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关于地震应急预案范文(精选12篇)

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02

【www.bjjpsf.com--工作实施方案】

地震中文:地震,又称地震和地面振动,是由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引起的振动,会产生地震波。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导致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的错位和破裂。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地震应急预案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篇1】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组织体系

  2.1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响应机制

  3.1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监测报告

  4.1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的预测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省级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决策发布临震的预报,组织预报区加强应急防范措施。

  4.2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国务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民政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报国务院,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铁道、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国务院。

  5应急响应

  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灾情和抗灾救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5.1搜救人员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5.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5.3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5.4抢修基础设施

  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5.5加强现场监测

  地震局组织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区及全国震情形势进行研判。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区重大气象变化。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5.6防御次生灾害

  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组织专家对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等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必要时组织下游危险地区人员转移。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核电站等核工业生产科研重点设施,做好事故防范处置工作。

  5.7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8开展社会动员

  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及时开通志愿服务联系电话,统一接收志愿者组织报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根据灾区需求、交通运输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

  视情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和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必要时,组织非灾区政府,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对灾区群众生活安置、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和生产恢复等开展对口支援。

  5.9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及时向相关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协调安排国外救援队入境救援行动,按规定办理外事手续,分配救援任务,做好相关保障;加强境外救援物资的接受和管理,按规定做好检验检疫、登记管理等工作;适时组织安排境外新闻媒体进行采访。

  5.10发布信息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5.11开展灾害调查与评估

  地震局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民政、地震、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灾区范围、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人员伤亡数量、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程度等,组织专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5.12应急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6指挥与协调

  6.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6.1.1先期保障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的信息通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做好灾情航空侦察和机场、通信等先期保障工作。

  (1)测绘地信局、民航局、总参谋部等迅速组织协调出动飞行器开展灾情航空侦察。

  (2)总参谋部、民航局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机场的有序运转,组织修复灾区机场或开辟临时机场,并实行必要的飞行管制措施,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需要。

  (3)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抢修受损通信设施,协调应急通信资源,优先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损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6.1.2地方政府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受灾群众安置等,组织抢修重大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重要目标;国务院启动I级响应后,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基层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治安,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1.3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或灾区所在省级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实施国家地震应急Ⅰ级响应和需采取应急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启动Ⅰ级响应,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必要时,国务院直接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救灾捐赠与涉外事务、涉港澳台事务、国外救援队伍协调事务、地震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等工作组,国务院办公厅履行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以下工作: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协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

  (2)组织跨地区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救灾物资和装备,支援灾区保障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

  (3)支援灾区开展伤病员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实施跨地区大范围转移救治伤员,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秩序。

  (4)组织抢修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抢险救援通信、电力以及救灾人员和物资交通运输的畅通。

  (5)指导开展重大危险源、重要目标物、重大关键基础设施隐患排查与监测预警,防范次生衍生灾害。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组织快速抢险救援。

  (6)派出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队伍,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密切监视震情发展,指导做好余震防范工作。

  (7)协调加强重要目标警戒和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8)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非灾区省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9)视情实施限制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跨省(区、市)和干线交通管制等特别管制措施。

  (10)组织统一发布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11)其他重要事项。

  必要时,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了解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灾区需求情况,督促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工作部署。

  (2)根据灾区省级政府请求,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调集应急物资、装备。

  (3)协调指导国家有关专业抢险救援队伍以及各方面支援力量参与抗震救灾行动。

  (4)协调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地方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5)协调安排灾区伤病群众转移治疗。

  (6)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协助地方政府处置重大次生衍生灾害。

  (7)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部署的其他任务。

  6.2重大地震灾害

  6.2.1地方政府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制订抢险救援力量及救灾物资装备配置方案,协调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需要国务院支持的事项,由省级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建议。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险救灾等先期处置工作,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2.2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上报相关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需要,或者灾区所在省级政府请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议,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应急措施: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转移救治伤病员,开展卫生防疫等。必要时,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2)组织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抗震救灾物资。

  (3)指导、协助抢修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

  (4)根据需要派出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群众生活、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恢复等工作组,赴灾区协助、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协调非灾区省级政府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6)需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解决的其他事项。

  6.3较大、一般地震灾害

  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实际需要或下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协调派遣专业技术力量和救援队伍,组织调运抗震救灾物资装备,指导市(地)、县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必要时,请求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根据灾区需求,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地方做好地震监测、趋势判定、房屋安全性鉴定和灾害损失调查评估,以及支援物资调运、灾民安置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必要时,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7恢复重建

  7.1恢复重建规划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灾区省级政府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省级政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7.2恢复重建实施

  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灾后恢复重建。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对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给予支持和指导。

  8保障措施

  8.1队伍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公安消防、陆地搜寻与救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医疗卫生救援等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广泛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地震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为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人才保障。各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地震监测、地震的预测、地震区划、应急处置技术、搜索与营救、建筑物抗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8.2指挥平台保障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形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震情灾情快速响应、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地震趋势判断的快速反馈,保障各级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

  8.3物资与资金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并通过与有关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县级以上政府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中央财政对达到国家级灾害应急响应、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8.4避难场所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必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

  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8.5基础设施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工作体系,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通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通信畅通。在基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且短时间难以修复的极端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卫星、短波等无线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确保至少有一种以上临时通信手段有效、畅通。

  广电部门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立完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确保群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

  发展改革和电力监管部门指导、协调、监督电力运营企业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保障地震现场应急装备的临时供电需求和灾区电力供应。

  公安、交通运输、铁道、民航等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紧急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调度,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机制。

  8.6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地震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加强防震减灾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地震等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

  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制定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村委会、基层组织等,要结合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9对港澳台地震灾害应急

  9.1对港澳地震灾害应急

  香港、澳门发生地震灾害后,中国地震局向国务院报告震情,向国务院港澳办等部门通报情况,并组织对地震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国务院根据情况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出慰问电;根据特别行政区的请求,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支援。

  9.2对台湾地震灾害应急

  台湾发生地震灾害后,国务院台办向台湾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和对祖国大陆的需求。根据情况,祖国大陆对台湾地震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国务院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需求,协调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援助救灾款物,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台湾地震灾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便利。

  10其他地震及火山事件应急

  10.1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

  当大中城市和大型水库、核电站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事件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中国地震局加强震情趋势研判,提出意见报告国务院,同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区、市)政府督导有关地方政府做好新闻及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10.2海域地震事件应急

  海域地震事件发生后,有关地方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时向本级政府和当地海上搜救机构、海洋主管部门、海事管理部门等通报情况。国家海洋局接到海域地震信息后,立即开展分析,预测海域地震对我国沿海可能造成海啸灾害的影响程度,并及时发布相关的海啸灾害预警信息。当海域地震造成或可能造成船舶遇险、原油泄漏等突发事件时,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海上应急救援。当海域地震造成海底通信电缆中断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抢修。当海域地震波及陆地造成灾害事件时,参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相应级别实施应急。

  10.3火山灾害事件应急

  当火山喷发或出现多种强烈临喷异常现象,中国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政府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国务院。中国地震局派出火山现场应急工作队伍赶赴灾区,对火山喷发或临喷异常现象进行实时监测,判定火山灾害类型和影响范围,划定隔离带,视情向灾区政府提出转移居民的建议。必要时,国务院研究、部署火山灾害应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支援。灾区政府组织火山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必要时组织转移居民。

  10.4对国外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应急

  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及时将了解到的受灾国的灾情等情况报国务院,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国际救援和援助行动。根据情况,发布信息,引导我国出境游客避免赴相关地区旅游,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协助安置或撤离我境外人员。当毗邻国家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造成我国境内灾害时,按照我国相关应急预案处置。

  11附则

  11.1奖励与责任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1.2预案管理与更新

  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预案实施后,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地方各级政府制订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报上级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能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同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和学校、医院,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11.3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1.4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11.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篇2】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全员地震逃生能力,制定地震逃生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习时间、参加人数

  时间:20xx年6月13日10:00

  人数:全体师生317人(幼儿295人,教职工22人)

  地点:幼儿园内

  二、演习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各班教师

  三、准备工作

  1、准备警报声;

  2、各班教师:负责幼儿安全疏散、幼儿安全教育;

  3、师生事先熟悉校园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处,逃生方法、顺序、路线;

  4、幼儿园安全疏散示意图。

  四、疏散原则

  1、靠近大门班级为先,远离大门班级为后;

  2、听见演习警报后,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集中幼儿,清点人数,疏散幼儿到安全地点。

  五、逃生路线(大班、中班)侧门(小班)

  六、人员安排

  xx总指挥,xx负责疏散大班幼儿,xx负责疏散中班幼儿,xx负责疏散小班幼儿,xx为机动人员。

  七、演练过程

  1、警报声起;

  2、各班教师组织幼儿迅速撤离活动室,沿安全逃生路线疏散。具体要求:各班幼儿用双手护着后脑,猫着身子,沿墙角边有秩序的撤离;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3、集中到大操场。各班清点并报告人数,组织幼儿有序蹲着。

  4、演习结束,各班对演习进行总结。

【篇3】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管理,确保学校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县教委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职责

  (一)、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临震地震预报发布后,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学校值班室,组织领导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总指挥)陈家富

  副组长(副总指挥):蒋伟(派出所所长)冯刚杨志伦付兵成员:杨必昇唐俊林彭颖蒋超全吕中学夏绪民

  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5个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

  (二)、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对师生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在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组织演练。

  3、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校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和学校应急预案的实施。

  4、地震发生后,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指挥学校师生立即投入抗震救灾活动。

  5、负责向上级汇报灾情,必要时争取外援。

  二、各组成员具体分工

  1、办公室的组成及职责

  组长:付兵

  组员:唐俊林蒋超全

  (1)、收集、拟写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及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协调各应急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3)、负责宣传报道,起草简报,承担指挥部的日常事务。

  (4)、安排地震应急救援期间的值班工作。

  2、应急疏散组

  组长:冯刚

  组员:杨必昇付兵和14位班主任

  (1)、遇有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组织师生就近避震,并有序、快速疏散。

  (2)、有计划地对师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及防震避震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撤离时不能跳楼,不能“一窝蜂”地往外挤,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3)、根据本校教学班额大小、教学班级分布状况、楼层高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多少等实际情况,规划、确定地震应急疏散路线,随时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并设立醒目的安全疏散标志等,并组织师生应急模拟演练。同时确定避震安全场所。

  (4)、接到上级临震预报(或地震发生),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迅速奔赴现场,组织师生避震、紧急疏散。疏散过程中,要对各层楼道、梯口安排专人负责,以便撤离疏散时井然有序不拥挤,迅速安全撤离至预定安全地带,同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局,视情请求上级援助。

  3、抢险救灾组

  组长:陈家富

  组员:付兵彭颖

  (1)、组织指挥全校师生迅速进行自救互救,转移受伤人员、抢救被埋压人员。

  (2)、组织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3)、协调相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

  (4)、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5)、做好灾情调查、统计、上报工作。

  4、医疗救护组:

  组长:杨志伦

  组员:彭颖黎波

  (1)、在指定地点建立医疗救护点,准备好必要的药品、救护器具和帐篷等。

  (2)、将受伤师生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并通知其监护人,确保及时救治。

  (3)、负责联系120、110、119等抢救重伤员。

  5、安全保卫组

  组长:冯刚

  组员:杨必昇付兵门卫3人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组织对重点部位的安全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陈家富

  组员:彭颖吕中学夏绪民

  (1)、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食品等供应。

  (2)、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三、地震应急疏散路线:

  崇龛中学教学楼有2个楼道,从二楼开始靠楼梯的班先撤出,撤完后然后依次三、四楼。由各班主任在紧急情况下给疏散到空旷地带。

  四、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救灾工作。各应急工作小组随时准备执行应急救援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保证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五、地震发生时应急行动

  (一)、紧急避震、疏散:

  1、上课时间:

  (1)、上课教师迅速组织学生就地避震,然后按照疏散方案和预定路线紧急疏散到操场避震。

  (2)、校内其他人员遵上操作。

  2.课间时间:

  (1)、在教师组织下先就地避震,然后按离出口“由近及远”原则迅速向操场撤离;

  (2)、校内其他人员遵上操作。

  (二)、震时避震要点: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旁),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2.在操场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三)、紧急疏散要点:

  1、要有顺序地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相关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行动要迅速,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过程中,可以用书包、双手等护头,以防被砸伤。

  5、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等到疏散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六、震后应急行动

  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和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在震后十分钟内赶到学校指定地点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自动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学校抗震救灾工作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24小时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5)、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6)、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教委。

  2、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篇4】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我校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快速、高效、协调、有序进行,切实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

  2、编制依据

  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布点及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处理工作。

  4、工作原则

  启动和实施本预案应遵循的工作原则是:

  (1)、珍爱生命,确保安全。始终把保障全乡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专业救援人员的骨干作用。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教育办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小学、幼儿园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本单位

  应急处置工作,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正确宣传,注重预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把灾害应急与预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对师生进行防震知识宣传教育和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演练,认真做好预防和安全值班工作。

  二、学校概况及灾害危险性分析

  党原乡陈袁小学和樊家、吊沟接壤,在校学生27人,教职工4人。

  根据历年地震发生后破坏情况分析,在我校极易造成房屋倒塌,供水、供电和通讯中断等灾害,也可能因电线短路引发局部火灾。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党原乡陈袁小学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赵明公校长

  成员:朱良福三年级班主任

  陈玉荣四年级班主任鲁淑娟二年级班主任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实施应急预案。根据实际,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责任人:陈玉荣)

  2、负责组织检查全乡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和师生防震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限期整改。(责任人:朱良福)

  3、负责防震相关日常教育、防震知识宣传、自救自护技能培训、救灾应急物资准备及日常应急演练。(责任人:各班主任)

  4、地震灾害发生后,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救灾工作,部署安排受灾学校进行紧急救援,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责任人:赵明公)

  5、负责召集抢险救援协调会议,统一调度,部署救援工作,决定重大问题,指定紧急处理措施。(责任人:鲁淑娟)

  6、负责和各校(园),特别是受灾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告灾情。对各校(园)的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进行督查指导。(责任人:陈玉荣)

  (二)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成及职责 主任:赵明公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及救援协调工作成员:朱良福负责应急响应机制指导落实工作

  陈玉荣负责救灾物资接收、储备、分发工作

  陈玉荣负责宣传报道和信息收集工作

  鲁淑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主要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学校震情、灾情,及时向教育办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报告; (责任人:朱良福)

  2、贯彻执行领导小组防震减灾决策,开展救灾工作; (责任

  人:赵明公)

  3、协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震灾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责任人:赵明公)

  4、负责收集、上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 (责任人:陈玉荣)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办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责任人:鲁淑娟)

  四、应急准备

  震前应急准备工作是在本预案颁布后,当临震预报发布后的紧急情况下完成的。

  1、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电话:13830383373

  2、由抗震救灾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组织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各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平面图并在校办公室备案;

  4、抢险救灾组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险等事件要经常开展训练;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6、出现地震谣传,各校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

  五、应急响应

  学校接到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校领导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预报期,布置防震工作,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迅速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和各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广泛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保障抢险救灾设备、物资,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安全隐患。根据灾害程度响应级别依次为1级响应、2级响应、3级响应、4级响应。

  1、召开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报告防震减灾措施。

  3、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宣布有关抗救灾方面的规定。

  4、掌握地震动态并随时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和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通报。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7、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8、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9、学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掌握的各类灾情信息,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

  六、应急处置 (一)临震应急处置

  在接到上级关于临震预报安排后,应适时进入临震应急期,充分做到以下工作:

  1、学校召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布置防震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密切监视震情,加强上下联络。

  3、做好震时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学校临震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4、组织师生进行防震知识教育和避震疏散演练。

  5、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震情变化,若预报的地震到期末发生,发布机关决定撤消时,应解除紧急状态,尽快做好师生工作,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二)震后应急处置

  1、组织实施地震应急预案,按照上级安排,迅速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2、各成员按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及时组织救援队伍,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4、迅速疏散师生,妥善处理受伤人员。

  七、通信联络

  1、临震前或地震后,学校要和教育办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2、教育办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络电话 总值班室电话0933-3530525各成员联系电话

  组长:张涛教育办公室主任18993340808副组长:邵小锋乡教育办公室教研员13993332615朱凡刚乡教育办公室会计13993380433

  八、奖惩办法

  (一)、奖励: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教育办予以奖励,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1、保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有功的;

  2、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3、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一)、处罚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教育办予以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报

  上级主管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执行命令,不履行抗震救灾职责的;

  2、贪污、挪用、盗窃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因认为原因造成救灾资金物资受损的;

  3、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或玩忽职守的;

  4、再临震期或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务的;

  5、阻碍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扰乱正常救灾秩序的;

  7、不按规定或实际情况上报灾情的,救灾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8、其他对抗震救灾造成危害的。

  九、预案管理

  1、本预案由学校负责执行并接受上级指导。

  2、本预案由学校负责开展日常机构建设、应急教育、演练、物资储备等事项的检查,各校负责组织落实。

  3、本预案由学校负责修订完善,凡因工作调动涉及的责任人员变动,有相应接替人员递补。

  4、本预案有效期为5年。

  5、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篇5】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搞好应急工作,使全镇各村、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机构体系

  地震灾害临震发布以后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由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工作,并成立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10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通讯联络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2)及时传达贯彻各项命令,并督促检查各项命令的落实情况。

  (3)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负责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救灾进展情况。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2、组织宣传组主要职责:

  组织宣传组组长由党委宣传委员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站长为成员。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负责地震应急机构体系的人员配置,提出对干部的奖惩及临时任免意见。

  3、治安保卫组主要职责:

  治安保卫组组长由分镇纪委书记担任,成员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巡防队成员。办公室设在综治办。

  (1)在地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3)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4、医疗救护防疫组主要职责:

  医疗救护防疫组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文教助理担任。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

  (1)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2)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3)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4)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5、交通运输组主要职责:

  交通运输组组长由主管交通的副镇长担任,农机站站长、交管所等单位为成员。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毁道路、桥梁及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灾发的疏散。

  (3)组织、协调、疏散伤病人员。

  6、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通讯联络组组长由组织委员担任,电信支局的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7、供电保障组主要职责:

  供电保障组组长由农电站站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农电站。

  (1)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电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2)地震发生后,供电站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8、生活物资供应组主要职责:

  生活物资供应组组长由财政所长担任,成员为民政所长及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镇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4)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9、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

  抢险救灾组组长由镇武装部长担任,副组长由武装干事担任,各村民兵连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人武部办公室。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10、人口疏散组主要职责:

  人口疏散组组长由人大主席担任,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学校校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3)配合搞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11、恢复建设组主要职责:

  恢复建设组组长由抓城建的副镇长担任。

  (1)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毁损情况。

  (2)提出重建计划,并报镇政府。

  (3)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二、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的地震,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各村在半小时内向镇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镇每隔一小时向指挥部汇报灾情。

  三、中等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

  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元以上的地震,或者发生大于6.5级地震的为严重破坏性地震。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并迅速向市政府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四、临震应急反应

  (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

  (二)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

  (三)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

  (四)保证供电的通畅。

  (五)加强全乡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五、其他地震事件的处置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民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有感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并将紧急情况及时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平息地震谣言

  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应派出工作人员调查谣言起因,做好宣传工作,平息地震谣言。

  六、其他事项

  本预案由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发布,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为了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期间因人事变动职责由新人员自动接替。

【篇6】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

  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吕钦平

  副组长:张水莲米惠珍

  成员:全体教师

  地震应急速报小组:

  (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

  (2)疏散组:教导处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听到哨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吹响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前后楼各按预设好的路线撤离。

  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常

  5、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楼梯口具体负责疏散教师:后勤组教师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负责自己班级。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地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到达集中地后,要蹲下,清点人数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一)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学区主要领导汇报。震后,每天要进行零汇报。

  (二)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震感、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

  (三)速报程序:

  1、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在20分钟内向教育局领导报告。

  2、学校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在1小时内了解下列情况: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坏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情况。

  (3)经济影响:指地震对建(构)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与破坏等情况,对学校财产的损失等。

  3、地震灾情的速报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和按程序速报的原则。

  四、本实施细则依据于,自预案启动时同时实行,望各涉及人员及全体教师认真履行。

【篇7】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发生地震时,幼儿园能快速、有序、安全地应急疏散师生,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结合幼儿园实际,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抗震领导小组:

  组  长:   组织实施抗震预案,及时上报灾情;全面负责地震疏散、安全指挥工作。

   副组长:    组织实施地震抢救行动,组织师生安全疏散。

  成  员:全体教职工

  成员主要职责:负责幼儿安全抢救疏散工作,做好家长联系协调各种工作及宣传工作。

  在发生地震时,抢险救助成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别至一、二、三楼帮助疏散幼儿。

  二、应急措施:

  (一)如发生轻度地震,处理如下:

  1、地震时如果幼儿在教室,当班教师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教师的指挥,马上组织幼儿有序疏散,疏散路线如下:

  大班:依次按顺序下楼,跑步到门口空旷的地方。

  小班、中班:依次按顺序下楼,跑步到门口空旷的地方。

  2、如发生地震时在室外,立即组织全部幼儿蹲下,并注意避开电线,大树等危险物品。

  (二)如发生震动较大破坏性地震,处理如下:

  1、如果幼儿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震动特大,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组织幼儿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待地震减轻时,立即按疏散路线将全部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

  2、地震时如果幼儿正在睡觉,要立即叫醒幼儿,在震动激烈时,有序组织幼儿趴在午睡室通道上、躲在桌子下或墙脚下,待震动减轻时立即组织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疏散路线及要求同上。

  3、如果正在室外活动,教师马上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蹲下,注意避开高大物体或建筑物,视机疏散幼儿到安全地方。

  4、如果地震发生后因不能迅速撤离而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生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5、时刻与幼儿在一起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

  6、做好地震后房舍安全检查及加固维修、环境物品消毒等复课准备工作。

  三、震后行动方案:

  ①地震发生后,各班及时清点幼儿人数,班主任负责做好家长的联系和幼儿交接工作;门卫把好人员进出关,防止幼儿因惊吓恐慌而走失、或私自出园甚至被他人(不法分子)冒充家长等错接事故的发生。

  ②待事态稳定后,园长及时上报灾情,如通讯中断,园长应立即向上级报房屋损坏及人员伤亡情况。

  ③及时求救,立即联系医疗部门对受伤师生实施抢救工作。

  ④应急疏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⑤幼儿园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⑥幼儿园在地震应急期内停止上课。

【篇8】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我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环境恶劣,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和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险区。为做好地震的防预工作,保护我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害,结合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的主题“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开展疏散演练活动。特制定。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

  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吕钦平

  副组长:张水莲米惠珍

  成员:全体教师

  地震应急速报小组:

  (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

  (2)疏散组:教导处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听到哨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吹响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前后楼各按预设好的路线撤离。

  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常

  5、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楼梯口具体负责疏散教师:后勤组教师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负责自己班级。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地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到达集中地后,要蹲下,清点人数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一)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学区主要领导汇报。震后,每天要进行零汇报。

  (二)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震感、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

  (三)速报程序:

  1、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在20分钟内向教育局领导报告。

  2、学校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在1小时内了解下列情况: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坏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情况。

  (3)经济影响:指地震对建(构)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与破坏等情况,对学校财产的损失等。

  3、地震灾情的速报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和按程序速报的原则。

  四、本实施细则依据于,自预案启动时同时实行,望各涉及人员及全体教师认真履行。

【篇9】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加强我公司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地震应急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在有关本地区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涉及本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我公司按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一)成立公司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下辖生产、水电、生活治安三个区队和通信综合、医疗防疫两个组。 

  中队长:(总经理) 

  教导员:(副总经理)

  副中队长:(综合部主任) 

  副教导员:(综合部主任)

  (二)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的主要职责: 

  1、接受并落实xxx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

  2、在临震应急期间,组织、检查、落实临震应急;准备工作: 

  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迅速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及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xxx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4、地震灾情严重时,请求人民政府救援。 

  (三)各区队、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l、生产区队 区队长:陈维军(备料车间主任) 副区队长: 队员人数:20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生产车间区域内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2、水电区队 区队长:(工程部部长)副队长:队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水电设施的保护和抢修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3、生活治安区队 区队长:(综合部主任)副区队长:队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食堂、集体宿舍、仓库的抗震救灾工作。 负责生活区和生产区的治安保卫工作,保障生活供给,管理和分配政府救灾物资。 

  4、通信综合组 组长:(综合部主任) 组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 负责安排值班、上下联系、事件记载、对外报道和其它事务的处理,负责办公大楼内办公设施的避震防护。 

  5、医疗防疫纽 组长:组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 负责对伤病员的抢救和医治,开展消毒防疫工作。 

  二、临震应急方案 我公司在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的破坏性地震临震警报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迅速起动,进入临震紧急状态。

  (一)召开公司参加的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会议,传达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部署防震抢险救灾工作。 

  (二)根据震情预报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组织人员、设备仪器、货物的避震疏散。

  (三)根据震情预报和发展情况,适时通知车间停产,通知水电区队切断电源、水源. 

  (四)储备必要的抗震救灾物资。 

  (五)综合管理部要认真检修对讲机和消防器材,确保完好。 

  三、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迅速启动,立即分头行动。 

  (一)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各区队及医疗防疫组根据中队命令,派出人员赶赴灾害现场扒救被埋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和消防灭火。 

  (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医疗防疫组迅速建立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采取消毒和保证饮用水、食品卫生等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三)通信保障。办公室要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如果通信设施遭破坏尚未正常工作、安保部要为中队领导和各区队长和组长配备对讲—机。办公室要建立中队临时办公地点(指挥所),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本公司地域内的震情灾情即时上传下达。

  (四)职工生活和治安保卫。生活治安区队要组织生活服务队,为本公司地域的灾民提供食品、饮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保管和分配政府提供的救灾物资;组织治安队,保护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堆扩治安秩序;组织队伍搭建临时帐棚。 

  (五)水电抢修。水电区队尽快架设临时电路、管路,提供生活、抗震救灾所需电力和饮用水。 

  (六)听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对非本公司地域内的重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篇10】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搞好应急工作,使全镇各村、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机构体系

  地震灾害临震发布以后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由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工作,并成立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10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通讯联络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2)及时传达贯彻各项命令,并督促检查各项命令的落实情况。

  (3)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负责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救灾进展情况。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2、组织宣传组主要职责:

  组织宣传组组长由党委宣传委员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站长为成员。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负责地震应急机构体系的人员配置,提出对干部的奖惩及临时任免意见。

  3、治安保卫组主要职责:

  治安保卫组组长由分镇纪委书记担任,成员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巡防队成员。办公室设在综治办。

  (1)在地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3)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4、医疗救护防疫组主要职责:

  医疗救护防疫组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文教助理担任。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

  (1)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2)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3)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4)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5、交通运输组主要职责:

  交通运输组组长由主管交通的副镇长担任,农机站站长、交管所等单位为成员。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毁道路、桥梁及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灾发的疏散。

  (3)组织、协调、疏散伤病人员。

  6、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通讯联络组组长由组织委员担任,电信支局的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7、供电保障组主要职责:

  供电保障组组长由农电站站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农电站。

  (1)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电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2)地震发生后,供电站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8、生活物资供应组主要职责:

  生活物资供应组组长由财政所长担任,成员为民政所长及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镇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4)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9、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

  抢险救灾组组长由镇武装部长担任,副组长由武装干事担任,各村民兵连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人武部办公室。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10、人口疏散组主要职责:

  人口疏散组组长由人大主席担任,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学校校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3)配合搞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11、恢复建设组主要职责:

  恢复建设组组长由抓城建的副镇长担任。

  (1)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毁损情况。

  (2)提出重建计划,并报镇政府。

  (3)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二、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的地震,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各村在半小时内向镇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镇每隔一小时向指挥部汇报灾情。

  三、中等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

  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元以上的地震,或者发生大于6级地震的为严重破坏性地震。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并迅速向市政府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四、临震应急反应

  (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

  (二)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

  (三)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

  (四)保证供电的通畅。

  (五)加强全乡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五、其他地震事件的处置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民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有感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并将紧急情况及时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平息地震谣言

  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应派出工作人员调查谣言起因,做好宣传工作,平息地震谣言。

  六、其他事项

  本预案由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发布,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为了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期间因人事变动职责由新人员自动接替。

【篇11】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加强我公司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地震应急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在有关本地区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涉及本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我公司按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一)成立公司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下辖生产、水电、生活治安三个区队和通信综合、医疗防疫两个组。 

  中队长:(总经理) 

  教导员:(副总经理)

  副中队长:(综合部主任) 

  副教导员:(综合部主任)

  (二)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的主要职责: 

  1、接受并落实xxx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

  2、在临震应急期间,组织、检查、落实临震应急;准备工作: 

  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迅速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及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xxx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4、地震灾情严重时,请求人民政府救援。 

  (三)各区队、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l、生产区队 区队长:陈维军(备料车间主任) 副区队长: 队员人数:20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生产车间区域内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2、水电区队 区队长:(工程部部长)副队长:队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水电设施的保护和抢修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3、生活治安区队 区队长:(综合部主任)副区队长:队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食堂、集体宿舍、仓库的抗震救灾工作。 负责生活区和生产区的治安保卫工作,保障生活供给,管理和分配政府救灾物资。 

  4、通信综合组 组长:(综合部主任) 组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 负责安排值班、上下联系、事件记载、对外报道和其它事务的处理,负责办公大楼内办公设施的避震防护。 

  5、医疗防疫纽 组长:组员人数:名 主要职责: 负责对伤病员的抢救和医治,开展消毒防疫工作。 

  二、临震应急方案 我公司在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的破坏性地震临震警报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迅速起动,进入临震紧急状态。

  (一)召开公司参加的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会议,传达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部署防震抢险救灾工作。 

  (二)根据震情预报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组织人员、设备仪器、货物的避震疏散。

  (三)根据震情预报和发展情况,适时通知车间停产,通知水电区队切断电源、水源. 

  (四)储备必要的抗震救灾物资。 

  (五)综合管理部要认真检修对讲机和消防器材,确保完好。 

  三、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迅速启动,立即分头行动。 

  (一)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各区队及医疗防疫组根据中队命令,派出人员赶赴灾害现场扒救被埋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和消防灭火。 

  (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医疗防疫组迅速建立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采取消毒和保证饮用水、食品卫生等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三)通信保障。办公室要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如果通信设施遭破坏尚未正常工作、安保部要为中队领导和各区队长和组长配备对讲—机。办公室要建立中队临时办公地点(指挥所),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本公司地域内的震情灾情即时上传下达。

  (四)职工生活和治安保卫。生活治安区队要组织生活服务队,为本公司地域的灾民提供食品、饮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保管和分配政府提供的救灾物资;组织治安队,保护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堆扩治安秩序;组织队伍搭建临时帐棚。 

  (五)水电抢修。水电区队尽快架设临时电路、管路,提供生活、抗震救灾所需电力和饮用水。 

  (六)听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对非本公司地域内的重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篇12】关于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发生地震时,全面提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救灾防病能力,使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救灾防病工作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职责明确、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预防灾后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当地震发生时,在当地人民政府启动了相关地震救灾应急专项预案后,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救灾防病指挥机构

  在各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治防病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成立地震灾害救灾防病领导组织,领导组织负责人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贯彻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救治防病工作,使卫生系统的救灾防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县卫生行政部门地震灾害救灾防病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当地政府有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辖区内卫生系统救灾防病工作,以及组织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2、制定、修订救灾防病预案和工作方案,检查预案和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

  3、组织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有关救灾防病工作。

  4、研究确定救灾防病经费和物资保障。

  5、成立医疗救援队、防疫工作队、督查工作队等,组织动员广大医疗、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救灾防病工作。

  (二)地震灾害救灾防病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救灾防病工作的专业技术机构。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安排,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1、医疗机构:

  深入灾区开展现场驻点或巡回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指导灾区做好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组织开展环境消毒消杀、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警工作,科学指导救灾防病

  工作;负责组织对灾后发生的疫情实施防控措施。

  3、卫生监督机构

  在县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控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1、监测 (1)疫情监测

  灾区各医疗机构要加强疫情报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受灾地区疾病监测点要强化对监测病种的监测,扩大监测范围。(2)食品和水质监测

  加强灾区的食品监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食物中毒实行日报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强化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

  (3)受灾地区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疫情的主动监测和症状监测;必要时,设立临时疾病监测点,强化疫情的监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监测机

  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和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教育机构等。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其他责任报告单位的有关人员。

  四、预案启动和终止

  (一)预案启动

  1、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县人民政府启动了相关救灾应急专项预案时,县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预案。

  2、县人民政府或县卫生行政部门认为要启动本预案的,本预案启动。

  (二)启动后的措施

  (1)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按照《喀左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落实各项救灾防病措施。(2)卫生行政部门

  1)动员广大医疗、疾病控制人员投入救灾防病工作;成立医疗、防疫小分队,赶赴灾区进行医疗救助、疾病控制等工作。

  2)及时、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和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分析灾区防病形势,做好政府参谋。

  3)合理安排使用救灾防病经费;做好有关药品、器械和消毒用物资的储备、供应工作。

  4)制定救灾防病工作责任制度和预防控制传染病、饮水污染等处理方案;做好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5)灾区若发生传染病疫情,要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做好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迅速扑灭疫情。(3)医疗机构

  1)在卫生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深入灾区驻点或巡回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等。

  2)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疫情监测、登记和报告等工作。3)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重点指导做好灾区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开展消杀灭和防病药品的发放工作,大力开展防病知识宣传。

  2)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测和报告工作,科学指导救灾防病工作。

  3)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扑灭在初发阶段。确保灾后不发生大的疫病流行。(5)卫生监督机构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防病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2)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救灾防病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三)预案终止

  由于灾后疾病的发生具有滞后效应,在政府相关部门宣布灾情和救灾工作结束后,救灾防病工作仍需要延续一段时间,具体终止时间由地震灾害救灾防病指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救灾防病的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五、附则

  本预案根据需要进行及时修订。由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zhutijiaoyu/10325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