豆腐块、火红大铁门”的建房模式,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砖瓦技工等共30余人到**市**县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修建了“三间一头转、马头墙边站、3米外阳台、磁瓶白栏杆”的**新式别墅民88户88套,扎实落实惠民政策,让352户70%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楼。上下联动谋发展,整体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组建了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体的工作队,分别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名干部帮扶。一是涌现出了县国税局工作队多次对帮扶户进行走访,并建好走访档案。算好时间帐、经济帐,“一户一策”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重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在广泛调研过程中,重点了解该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致贫原因和期盼解决问题,为精准帮扶想法子、找路子,出点子;二是招来市运管处资助资金5万元修建青树便民桥一座,彻底改善了38户130余人出行难问题,并积极争取资金40余万元建便民客运点;三是争取县经贸局扶持资金3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惠民群众;四是建立了以长兴实业有限公司为后盾,组建了以种养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参合农户达101户;五是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之策,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互助基金由15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受益农户由24户扩大到100余户的惠民资金,引导28户自身发展农户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发展养殖业奔腾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一位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孺子牛率领群众不断脱贫奔小康。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2

  目前,在东明县黄河滩区豆丹养殖扶贫基地,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喜庆景象,2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大棚里加班加点采摘成品豆丹,连云港、周口、临沂等地的豆丹收购商们排队等候。村主任刘兴豪高兴的介绍说:今年豆丹反季节养殖,每个大棚可产豆丹2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格每斤100—150元算,收益可观,加之黄河豆丹品种优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景。这场景背后对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来说,却有着太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东明竹林新村是黄河滩区迁建第一村,也是省定贫困人口较多村。2015年新村建成后,共搬迁安置新刘乡、西竹林、东竹林等5个滩区自然村,1400户,5120人,共有贫困户239户836人。村里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每亩地除了种子、农药、肥料、收割等费用,每亩收益较少。又因没有产业支持,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如何让群众摆脱洪灾困扰、已经安居的滩区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乐业的生活,成为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事项。
  去年5五月中旬的一天,新刘乡自然村村主任刘兴豪对王培源说起这样一件事:连云港盛世豆丹开发公司看中了黄河难区的气候环境,准备在滩区投资,但公司那边对滩区土地流转及农田灌溉方面心存顾虑。
  “村子要发展,必须有产业。黄河滩区土壤肥沃,光照水资源丰富,最适合豆丹养殖。”王培源说:“豆丹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尽快盘活土地资源,引进这个增收致富项目。”
  在随后外出考察了多个项目后,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最后认定发展豆丹种植比较适合。他们先是组织召开了党支部、村两委会,商讨研究豆丹养殖的可行性分析。得到党支部、村两委同意后,又连夜召开了党员会议,听取党员的意见,统一了思想。为了让广大村民打心眼里认可这个项目,他索性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走街串巷,苦口婆心地讲政策,算效益,终于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豆丹养植项目全票通过。经过一系列的深入细致的工作,最终让这个占地1500亩,全国最大的豆丹养殖基地终于落户黄河滩区。
  因为黄河滩区土质半沙半淤,保湿性强,加之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自然条件优越,大豆长势特别喜人。然而就在基地翘首以盼,等待上卵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连云港育卵基地那边因飞机打药,导致绝大多数种卵中毒死亡。最后只能临时外购到30亩地的种卵 。
  虽然30亩的豆丹试养成功,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基地第一次豆丹养殖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连云港老板一气之下返回老家,不准备再投资该项目。而此时,村里1500土地已经晚种小麦近20天,村里百姓急等土地租金和农田耕种,最后甚至出现了哄抢大豆的现象。王培源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带人连夜抢收豆种,经过一星期的抢收和凉晒,收获豆种XX万斤,挽回经济损失XX万元。然后,马上赶到连云港找基地杨总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打消顾虑,坚定信心。杨总深受感动,最后表示不仅要继续做好该项目,还要加大投资力度,搭建反季节养殖大棚。
  就这样,在王培源精心运作下,基地成立了东明鲁西南豆丹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长年聘请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合作社搭建拱棚140座,并带领村贫困户搭建扶贫大棚60座,带领村民们打响了第二次扶贫攻坚战役。
  为了加快大棚施工进度,王培源带领合作社及30名贫困群众冒着大雪加班加点赶工期,用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赶在春节前将大棚搭建完毕。按照技术管理要求,为了冻杀害虫,大年初三,要把1500米开外的黄河水抽到棚内进行漫灌,由于抽水管道压力太大,多次出现管道爆裂情况,王培源几次跳到水里快速连线接管,双脚和衣服都湿透了,当时河沿边寒风刺骨,冻得他嘴唇发紫,双脚发抖,几乎站都站不住,但他依然坚持到浇灌完毕后才肯回去休息,现在还落下了迎风咳嗽的病根。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把关大棚质量,平时他都是吃住在自已搭建的集装箱房里,唯恐项目再出现闪失。
  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4月中旬,大棚内豆苗茁壮成长,种卵如期孵化。正当王培源准备松口气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又摆到他面前,让他焦虑不安起耒。原来,天气进入四月后,棚内温度急速升温高,大棚内豆苗急需多次淋灌浇水,这就要求五一前夕,一定要解决好大棚架线打井等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王培源想方设法立即筹集资金20余万元,在田间地头加班加点,带领施工队伍,鏖战三天三夜,如期建造变压器1座,打造600米深水机井6眼,架高压线路2000米,一举解决了困扰滩区群众多年的灌溉难问题,也才让这个扶贫项目走出了困境和僵局。
  五一节过后,豆苗长势良好,前五棚投放的种卵几天便从密密麻麻的小米粒长成了柔弱可爱的小绿虫。王培源和技术员每天吃住在大棚里,仔细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细心呵呵护着这来之不易的虫宝宝们。即使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却又差点让他所有的心血化为泡影。原来,因为基地管理粗放,大棚纱网门没有及时封闭,豆丹的天敌蜘蛛突然蜂涌而入,急速产卵繁殖,专吃豆丹幼虫,而放卵后的大棚又不能用药物消毒,造成幼虫大量被蜘蛛毒杀,基地大棚无一幸免。
  在通过人工捕捉和蝇拍捕杀无效的情况下,王培源彻夜难眠,到处请教有关专家,研究解决办法,最后决定请来蜘蛛的天敌来帮忙,到村头的养鸡厂,免费借用500只虫子鸡,每棚10 只,放进尚未投放豆丹虫卵的大棚里进行虫害捕杀,没想到这些鸡籽们在大棚里异常活跃,战斗力极强,每棚两三天即能将蜘蛛消灭殆尽,虫卵也如期得以安全投放,最后总算是化险为夷,平安度过了这一难关。
  五月中旬,基地大棚豆丹养殖终于喜获丰收,同时也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新型产业兴村致富之路。"俺家的地离村较远,来回有30多里路,收种都不方便,地不种吧荒那儿啦,怪可惜的;种吧又不合算,现在好了,地不用种,每亩还有1000元净收入"村民刘兴阁乐呵呵地说,这样不仅省心省事,闲时还不耽误务工挣钱,两全其美。
  “通过这个项目建设不但能帮助俺村贫困户脱贫,还能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刘兴豪高兴的说;“村里有劳动能力的5名残疾人和30个贫困户都在基地干活,帮着除草,打药,摘虫,他们每人一季能挣3000多块钱,豆丹植卵及采摘时节,全村人都能跟着创收。”
  一花绽放不算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王培源并没有满足现状,在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兴村之路后,他还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品牌,在竹林老村复耕的370亩旧址上,规划建设集特色水果采摘,黄河鲤鱼垂钓,水上乐园,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东明黄河滩区农业生态园,总投资约900多万元,日前,该生态园已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黄河滩区居家养老示范基地项目也开工在即,预计十月初即可建成入住,两个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为新村带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3

  牢记职责使命,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工作

  ——村第一书记

  某同志自派驻下,在派出单位区委老干部局的关心下,在村两委及工作人员的支持下,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按照两年派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开展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184村民,对了解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召开村“两委”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制定了两年帮包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抓好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内部活动各项规章制度,补充完善相关学习活动资料,积极发展预备党员两名。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好村党支部“六个一”活动,使村上党员学习活动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主动为村上党员同志上党课,收取党费,不定期的开展谈心谈话,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三、注重办实事惠民生。精心组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1、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为马公祠村60岁以上老人们包水饺,举办演出开展欢度“重阳节”村百人包水饺共吃团圆饭活动;2、重大节假日个人购买物品走访看望村里的困难贫困户;3、邀请文艺团队到本村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4、特邀区摄影家协会为本村拍摄宣传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马公祠村文明和谐建设。

  积极开展“净环境、送温暖”公益活动,联合村两委成员、党员、妇联等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活动,整治村容村貌,到贫困户家中,为年老多病的贫困户整理室内卫生,积极做工作争取卫生环境帮扶单位资金支持5000元购买蔷薇花种在村主要干道进行绿化;

  积极宣传“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加大对所挂包村扶贫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的宣传力度,号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通过“以买代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养鸡销售、种植农产品销售等难题,真正做到“消费扶贫”扶到急需扶的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产品量小、分散、难以供应的问题,从而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增加集体收入。

  四、集思广益、多方筹资,配合村委做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工作:1、走访入户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做好脱贫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为贫困户及时发放项目分红;2、由村委出资对村内主干道路灯不亮的,及时进行更换;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雨季受灾的村民走访看望并对受损房屋进行重新维修;4、对因施工致使村上受损的路面及时联系施工方进行重新维护,确保道路畅通;5、在区水务局的支持下,从淋漓湖景区内修建蓄水池一个,安装管道引入到村内,确保全村村民饮水达标;6、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村内卫生环境大整治工作,每周六定为村上工作人员卫生清洁日,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情况进行清理。

  五、严于律己,严守派驻工作纪律。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十不准”等工作纪律要求,勤勉敬业、脚踏实地,与群众打成一片,热心为群众服务,个人出资购买肉、油、大米等食品看望生病的贫困户、老党员,开车帮助贫困户拉地瓜等,积极帮助村民宣传推销农产品,做到在帮扶工作中接地气、受教育、增才干,确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六、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上半年积极投入到疫情抗击战中去。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立即成立马公祠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号召村上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自成立疫情劝返站以来做到主动带班,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外来人员的劝返工作和本村村民及车辆的出入村登记工作;二是个人先后为村上劝返站捐赠医用手套100只、口罩60个、方便面两箱、八宝粥两箱及其他食品,带动了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抗击工作的积极性。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4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以来,鹿寨县“十三五”期贫困村xx村第一书记XX,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于大年初七离家返岗,第一时间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担负起“驻村工作队员疫情攻防能手”(简称“驻攻手”)的特别责任,守护着全体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在战疫中彰显先锋本色,在危难中诠释忠诚担当!

  吹响“驻攻”号角我是战疫“宣传员”

  返村当天,鹿寨镇就召开了视频电话会,针对防疫工作提出了“两个重点,5个措施”工作要求,XX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系的方式向村“两委”干部、各屯党支部书记、党员、村民小组长传达了防控工作要求,同时进行了部署。

  “各位群众,大家注意听一下,下面我和大家宣读一下自治区下发疫情防控文件”作为xx村第一书记,每次收到新的工作指示时,XX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大喇叭向群众做实时宣传,提醒大家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同时,XX做好带头模范的表率,召集xx村“两委”干部、各屯支部书记、年轻党员、返乡大学生等,成立了3支疫情防控宣传突击小组,采取分片包干形式,通过流动宣传车、村村通喇叭、拉横幅、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倡议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识》等方式进行宣传,确保疫情防控宣传第一时间实现全村覆盖。对于疫情的严重性,很多群众由最初的无所谓,不在意,在XX多次、详细的宣传和讲解以后,群众们转变了思想,开始自觉自发得支持防疫工作,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不再聚集,齐心协力保持村内卫生干净整洁。

  擂起“驻攻”战鼓我是战疫“调查员”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求,XX已连续20余天没有休息,坚持奋战在防疫一线,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为第一时间掌握湖北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XX身先士卒,带领村“两委”干部,点对点逐一走访排查,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全村xx户xx人排查、登记工作,入户排查率达到100%,共摸排出xx人有武汉旅居史,及时将排查出的人员登记在册,纳入网格化管理,确保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同时要求xx名返乡人员居家自我隔离,XX主动联系村医、驻村干部,对xx名居家自我隔离人员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每日向乡镇报告。

  在疫情面前,XX总是走在最前面,带领村干下村进行巡查,每天都对监控排查出的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逐人做好登记,对返乡人员的返乡轨迹做好详细记录,确保疫情防控排查纵向压到边、横向压到底,不漏户不漏人。

  敲打“驻攻”警钟我是战疫“协调员”

  在了解到XX贫困户覃炳能在年初六病逝时,XX第一时间联系了xx等人,表达对xx病逝的哀悼、慰问,同时向其家人宣读讲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希望家属能根据防控工作的要求,做到红事缓办、白事简办,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XX和村“两委”干部还多次到xx家中,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作为逝者兄弟的xx经过讲解劝导后表示,暂时不会举办丧事活动。而同样计划在年初八进行讨儿媳欢庆仪式的xx群众xx,在XX及村干部的动员后,将仪式延后进行,并且在XX及村干部的帮助下,逐个打电话告知婚事延后,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疫情防控期间,每天XX都会开着电动行车,拉着移动音箱在各自然屯流动宣传,劝散聚集的人员,扎扎实实开展防疫工作。截止目前,XX协同村干部,共劝阻xx起红白喜事、关停xx家麻将馆、取消xx场次春节联欢活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群众不聚集、不串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一村平安。

  严把“驻攻”关口我是战疫“护航员”

  在接到封闭管理的通知时,XX第一时间发动党员、志愿者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在xx村主要出入口设置了x个检查关卡,实行24小时值守,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村屯,做好本村屯人员外出登记以及体温测量。遇到不理解检查工作的群众,XX会耐心的做好讲解“现在全国都实行封闭管理,为的是什么?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抢救感染病人,一线的民警甚至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不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些还没有被感染的人嘛!如果因为你不服从管理,被感染了,家里面的人被感染了,有了生命危险,怎么办?你希望看到这个局面吗?”现在,每位群众都自觉配合关卡的检查工作,志愿者们也对这位“硬核”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在乎你生命安全的亲人才会如此“凶”。自xx村卡点设立以来,xx个交通枢纽卡点共出动执勤人员xx人次,共检查车辆xx辆,受检xx人,全面守护xx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疫情防控期间,只有把防控工作抓好抓实,才能有效降低疫情发生风险,这是党员的责任,作为“驻攻手”的XX勇做无悔的逆行者,冲锋在前;他说当疫情发生时我就站在党旗下宣誓:“一切听从党的指挥,严防死守,绝不松懈,抓好防疫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5

  __是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副主任科员,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__区抱古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把扶贫扛在肩,致富抓在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__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走村入户,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村组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生产,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同吃同住,将驻村帮扶当做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他跑遍了抱古村11个自然村,走访580多户,切实感受到贫困群众的“难”,找出了制约该村发展的“症结”。兰玉光是大隆水库移民,大儿子在5岁时患上了软骨病,欠下了一大笔债。在__的帮扶鼓励下,兰玉光大胆地试种了皇帝蕉,年收入突破8000多元。

  __立足村情,坚定了引进香水莲花种植和建设立番村共享农庄产业项目的决心。20__年8月,抱古村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织了首批13户贫困户,成立了抱古村香水莲花专业合作社,首批种植睡莲200亩,探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抱古“莲花世界”品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6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篇17

  __是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__区__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用心为__村解难题、办实事,村民们称赞他“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__村一直戴着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__就任后,坚持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2名公道正派、想干事、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吸纳为村委会成员,短短半年时间,整个__村党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__便全身心投入到__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磨破鞋底,白天奔走__村各个角落,晚上挨家挨户开展调研工作,在找准了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因素和要害问题后,先后帮助__村董静雄、董开生等4户贫困户引入了光伏产业,帮助李森盛、周琦、胡春妹等48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就业问题。__一次又一次为__村争取到了建设“福利”,如巩卫经费12万元,垃圾清运环卫车15辆,治安维稳巡逻车1辆。联结福返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__龙源泽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起了合作社,彻底改变了__村长期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尴尬局面。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shijicailiao/4995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