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龙门石窟作文11篇

小学作文 时间:2021-08-09

【www.bjjpsf.com--小学作文】

龙门石窟作文11篇

龙门石窟作文(1)

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旅游是现代社会引人注目和追求的潮流与时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中,去踏上旅游文化审美的历程,去尽情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让我们将日常承担的繁重的社会角色暂时卸下,轻松地置身于天穹之下、大地之上,徜徉于青山秀水和人文胜迹之间,带着新奇、冲动、激情与渴望,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自由行走、观看、攀登、体验、遐想、抒发、渲泄及交流,去尽情感受那大自然的美好,去用心阅读那令人回肠荡气的人文历史画卷,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高,心灵得以慰藉,这是何等奇妙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我国有世界上最为辉煌的上下纵横五千年的文明史,历代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又一笔珍贵、丰厚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有着五十六个民族长期共同繁衍生息,而五十六个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又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化和诱人的民俗风情,每个民族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发展史,他们共同塑造着同一个文明——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物古迹以及展示给世界人民的绚丽多彩的社会风情画卷,还有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这一切的人文美景任凭我们去欣赏、学习、研究和体验。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各位朋友,我们在龙门石窟参观约用1.5—2小时的时间,在此,我们每分钟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据1962年龙门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造像以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为主。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因龙门东山的岩层比西山的薄,不便雕凿大型造像。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隋代作品的代表是宾阳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等。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这些雕刻匠师,承担着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却又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在雕刻过程中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活生生表现了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情景。如喜悦、慈祥、威严、矜持、苦痛,以至作为至高无量主宰的佛之庄严肃穆,胁侍人和供养人的虔诚宁静,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对现实的“人”的深刻观察,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结果。真可谓是在雕刻艺术上将佛祖和人表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构思布局的完整,气势的贯注,整体的坚实有力,性格变化的多样,面部表情的生动逼真,衣纹线条的流畅优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艺术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外来文化,在技法、风格上精心创造、大量创新、突破传统、刻意经营的结果。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龙门石窟象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医药等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在宾阳洞)
  我们通过潜溪寺后,在路旁右侧有一敞口石龛,正壁上嵌有一块宋代陈挎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草书石匾。这是北宋道士陈传所书。那末,陈传又是神末人呢。他是一个仕途落魄,以隐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赏识的传奇式人物,先后在武当山、华山等地修炼。我们看过石匾,南行数十步,进入一座幽静的院落,院中有并排坐西向东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用工802366个。宾阳三洞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寻为宾阳盖寅宾日出之义”,即朝阳或向阳之意。虽宾阳洞耗费工时金钱如此之多,但三洞的全部工程并未结束。延昌四年,就是公元515年宣武帝崩。年仅7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政权实握在他母亲胡太后手中,由于宫廷发生内乱,故宾阳的雕刻工作实际停止。所以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宾阳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的。宾阳三洞是由三个朝代雕刻成的,所以所雕的佛像在造型和表情上各有不同。那末如何辨别呢?请大家跟我来,我先从宾阳中洞给各位讲。
  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宾阳中洞高9.8米,进深和宽均为11.10米。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结中国跌坐(为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两脚交结,脚背挨着左右股上),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表示说法印,本尊坐前有两只昂首挺胸、姿态雄健的石狮。胸毛左右分向后披,这是北魏雕刻狮子的特征。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南北两壁还各有造像一铸,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在宾阳洞诸像的后座上,雕饰着众菩萨、弟子闻法浮雕像。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有八个伎乐和两个供养天人。我们称供养天人为飞天。飞天在佛教艺术中被称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满身香气的美丽仙人。这就是《法华经》中所述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中洞内前壁的南北王侧,自上而有四层精美的浮雕。以前游人可以进去看。现在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不再受到侵坏,所以在洞前加铁栏杆。希望各位朋友能够理解。
  宾阳中洞外南侧,依崖镌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阙佛龛之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为其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做功德开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贞观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严重腐蚀,难辨其文。
  宾样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
  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前往万佛洞)
  我们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可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末人,为什末发愿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
  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
  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在莲花洞)
  这里为什末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其左的伽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显示着艰辛跋涉、风尘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 

(往奉先寺)
  在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
  请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
  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唐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
  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在古阳洞)
  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洞内雕刻90%以上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是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全洞平面呈马蹄形,顶似穹隆。由于此洞时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得一窟。由此也看出北魏皇室崇佛的气氛。洞内两壁井然有序的雕凿成三列佛龛。这些小龛都十分精细华丽,龛额装饰细致灵巧,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在龙门石窟中堪称集北魏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造型艺术之大成。
  古阳洞的造像,以其风格、特征而论,代表了迁都洛阳后北魏后期的一些变化。由北魏前期粗旷、雄健、挺实变为清秀、美丽、开始摆脱前期的作风。面部表情刻画也由严峻变得比较温和,给人以亲切之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镌满佛龛造像,这些龛像多有造像题记,记录了当时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及雕刻艺术的最珍贵资料。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居住洛阳18年。虽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乐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回百余步”的内涵;诗廊立石38块,由国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日本书法廊是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多为当代日本书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对外开放。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这里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是游览的好去处。

龙门石窟作文(2)

分享到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洞窟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我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药方洞
  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擂鼓台中洞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我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文物珍藏】
  龙门博物馆藏有造像36座、题记8块、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铜器32件、砖雕64块、石刻16件、书画碑刻160件、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国家牡丹园简介:    洛阳国家牡丹园,又名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创建于1987年,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基因库,同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题名“国色牡丹园”。2003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园,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以国家名义命名的花卉专类园。国家牡丹园占地面积700亩,其中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500亩,育苗200亩。拥有紫斑牡丹,稷山矮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四川牡丹丹,狭叶牡丹,大花黄牡丹等,野生牡丹群和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等四大园艺牡丹种群。载植牡丹80余万株。生年繁殖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并出口至1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为国内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最大的基地。 “洛阳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国家牡丹园主任张西方携全体职工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及花卉爱好者到洛阳治谈业务

{白马寺}华夏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外来文化,是佛教的传入。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经的故事。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 从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佛寺,它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历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内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寺内的主要建筑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五座大殿错落有致,严谨有序。 大雄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3到5公斤,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来未经修缮,仍然色彩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中国第一座古刹是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白马寺内的齐云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场是白马寺内的齐云塔院,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收藏于白马寺,他是中国最早的译经道场,中国的第一个汉人和尚在这里受戒,正是这些第一使得白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 时至今日,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于白马寺来聆听“马寺钟声”,用108下钟声消除心中一切烦恼。

在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这座一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白马寺山门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常开,赤脚趺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门的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

  白马寺大门东走约300多米,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白马寺建筑规模雄伟,现在的布局为明嘉靖时重修,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山门东西两侧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后院毗卢阁内的断文碑,刻有白马寺的历史,是寺内重要古迹,所传唐经幢(读床)、元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寺内原来还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弥勒佛像,已被盗往美国。各殿内的佛像大多是元代用干漆制成的,特别是大雄宝殿的佛像,是洛阳现存最好的塑像。据记载,三国魏时白马寺前有大石榴,京师传说:“白马甜榴,一石如牛。”

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迎请天竺僧人回洛阳后而创建。历代屡有修葺增缮,唐代前期达到最盛,武则天曾派亲信薛怀义任住持,安史之乱后即有残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寺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现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典及毗卢阁等建筑,殿堂共达百余间。山门外有东汉来华的天竺僧迦摄摩腾、竺法兰之墓,青石bao砌。寺内还有唐代经幢。元代华严大师文才撰、赵孟頫书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及原存石刻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及阿弥陀佛,东西分置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以来干漆工艺制成。寺后部有清凉台,台上建有毗卢阁,西侧配殿中置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像。白马寺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造齐云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高35米,塔身挺拔秀丽。

  白马寺建成后便成为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摄摩腾、竺法兰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之后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随着佛经汉译本的逐渐增多,佛教在我国日益广泛传播开来。所以尽管后来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白马寺原来的建筑规模极其宏伟壮观,千百年来已几度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山门左右两侧各立一匹青石圆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过东西对称的两碑,便是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

天王殿 系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均重修,为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基高0.9米,长20.5米,宽14.5米,是明朝由原山门殿改建而成的。整个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绕以回廊。屋顶正脊有“风调雨顺”、后脊有“国泰民安”几个大字。殿内两侧泥塑四大天王像。中央佛龛内是明代塑造的弥勒笑像。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成为未来佛。可是白马寺天王殿内这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却以另一个民间传说为蓝本:相传五代时,浙江一带有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经常用一根锡杖肩背一个布袋来往于热闹的街市,人们叫他布袋和尚。这位和尚逢人乞讨,随地睡觉,形似疯癫。他在临死时,说了这样一个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就把他当做弥勒的化身,并根据他的形象塑造了一尊佛像,供在寺内的天王殿里。这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缩影。 编辑本段大佛殿

  天王殿后是一座大佛殿,长22.6米,宽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轮常转”各四个字。殿的中央供奉着三尊塑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这三尊像构成了“释迦灵山会说法像”。这取材于一个佛教禅宗典故。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面对众弟子,闭口不说一字,只是手拈鲜花,面带微笑。众人十分惘然,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释迦牟尼见此,就说:“我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样,摩诃迦叶就成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传人,中国佛教禅宗也奉摩诃迦叶为西土第一祖师。白马寺大佛殿的“释迦灵山会说法像”就是根据此传说塑造而成的。三尊旁边,还有手拿经卷的文殊和手持如意的普贤两位菩萨。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是观音菩萨像。殿内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钟,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饰盘龙花纹,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并附诗一首:“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冥。西送金马天边去,急催东方玉兔升。”据传此口钟与当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遥相呼应,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报时,洛阳城内的钟声也跟着响起来,因此,白马寺钟声被列为当时洛阳八景之一。从此这一形象也深入人心,被人们大众所接受,成了慈悲和快乐的化身。

编辑本段大雄殿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 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摩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编辑本段毗卢阁

  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毗卢阁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纪念。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

  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千百年来,民间流传两句谚语:“洛阳有座齐云塔,离天只有一丈八。”原是五代后唐李存惠修造的九级木结构佛塔, 高500尺。

  寺南还有两座夯筑高土台,台上立着一块“东汉释道焚经台”字样的通碑,这就是“六景”之一的焚经台。这个焚经台记述了佛教徒与中国方士之间的一场角逐,以佛教取胜而告终,汉朝佛教由此兴盛。

  “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笔下的白马寺。今天这座著名古刹仍名扬海内外,巍然屹立在邙山脚下。

  白马寺现任方丈是释印乐法师,白马寺于2005年11月1日举行方丈升座庆典法会,释印乐法师荣膺白马寺方丈,结束了白马寺方丈8年缺位的历史。

龙门石窟作文(3)

龙门石窟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南十三公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而北流,形如一座天然门阙,故史称“伊阙”。隋炀帝都洛城,因宫城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分布在伊水两岸,南北长达一公里的崖壁上。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一九六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之际(公元1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诸朝,营造时间长达四百余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两千三百余个,佛塔近八十座,碑刻题记两千八百余块,造像近十一万尊。这些窟龛造像多分布在西山,东山主要是唐武周时期的造像。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窟龛造像约占总造像的百分之三十,代表洞窟有古阳洞《1443号窟》,宾阳中洞《140号窟》,莲花洞《712号窟》,魏字洞《1181号窟》,皇普公窟《1609号窟》等,其中古阳洞开鋻最早。造像内容最丰富,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占有十九品。

龙门石窟唐代窟龛造像约占总造像的百分之六十,代表洞窟有奉先寺《1280号窟》,潜溪寺《20号窟》,万佛洞《543号窟》,极南洞《1955号窟》,大万五佛洞(2055号窟),高平郡王洞(2144号窟),看经寺(2194号窟)等,尤以奉先寺为代表的大卢舍那像龛群像,雕刻精湛,气势磅礴,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之多为中国诸石窟之冠,它们既是研究历史的佐证,又是不同时代,不同书体的真迹,从中精选出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是魏碑体和唐楷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家贵族发原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在石窟艺术中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栩栩如生的佛教艺术造像,是中国古代富有才华的雕刻艺术家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宗教“仪轨”的束缚,以现实生活为源泉而创造出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

龙门石窟开鋻一千五百多年来,遭受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精美的造像损坏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龙门石窟高度重视,使龙门石窟得到了妥善保护,合理利用。龙门石窟包蕴广博的内涵,丰富精湛的雕刻使我们乃至后世子孙从中可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龙门石窟作文(4)

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1961年,龙门石窟(含白居易墓)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断续营造达500余年,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多数为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的雕刻作品。

1999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近两亿元,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实行统一管理,并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计划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届时,将会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象出现。那时,中外来宾可以在香山寺钟声的伴随中,漫步于水面涟漪的伊河河畔,驻足于佛龛之前,一览龙门众多景观。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便利的交通为中外宾客来洛阳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近几年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龙门石窟面貌一新,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2年,龙门石窟年收入达35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85万人次。

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中外宾客,欢迎您们在闲暇之余,在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来洛阳观光,领略龙门石窟这一古代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作文(5)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2] 

宾阳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2]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

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2]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

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2]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2] 

旅游信息

编辑

参观路线

总路线:

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

东山石窟:

南门---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北门

香山寺:

南步游道---莲花池---钟楼、鼓楼---天王殿---罗汉殿---石楼---九老堂---观景台---大雄宝殿---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撞钟(钟、鼓楼观景台留影)---从后门经东山宾馆进入白园

白园:

南大门进---南诗廊---琵琶峰---北诗廊---道诗书屋---乐天堂---青谷---正门

开放时间

旺季:04月01日-10月07日 开放时间: 07:30-22:00

10月08日-10月31日 07:30-18:00

淡季:02月01日-03月31日 开放时间: 08:00-18:00

11月01日-次年01月31日 08:00-17:30

龙门石窟作文(6)

提起中国的石窟寺艺术,国内外的学者们便会自然地想到龙门。相对于关中地区零散的石窟造像来讲,龙门的艺术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也全面、系统化。就决定了它的艺术内涵必然是大量汲取着中原文化的养份,比较忠实地再现政治与文化、宗教中心的范本模式 。龙门的地位就比敦煌显要多了,它位于今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水两岸,而洛阳地区早在494年至534年就曾经是北魏晚期的政治、文化、佛教中心,并且造就了龙门石窟中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石窟雕刻品。在东魏、西魏与北齐、北周的战乱纷争之际,洛阳一带的佛教文化迅速衰落了,隋炀帝虽然曾一度将洛阳建成了东都,但龙门石窟的造像事业仍是处在低潮阶段而没有起色。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平定了割据洛阳的军阀王世充,放火焚毁了隋朝东都洛阳的乾阳殿、则天门及阙,并废掉了诸道场,“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余皆返初”。无疑又再次压制了洛阳佛教的发展。龙门石窟的大小窟龛共编了2345号,大大小小的佛教人物雕像共有十万多尊,还有2800多块的古代碑刻题记作品,是研究这些造像艺术的第一手史料。在这处人类珍贵的艺术宝库之中,完成于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的作品约占了三分之二,可见就初唐的佛教造像艺术而言,这里的数目是相当惊人的。笔者观察龙门的初唐造像艺术,发现如果与彬县大佛寺石窟以及长安地区的某些造像比较,典型的唐风造像艺术在洛阳真正形成,显然要比长安晚了一个节拍,特别是和象日本藤井有邻馆藏的唐贞观十三年 639 马周造像、彬县大佛寺唐贞观二年 628 完工的大佛洞侧壁胁侍立菩萨那样的早期成熟作品相比较。

    首先,保存在龙门石窟中数量可观的造像发愿文题记,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初唐长安的造像艺术影响洛阳的重要线索,还可以作为在洛阳龙门把握长安造像艺术因素的历史依据。这么多的皇亲国戚、政府官吏、乃至普通百姓从西京长安来到洛阳龙门开窟造像,大修功德,我们可以想象与此同时,也必然会有许多长安一带的能工巧匠、佛门大德将长安城的造像模式带往洛阳,大体再现于龙门的佛窟之中。下面我们看看龙门究竟有哪些实物能够表现出长安一带的造像样式。

    龙门石窟的窟形大致有马蹄形的平面、穹窿形 或平 顶、在正壁前有的设坛 雕一铺主像;马蹄形、穹窿顶的窟室,环正、左、右三壁凿出倒凹字形坛床,在坛床上布置一铺列像;以及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顶窟室、在正左右三壁前设一铺造像等几种。它们分别流行在高宗、武则天、中宗至玄宗时期。这些窟形在陕西的甘泉县与洛川县唐代石窟中都是存在着的,与长安地区差异较大的,是没有中心柱窟。彬县大佛寺第2、3、5号窟虽有倒凹字形的坛床,但坛上的雕像是分为三组来布置的,以表现三世佛的题材内容,属于北朝以来的遗风,与龙门龙华寺、八作司洞等窟三壁前各有一尊主佛像的作法有相近之处,而与奉先寺、极南洞、二莲花南北洞的坛上列像呈一组的形式有所不同。彬县大佛寺的大佛洞在造像的布置上虽与龙门高宗期的无坛唐窟 如宾阳北洞、敬善寺洞 有相近之处,但窟顶的横向人字披及大佛身后开环形甬道的作法也不见于龙门。龙门东山的擂鼓台中洞与南洞的地面中部凿有方形的矮台,与彬县大佛寺第4、7号窟有相似之处,但后者又没有象前者那样在窟室壁面开雕众多的造像。所以,如果从这些比较大的方面来看,长安与洛阳两地是既有共同性,也有彼此间的差异性。陕北地区现有的初唐窟形与龙门的共性较多,而洛阳地区如果要引进长安一带的佛教艺术样式,它们更多的取材方向应该是在长安城中的各大寺院,石窟洞内的布置也基本是反映寺院殿堂内景的一个侧面而已。陕北的几处初唐洞窟形制,虽比现存的龙门同类型洞窟的时间为晚,但似乎也能够说明长安一带洞窟样式 或者是殿堂内的造像排列形式 的向北扩散与东都洛阳对于这些样式布局的引进。如果我们再缩小一下视线,就会看到两地之间更多的相似与相同之处了。

    首先,彬县大佛寺以及长安一带的造像内容与组合,基本都在龙门唐窟中出现了,除了象大佛洞第39龛那样以胡跪姿势的供养菩萨为二胁侍,以及洛川县寺家河石窟造像中的八大菩萨、辟支佛等之外,大佛洞第71龛的四倚坐佛内容,在龙门破洞中则有二倚坐佛像、三倚坐佛像,在万佛洞的窟门侧壁还有高宗永隆元年 680 处贞造的五百躯倚坐弥勒佛像;类似于彬县大佛寺第7号窟在门外雕造二力士与二狮子的作法,则可见于龙门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完工的万佛洞,武周时期开凿的龙华寺洞等,还有许多小洞窟也有这种布置。从万佛洞与龙华寺洞门外的蹲狮姿势来看,和彬县大佛寺第7号窟门外东侧的蹲狮很相似。龙门唐窟更多的则是门外二力士各守一侧的作法;类似于西安慈恩寺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与《同序记碑》底座上的伎乐人物,在龙门万佛洞、奉南洞、八作司洞、龙华寺洞、极南洞、二莲花洞等处都可以见到,它们多出现在倒凹字形坛床的表面,一般是二位舞伎配以众多的乐伎;西安宝庆寺造像在主佛头顶装饰树冠的作法,虽没有在龙门石窟中得以流行,却也能在少数小龛中见到,如奉先寺右弟子与菩萨像之间的二小龛。

    其次,长安地区所出现的初唐佛教造像题材,在龙门石窟中也几乎都有表现,但在比例方面略有不同。以彬县大佛寺为例,从石窟中的题记来看,释迦的题材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在龙门则是以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彬县大佛寺千佛洞造等身佛、菩萨像的思想,在龙门石窟中也有表现:如高宗永徽元年 650 五月五日樊庆在老龙洞造的等身救苦观世音像;长安四年 704 四月八日中大夫洛州长史薛季昶在老龙洞造的等身观世音菩萨像;开元三年 715 秘书少监韦利器等在老龙洞附近造的大弥陀等身像一铺。还有许多与真人基本等高的佛或菩萨立像,虽没有题记保存下来,但也应该属于等身像的内容,如分布在奉先寺大像之间的为数众多的立佛像,大约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作品;东山万佛沟中户部侍郎卢徵于唐德宗贞元七年 791 造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立像等。

    再者,从造像的个体而言,长安与洛阳两地相互穿插的共同性就更多了。在唐太宗时期,龙门的造像活动主要集中在宾阳南洞,正壁的一组大像仍过多地保留着隋代的风格,特别是两身胁侍立菩萨,与彬县大佛寺的大佛洞相比要显得落后一些,但主佛头后的头光装饰雕刻却是贞观时期比较先进的样式。宾阳南洞主佛左肩垂一带下束袈裟的样式与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藏的永徽元年石坐佛像完全相同,也多见于山东地区的隋和初唐结跏趺坐佛身上,却没有在西安地区发现,对此,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曾布川宽先生认为这种样式是由山东传入的,但如果从造像的体型来看,与彬县大佛寺第一阶段唐太宗时期的结跏趺坐佛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龙门石窟贞观纪年的立菩萨像与彬县大佛寺第一阶段的立菩萨也多有相近的地方,如彬县大佛寺第2号窟立菩萨与龙门老龙洞贞观二十一年 647 四月七日新息县令田弘道造的二躯立菩萨像间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龙门此时的立菩萨多饰帔帛交叉于膝间,而彬县大佛寺第一阶段的立菩萨则是将帔帛在腹下环绕两周。

    龙门石窟高宗期的造像集中在宾阳洞区、敬善寺区、万佛洞至奉先寺区内。这一时期的结跏趺坐佛像绝大多数是著双领下垂式大衣 或褒衣博带式 ,很少有著右袒式大衣者;大衣包裹双腿一般不显外形,衣纹疏密有秩,略具有写实感,下坐八角形束腰座,大衣下摆披覆于宝座上部,如龙门敬善寺洞主佛、韩氏洞主佛、双窑北洞主佛、万佛洞主佛等,这些在彬县大佛寺第二阶段的结跏趺坐佛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形象。二弟子的身躯都是直立着的,彬县大佛寺第二阶段的弟子也是如此。龙门高宗期的立菩萨多为身材修长窈窕,与大佛寺第二阶段晚期立菩萨有相似之处,但其帔帛于腹下环绕两周,并加饰有长璎珞的作法,却不是长安地区流行的。而清明寺窟口南侧仪凤三年 678 比丘尼八正造的二立菩萨,在身段与装饰方面,则与大佛寺大佛洞中第25龛等第二阶段早期立菩萨像有惊人的相似性。宾阳北洞主佛出露双足,清明寺洞主佛以大衣包裹双足显露外形,潜溪寺洞主佛与王元轨洞主佛仅露右足,在高宗时期的龙门石窟中属于个别现象,同样在长安地区也并不流行。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特别是在武周朝中,龙门的造像发生了一些变化。佛像的服装以通肩式与双领下垂式 及褒衣博带式 并用流行,身表的衣纹仍然是疏密有秩的,宝座重点发展了圆形束腰座,大衣包裹双足显露外形的作法越来越多了,如永昌元年 689 三月八日起手的北市香行社龛主佛、北市丝行龛南侧洞的北壁捧钵药师坐像、高平郡王洞壁间的小坐佛像、二莲花南洞主佛、空寂洞主佛、五佛洞主佛等。这些佛像虽以大衣包裹双足,但大衣显得并不十分贴体,因此双足的外形也没有长安武周坐佛那样真切。同时龙门也有显露一足或均不显双足的现象,而象宝庆寺石刻中的显露双足的结跏趺坐佛像没有在龙门流行。龙门擂鼓台南洞主佛为大日如来像,它的形像与宝庆寺的宝冠佛像很相似,只是头顶的宝冠较大。长安地区的著右袒大衣的佛像样式也没有在龙门流行,而只是在高平郡王洞等地有少量的出现。同时龙门既没有发现象大佛寺千佛洞第27、28龛那样的密集型衣纹佛装,也没有见到象大佛寺千佛洞第29龛立佛那样将通身打磨光滑的形象。龙华寺洞侧壁的立佛,五佛洞中的立佛像,双腿间的大衣均不十分贴体,表面的衣纹也没有象大佛寺千佛洞那样在双腿部刻出平行下弧线,而是或刻统一的下弧线,或刻竖向左右外分的弧线。前者我们在高宗时期的双窑南北洞立佛、药师洞主佛,以及奉先寺大像间补刻的等身立佛身上均可看到。后者也在净土堂南侧小洞的药师立像双腿间得以表现。可见龙门初唐的立佛形象相对于长安地区来讲还是比较独特的。北市香行社像龛主佛在宝座的束腰处饰有一周鼓出的球形物,与宝庆寺长安三年 703 的阿弥陀佛像座,以及大佛寺罗汉洞中盛唐以后雕出的第22龛等主佛像座很相似。在二弟子像中,右弟子阿难像多作双手抚腹部而扭动胯部的姿势,与大佛寺第三阶段的右弟子完全相同。龙门武周期的立菩萨像身躯比前期较丰满一些,帔帛仍然是在腹下环绕两周,并多加饰长璎珞,没有象大佛寺千佛洞那样将身体大幅度扭动的优美姿态。龙华寺洞的天王足踏夜叉的动作与大佛寺千佛洞第91龛中的天王相近,但龙门更多的武则天时期天王像则是双足分立、将身体重心放于一腿之上的姿势,和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的天王残立像动作是一致的。武周年间的擂鼓台中洞主尊倚坐佛身后的浮雕背屏两侧,也刻有与日本细川家收藏的一件原西安宝庆寺倚坐弥勒三尊像背屏两侧相似的立姿动物。我们再来看看龙门初唐石窟造像的代表作——奉先寺大像龛的情况。奉先寺的形制实际上是一所规模巨大的有倒凹字形佛坛的列像窟,它的完工时间虽比我们已知的甘泉县孟家O石窟要早八年,但是在窟内环三壁前部凿出倒凹字形佛坛、坛上安置列像的作法早在唐太宗时期就已存在于彬县大佛寺了,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在上元二年以前奉先寺开工时长安地区的石窟建制或佛寺殿堂内已经具有这种列像的排列法。奉先寺主尊大卢舍那佛像的头光内匝为一圈莲瓣,中匝为波状连续的花草纹样,这种组合法与大佛寺大佛洞主尊是完全相同的,就连内匝莲瓣的形制也是极为相似的,莲瓣尖部都是向内折入的作法。所不同的是,大佛洞主佛头光外的一圈小坐佛像被移到了头光中匝的表面并加上了二胁侍,在中匝之外又刻有外匝的火焰纹装饰。背光的内匝饰火焰纹,外匝饰飞天伎乐人物,也与大佛洞主佛背光基本一致,不同者为大佛洞主佛背光上部的弥勒宝阁被卢舍那佛头光上部的一佛二菩萨像所替代了。卢舍那佛头顶的水波纹装饰以及胸前衣纹呈平行的阶梯状上弧线,与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第12龛的坐佛像头部、服装,以及彬县大佛寺千佛洞第54龛的主佛衣纹很相近,只是领部略小一些。卢舍那佛宝座表面的天王足踏夜叉以一手托扛的姿态,也是见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的龙朔三年《同州三藏圣教序及序记碑》碑座表面的。奉先寺的二胁侍立菩萨在头身比例方面头部是明显较大的,宽肩、细腰、胯部向主佛一侧扭动,具有明显的夸张身段的表现,这点又是与大佛洞以第25、77龛为代表的立菩萨像十分相似,只是没有龙门流行的长璎珞装饰。奉先寺南北两侧壁的天王与力士像,雄伟高大,但它们的动作却和大佛寺千佛洞第91龛中的天王、力士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与甘泉县孟家O列像窟中的天王动作也是完全一样的。彬县大佛寺大佛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德壮举,它虽不见于唐人史书记载,但想必在当时也是朝野上下为妇孺皆知的。龙门的大卢舍那像龛,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敬佛功德工程,在宗教意义上是有其继承性的,在场面规模与艺术造型方面也必然有所模仿,因此在这所大像龛里表现出的诸多长安地区已有的因素,特别是大佛洞中的艺术特色,是不足为奇的。龙门的大卢舍那像龛虽然是冠盖天下,名满于世的艺术杰作,但也不过是目前已知的以最大规模去再现长安地区所特有的佛教造像样式的结果而已。

    笔者在上述的比较中,虽然在历史文献方面已经明确了洛阳地区接受长安影响的必然性,但在现有实物材料上两者之间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长安造像之例却并不一定都比龙门造像的时间为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笔者所举的长安造像,既然并不能代表长安城佛教艺术的全部内容,那么我们所见到的某种造像样式的现存最早的雕刻时间,自然也就不能代表这种风格样式的起源时间了,它只能说明这种样式在初唐之际曾经在长安城的佛教艺术界出现过,或者曾经流行过。反之情况亦然,龙门石窟所表现的内容,也是曾经在初唐东都洛阳城内出现过的,因此在龙门最早出现的某种初唐造像样式,不一定就是洛阳所接受的最早时间。比如说,笔者在对比奉先寺大像龛与长安造像之时,所用的材料有的是长安为早,有的则是龙门的早于长安,但这种两地之间的相似性本身就可以说明奉先寺的基本样式来源于长安这个历史事实。

    东都洛阳在不断接受来自长安的佛教造像样式之时,一般会有两种制作方式:即来自长安地区的工匠直接在洛阳制作,和洛阳地区的工匠在长安学习或接受了长安传来的新型样式之后再在洛阳雕塑造。不论属于哪种制作方式,从文化传播的最一般规律来看,都是很少会有生搬硬套和机械地模仿长安造像样式的现象的。长安的样式在洛阳的再现,在保持长安造像的一般风格 即所谓的典型唐风造像样式 的同时,必然会有一个洛阳地区艺术家们的重新理解与再创作的过程,既使是来自长安的艺术家们在洛阳来制作,也有一个在原有基础上再重新组合与创新的过程。因此,从这个规律上来讲,龙门的造像艺术就决非是长安样式的简单再现了,而是一种既包含着普遍的时代风彩,又透露着长安造像的固有风尚,还保持着东都洛阳特色的雕刻艺术宝库了。在上文长安造像与龙门造像的对比之中,我们会发现两地之间相当的一些样式风格的发展是大体同步的,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以龙门为代表的东都洛阳造像艺术是在不断地接受着从长安地区传来的新型造像样式。长安一带的造像样式并没有全部在龙门石窟中出现,则说明了洛阳地区在接受长安造像艺术时有选择性。

唐代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高峰期,龙门石窟聚集着唐朝的一段时期中央佛教造像样式。目前,我们面临着如何使佛教艺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问题,而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佛教艺术中的精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从这方面的意义来看,探讨龙门石窟唐代艺术的渊源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我国主要石窟有甘肃敦煌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乐山大佛等。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我国石窟艺术尽管时间不同、地域不同,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

石窟艺术

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

佛教艺术

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在我国石窟中的各样佛本生、佛本行和大乘经变,以及各石窟的供养人像等,都是依据现实中人的生活而创造的,舍此,无法凭空虚构。例如,龙门宾阳洞美国人盗去的《帝后礼佛图》浮雕,莫高窟第一百五十六窟的《张议潮出行图》,第一百窟的《曹仪金出行图》,第六十一窟的于阗国王像和曹氏家族的人像,都是反映了当时最高封建统治者的豪华生活和剥削人民的生活画面。巩县第五窟大幅的供养人群中较小型的供养人像,都勾勒出了官僚地主阶级人物的真实面貌。大足宝顶大佛湾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它逼真的反映了地主阶级的生活景象。而克孜尔、库木土拉、柏孜克里克等窟内的供养人像,所反映的又是新疆古代少数民族的贵族、武士的形象。莫高窟中各时期“弥勒变”中的《一种七收图》,第二百三十二窟内“三宝感通变相“中的《纤夫图》,第六十窟内《五台山图》中的行旅与旅店中的人物各种劳作图,则又描绘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劳动形象。通过这些造像,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中世纪中国各阶级人物的生活面貌,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石窟中佛教造像要遵从教义的规范,使形象与人间保持距离,具有一定的神性。诸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使人望而起敬,但又不能冷若冰霜,需有人间气息才觉得可亲可信,介于人神之间最有魅力。"神"气太足使人觉得可敬不可亲,难以引起共鸣。"人"间气太浓,又会冲淡佛教的严肃性,使人一望便觉得似曾相识,无遐想的余地。南北朝及唐代大多数成功之作,恰在神与人之间,所以颇具魅力。如龙门奉先寺,凿建于唐高宗时代,是龙门石窟造像中规模最大,整体设计最为严密,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造像。主尊为坐式,头高4米,

  耳长1.9米,波状发髻,面圆润丰满,眉高而长,形如初月,目广长有神,目光凝视前下方,鼻直宽厚与广额通连,口角微含笑意,显示出内心的宁静、胸怀博大而充满自信,给人以慈祥、亲切、崇高、稳重之感。表情含蓄、神秘莫测,似笑非笑,严肃中流露着慈祥,慈祥中又包含着威严,可亲而不可近,有神圣不侵犯的威势。既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又有女性的温柔之美。这是一尊具有佛的神秘性与人世间最高主宰的无尚权威性的集合体,是神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环境的艺术。环境可为石窟造像提供合适的场所,烘托造像的艺术效果。石窟环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环境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与佛教绝情洗欲,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如敦煌莫高窟,在茫茫沙漠之中,鸣沙山下一湾溪水环绕,树木繁茂,绿草如茵,沿山开窟造像,佛国净土的幽静美丽,会给千里跋涉越过荒漠前来朝圣的信徒们以强烈的感受,好像他们真的来到另一世界。

  石窟位置的选择,也会给礼佛者造成感情震动。如龙门奉先寺、宾阳中洞,凿建在龙门西山南部山腰,朝拜者需要走一段山路,到山下还须沿山坡小路攀登,才能见到造像,路途的艰辛,会加重礼佛者的虔诚,更充分地酝酿感情。想急切朝拜佛像而不能立即见面,经过跋涉攀登,造像突然出现在面前,灵魂一下子就会被征服。

  石窟形制与造像的结合,也会造成一种气势,给礼佛者以感染。如云冈18窟,窟室模拟平面椭圆形空窿顶的草庐形式,洞进深很小,立像高十几米,气势雄伟。礼佛者进洞只能仰视,身后无退身余地,这样就造成主尊特别高大,自己特别矮小的效果,佛的威严神秘自然会更加突出。 就世界范围讲,佛教起源于印度,发展在中国,而就中国来讲,佛教传入在东汉,发展在曹魏、西晋、北魏,鼎盛在隋唐。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时期,均曾以洛阳为都。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洛阳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佛教传播和佛事活动的中心城市。

  东汉洛阳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通便利,客商辐凑。在佛教东传的最初一个阶段,佛教传播和佛事活动的中心城市洛阳,由汉明帝所敕建的我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便成为最主要的传经道场。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有不少名僧,在白马寺奉佛度徒,诠经传灯,他们的业绩,曾谱写了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篇章。

  佛教,别称梵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五世纪时期的古代印度,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代,距今约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它的创立者,为北夭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王国境内,尼、印交界之罗泊提河东北部,净饭王和王后摩耶夫人的儿子(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是他出家前的本名,乔答摩,亦译“瞿昙。,是他的姓。后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指释迦族,牟尼,意为“隐修者”或“能仁”。释迦牟尼属刹帝种姓。大约生于公元前563年(约当周灵王九年),卒于前483年(约当周敬王三十七年),和我国的孔子大致同时,活了大约八十岁。释迦在世时,主要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恒河流域活动。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在洛阳城东十多公里处,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白马寺红墙碧瓦的殿堂,衬托苍松翠柏,气象庄严。迎面看见山门上的“白马寺”三个字,人们不禁会问:“这与白马有什么关系?”这得从许多古籍上记载的这个著名故事说起——公元0年(佛历六零八年,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梦见金色神人,身带日光,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次日,刘庄就此询问群臣。一位博学多识的大臣说:“西方天竺国(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

   刘庄于是派人西去讨求。这一行人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遇到天竺沙门摄摩腾与竺法兰,就邀请二位来中国,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于六七年(东汉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阳。

   第二年,敕令按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建精舍居住,称为白马寺。“寺”本义是官署,因摩腾、法兰初来时往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新居为寺;此后,中国佛教建筑就相沿称寺。“白马”之名,据说是取自驮经的白马。

   虽然后世学者对这个传说和佛教初传中土的时间、路径等颇有争议,但一般佛教徒对此津津乐道,汉明帝求法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基本公认的事实,白马寺也就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最初标志,蜚声古今中外。

   佛寺祖庭现况

   历史风雨中,白马寺数毁数建,但寺址从未变过。七世纪下叶唐武则天时,寺主僧薛怀义有宠于则天,白马寺盛极一时,和尚达千余。安史之乱和会昌法难中,白马寺受到较大毁坏,如唐诗所咏:“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十世纪下叶宋太宗时重修白马寺,“鼎新伟构”,“更类天宫”。今天的白马寺建制奠定于十六世纪上叶明嘉靖时和十七八世纪清康熙时重修的“白马禅林”。一九六一年,白马寺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白马寺占地四万平方米,百余间殿堂成比较典型的汉地佛寺纵轴式布局,主要建筑位于南北中线上。走进山门,两侧各有一座石碑,东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由元代高僧文才撰文,书法亦潇洒工丽。再前行,过歇山式天王殿,就到了全寺的主殿大佛殿,殿内释迦牟尼端坐莲台,右手拈花,迦叶、阿难二弟子旁立,文殊、普贤二菩萨列坐,二天女后侍。香案上五供齐备,左右钟鼓高悬,幔帐垂挂,1排列,庄重肃穆。这场景构成即中国佛教禅宗常说的“拈花微笑”。

   大佛殿东南角有一口明代铸铁钟,重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铭文“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灵。……”“白马钟声”为洛阳八景之一,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和尚上殿念经,击罄撞钟伴诵,白马寺钟声悠扬数十里,城内东大街钟楼上的大钟也自能与之共鸣,反之,城内钟楼击钟,白马寺钟也自能共鸣。

   大佛殿之后是供养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两厢分列十八罗汉。这些罗汉像呈坐势,姿态不一,神情各异,系元代用夹苎干漆造像工艺塑成,十分珍贵。所谓夹苎干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裹裱,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夹苎干漆造像,历史悠久,盛于隋唐,宋后则渐渐失传,存世造像极为罕见。大殿后是接引殿,再往后就是白马寺内最后的佛殿毗卢阁。

   毗卢阁初建于唐朝,在清凉台上,清凉台由青砖砌成,高近七米,长约九米,宽约三米。毗卢阁内供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毗卢佛,旁立文殊、普贤菩萨。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该经简明介绍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由摄摩腾、竺法兰翻译。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阁东西配殿奉有摩腾、法兰像。唐诗人王昌龄曾咏白马寺:“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其实早在北魏时,白马寺园林已盛名一时。白马寺植有许多沙果、葡萄、石榴等,果实“甘殊味美,冠于京中”,当时皇帝也派人来采摘。但这些情景已然不再了,今天最吸引人处即是清凉台。台上毗卢阁与周围建筑,自成格局,构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莲花朵朵,数株古柏,蓊蓊郁郁,清爽宜人;从台下望去,整座庭院若在空中,清初释如秀曾撰联道:“台洒法雨柏翻风果有清凉气象,阁显山光吞月混是毗卢法身。”

龙门石窟作文(7)

龙门石窟作文(20篇)

龙门石窟作文 第1篇: 昨日,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游览了中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那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指示牌上头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我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仅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坏和盗卖,至今那里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十分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十分精致。 我们向前走,走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先是许多尊佛像。每个仅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十分细致。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 最终,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17.4米。佛的一个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十分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十分壮观! 这次的旅游,让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龙门石窟作文 第2篇: 从洛阳出发,骑车往南十公里,就来到了龙门风景区。只见那里山清水秀,绿水通畅,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大桥拱门,沿着西山缓缓南行,进入龙山第一大洞窟,洞窟平面为马蹄形,窟隆顶,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异常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姿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得两尊。 我们一路称赞着缓缓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西山最高处的奉先寺,站在寺下,一仰头,便看见主尊那座大佛,乍看之下,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惊讶,只见这尊雕像荣华富贵,仪态万方,勾画出了优美的曲线。 那里的洞窟年代久远,在雕刻技巧和风格上,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龙门石窟作文 第3篇: “千锤万凿出深山”,用这句话来形容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最适宜可是的了。它是我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两岸,其形态雄伟壮观,令人感叹。 那是个明媚的夏日,爸爸妈妈带着爷爷去洛阳玩,我和弟弟也有幸跟着他们一饱眼福。走过龙门桥,越过传说中的龙门,眼前豁然开朗,伴着伊河水声漫漫前进。我们来到了龙门山,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大大小小的佛像依次排列,神态与样貌各有不一样,都在闭目打坐,口中又念念有次,不知是在念哪部佛经。 走着走着,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名叫“莲花洞”佛洞。听那个拿着折扇的导游讲,这是北魏孝昌年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名。里面的菩萨慈目凝然,洞虽不大,但却有回音,且十分凉快。我想,菩萨们住在这么一个美观又清凉的地方必须很舒服吧。 再走过去不远,就来到了龙门石窟的招牌宝寺――奉先寺。它是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龛,形态各异、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为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你瞧,中间那尊最大的佛像便是卢舍那大佛,据说它是以武则天为原形来雕刻的。他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离他最近的是一个菩萨,相比他来,菩萨的衣装反倒更加华丽,可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菩萨顶眼神黯淡无光,好像是盲人的眼睛。而卢舍那佛的眼睛富有神气与韵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好像都在注视着你,与蒙娜丽莎的神秘有一拼。 之后我们又游玩了东山石窟,白居易遗址和白园。东山石窟虽不及龙门山万佛洞的气概,但也令人赞叹。还有白居易遗址的诗情画意,白园的山光秀丽,都让我们流连忘返。 游览了龙门石窟,使我对我们祖先伟大的杰作感到震撼与惊奇。我多么期望有更多的人来那里一睹风采。但我又担心,我们祖先的这一伟大杰作,它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有的佛像头被弄掉了,有点干脆整个让人给搬走。这朵艺术的奇葩在日渐消退。我真期望,它能够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龙门石窟作文 第4篇: 游龙门石窟 元旦放假期间,我来到了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个石窟分别是: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穴21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龙门石窟是家5A级景区,北京时间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分为东窟和西窟,我们先来到了西山石窟,那里有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和药方洞。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好高呀!他有17。4米高,光头部就占了4米。还有药方洞也很有特色,那里的边两壁上刻着140多种药方呢!之后我们就来到了东山石窟,东山石窟损毁的比较严重,在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经寺,看经寺里有一尊大佛,他坐在莲花座上好庄严呀呀! 最终我们又参观了白院,那里景色也不错,那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去世的地方。 洛阳龙门之旅就要结束了,我觉得时间太短了,下一次来,必须要玩个够! 龙门石窟作文 第5篇: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一处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进了龙门石窟的大门,走过散落各处的小石窟,就是大名鼎鼎的万佛洞了。万佛洞里雕刻着一万五千尊精美细致的佛像。这些佛像有的仅有三、四厘米高,有的却有两米多高。不论大小位置,这些佛像的构造都十分精致。她们都美若天仙,犹如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坐在一朵朵娇艳的莲花上,双手合十,似乎在为人们祈福。那些菩萨有的手持嫩粉色的莲花;有的两腿交叉,盘腿坐在莲花上认真地诵经;有的侧着身窃窃私语 再往前走,就是闻名中外的卢舍那大佛了。卢舍那大佛面带慈祥的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貌。大佛一只手掌朝上,一只手掌朝下,似乎在说:“上至天,下至地,全由我掌管!”佛像的裙子微微翘起,好像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大佛似乎在翩翩起舞。更为壮观的是,卢舍那大佛有17多米高,仅头部就有4米,真是宏伟啊! 龙门石窟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期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龙门石窟作文 第6篇: 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是九朝古都,它拥有许多的名胜古迹,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日,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洛阳八大景之首的“龙门石窟”游览。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它全长大约有一公里。 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我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前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淙淙地流下来。 我们边走边看,最小的石佛仅有两厘米大小,雕刻得十分精致,叫人惊叹。随后,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她大约有十七米高,头有四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俯视着我们,从下头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她的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导游说:奉先寺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唐朝鼎盛唐时期,所以她的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还雕刻有七尊佛像,两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这七尊佛像神形兼备,巧夺天工。 游览了龙门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赞叹:龙门石窟真是我石雕艺术的宝库啊!我是个洛阳人,我为洛阳而骄傲! 龙门石窟作文 第7篇: 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坐落在一条又宽又长的江边,江边种着一排的柳树,绿色的枝条向下垂着,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舞着。石窟的对面也是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庙。石窟的右边是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桥身刻有“龙门”两个大字。两个大的石拱门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支撑着整座桥。石窟的左边也有一座桥,这座桥比较矮小。 我们去参观龙门石窟时正是中午时分。我们从那座高大的石拱桥的桥下的拱洞进入了景点,开始了参观活动。走在岸边的石块铺成的地面上,晒着阳光,我感觉这光给了我能量,使我变得精神抖擞了。周围是同事还有不认识的游客,有外的,有本的。我被包围在这不是很拥挤的人流中,导游拿着绿色的小旗走在前面。我的右边就是刻有石窟的山。石窟的数量挺多的。石窟里的石像大多残缺,有的石像已丢失。据导游介绍:石像的残缺率达98%,丢失率达20%。走着走着,上了长长一段台阶后,我们来到了几尊大佛像前。这几尊是石像中最大的,最完美的。很多人在那里留影,我也是。然后,我们继续沿着江边往前走,经过那座较小的桥,绕到了江的另一边。再沿着江边往前走,来到了石拱桥。走在石拱桥上往下看去,感觉很高,试想着有人从那里跳水下去,不知后果如何。呵呵!眺望不远处江面上那几条石头鲤鱼,迎之后江面上吹来的凉爽的风,给人另一种完美的感觉。 龙门石窟作文 第8篇: 游龙门石窟 我们今日和妈妈一齐龙门石窟游玩。 本来我们要坐班车的,可是吉利到洛阳的车来的比较早,我们想早点去,就只好坐这趟车了。 一路上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龙门石窟,一下车我们就找到了去龙门石窟的公交车――八十一路车。经过了快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买票口,我是免门费,我妈妈是全票,姥姥和姥爷是半票。我们拿着票高高兴兴的进到了里面。一进去就看到右边的一面山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小洞,洞里有好多石像。姥姥每到一个佛像前面都要拜一拜。走到一半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佛像,旁边还有很多小佛像,他们都穿着古代人的服装,还摆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手里拿着大刀,有的手里拿着长棍,还有的盘腿坐在莲花台上。姥姥在一个大佛的前面不磕了头。遗憾的是好多佛像都不完整,却胳膊少腿的,好多连头也没有了,真是可借啊。 走到最前面的时候我看到一条桥,从桥上一向走到头就到了山上的另一边,另一边还有个千手观音,它有很多手,我们爬了很长时间的山才到了山下,这时候我们都很累了,妈妈介意我们坐观光车来到了出站口。回来的路上我们很幸运的坐了一辆带空调的双层公交车,我坐在了最上头,这是我第一次坐这样的车,好开心啊! 龙门石窟作文 第9篇: 我这个学期的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去了河南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5公里处,我们随着旅游团到达了龙门石窟景点区,我们看到最外面的一个门是与一座长桥组成的龙门石窟景点门,上头大大写着两个字:龙门。我们过了这个大门之后,里面是一个小门,导游说:这座小门以前是龙门石窟的正大门。我们进去以后,就看到有无数个像一个食指那么大的佛像,导游说:那里是两千多年前东晋时期建造的,由于当时的皇上十分迷佛,所以让老百姓门刻了这些大大小不计其数的佛像。我们十分不明白,他们竟然能在这种高大险峻的山岭上刻上这么大的佛像真是太奇了。真不愧是八大奇迹之一呀!导游说:穷人们就只能在一些小地方能够些小佛像,而富人能雇人刻一些比较大的佛像。我们最终到达了几座大佛像面前,还有许多小佛像组成的千佛洞,我们能够看到左面的一座佛像因风化而成形状的奇特的样貌,那个佛像摆了一个耶!的手势。我们再回到的路上,问导游:为什么有很多佛像都是缺胳膊少头的哪导游回答:因为中举行过3次灭佛活动,很多都被摧毁了。 天也不早了,我们回到了宾馆,躺在床上,我心里在想:原先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龙门石窟作文 第10篇: 我和爸爸去了白马寺后,随后就乘53路公交车到了离洛阳市区南12公里的龙门石窟。那里两山对峙,满山翠柏,长桥飞架,清泉绿水,伊水从其间北去,构成了一座天然门阙。秦大将白起战韩魏联军的“伊阙大战”,就发生在那里。隋朝建都洛阳,宫南门正对伊阙,因皇帝都自喻“真龙天子”,从而开始把“伊阙”改称“龙门。” 据资料记载:龙门石窟现存洞窟两千四百三十五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共八百余块。此外,龙门石窟还保存着丰富的佛教艺术建筑和书法等方面的实际资料,是人们公认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岗石窟被称为我的三大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火烧洞、莲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罗僧龛、千手千眼观音龛等等、等等。在众多佛窟中,我最喜欢的是雄伟、壮观、体态最大、型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为卢舍那,听讲解员说:大佛高1714厘米,头部400厘米,仅耳朵就长达190厘米,比一个人还要高出一截。在佛经中,卢舍那的含意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佛在显示美德时那种梦想的化身。卢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双目向下俯视,默默传导着他的安祥与慈爱。卢舍那全身着衣的雕刻,只是随衣挂线,仅寥寥数笔,显得朴实无华,洗炼流畅。我仰望着大佛,他面容饱满,眉目修长,身披轻纱,一双睿智的双目向胸下俯视,似乎在向人们传送着慈爱和安祥。我对的我们祖先竟能开创出这么高大、这么精美的大佛,实实令人啧啧称奇。但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尊庄严、朴素、美丽的大佛小臂以下,几乎崩塌殆尽。尽管如此,可在人们的眼里,依然泯灭不了卢舍那的美貌。反而让人更感到了美的联想,所以大佛卢舍那在世界的东方,永远是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在奉先寺,卢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侧是她的大弟子迦叶。迦叶的刻石造像高1030厘米,立于履莲束腰台上。此刻的迦叶像已经十分残破,但从残存的面部依稀可见他饱经沧桑的神韵。 主尊佛卢舍那的右侧,是释加牟尼一位最小的弟子阿难。阿难刻像高1030厘米,赤着双足,立于束腰台上。阿难出家时仅有十几岁,是个小王子,养尊处优。出家后,尽管经过磨炼,还是摆脱不掉少年的稚气。他头光圆,面颊丰满,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出着几分稚朴与憨厚,让人看了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难的刻像算是保存得完好的了。除了他的双手残破外,其神态、外貌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正面三尊佛像的两侧,还有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侍从待立。他们的面部丰满圆润,双目俯视,雕刻精美细致。 除此而外,奉先寺的左右两厢,各是一天王一力士,都是佛的护法神,雕刻的手法上同样独具匠心。天王头束髻,戴宝冠,身披甲,面目威严,形象显露出一个“武”字,力士凶悍怒目,令人望而生畏。那里的菩萨端庄、文雅,天王力士的威风凛凛,全让我古代劳动人民演义的淋漓尽致。 游览完了龙门石窟西区,过了漫水桥,又看了东区的擂鼓台南洞,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千手千眼观音佛龛,香山寺和白园等景点后,我站在高处,俯视着龙景区的翠柏遍山与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圈,我感到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它使我们详细了解了各个方面的历史,为我们这些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我了解到龙门石窟的文物,遭到美、英、日、法、德等的文物盗窃者,在我的民族败类的协助下成功的盗窃到世界各地,被他们私人收藏或陈列在他们的家博物馆里时,多么期望我们中华民族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早日回到自我祖。 龙门石窟作文 第11篇: 回到老家,重温龙门!一进大门,展此刻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喷泉。这座喷泉十分美丽,喷泉里还有许多美丽的荷花,为喷泉增添了几分光彩。听讲解员阿姨说,那里的泉水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所以,人们都拿瓶子接一点,有的洗了手喷泉里还有很多的小鱼。 绕过喷泉,来到了一个名叫白马寺的寺庙,这座寺庙为中第一古刹。里面有许多的佛像。白马寺前有一条大河,河上有许多龙船,十分壮观。 走出白马寺,沿着小桥来到了一座大山。这座大山满山都是洞,动力有许多佛像。有的佛像是在守护着他左手边的洞口,手里拿着一把尖刀。有的佛像盘腿坐在洞里,他的两旁有两座佛像,都是他的弟子。有的佛像头上头有很多小佛像,十分精致。有的佛像头上有一圈金光。在龙门石窟上,有上百个、上千个佛像在洞里。我看见了一座很大很大的佛像,他的两旁有两名弟子,我给这座神像磕头了,保佑自我学业提高!我十分想明白为什么这座山上有这么多的洞难道是有许多小朋友在山上刻洞玩儿吗 我喜欢家乡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作文 第12篇: 游龙门石窟 今日,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去洛阳龙门玩。 在领略了洛阳的一草一木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参观著名的龙门石窟,最终到了。 天气可真热呀!热得我汗流夹背的,姐姐都撑起雨伞了。爸爸妈妈也躲在伞底下,生怕给太阳晒到。那里的石梯也十分滑。我差点就掉下去了。我看到了很多石窟,有“佛祖”、“观音菩萨”,和佛祖的两大弟子“阿难”和“伽叶”都有两米多长,十分壮观。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好多石窟,有连在一齐的石窟,还有有很多“佛像”和很多“房子”的石窟。呀!爸爸的相机从来没有停过,每到一个石窟他都会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拍照留念,姐姐告诉我,龙门石窟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我想,此刻最终明白为什么来那里旅游了。 不知不觉地观赏完整个景区,回头看那千姿百态的石窟,那一级级的石梯,不禁为祖先的智慧而感叹! 龙门石窟作文 第13篇: 游龙门石窟 这个暑假,我去了我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经过400多年,古人依山雕刻十多万个佛像,十分壮观!石窟中的奉先寺,宾阳洞,万佛洞都十分有名,它们有的雄伟,有的精美。但我最喜欢的莫属药方窟了。 药方窟这个名字,一听就明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药方。在药方窟中有一个大大的石洞,石洞的内壁上雕刻一座高大的佛像,边上有许多小小的佛,就在那里面刻有140个民间偏方。如果哪家生病了,只需到这儿抄个药方回家。病好了就是佛祖显灵,没好就是对佛祖的忠心依然不够!我想这么多药方肯定治好过很多人的病。听导游姐姐介绍说,连糖尿病的方子都有。可惜不让我进去抄下来,不然能够带回来送给爷爷。 龙门石窟是一个既让我震惊又遗憾的景点。古人在半山腰上雕佛,真是有毅力。如果远远观望龙门石窟,会发现每一座山上都像开了密密麻麻的小窗户一样,每个窗户中都有一个或两到三个佛。所以让我震惊,遗憾的是大批的佛像都没有头。很大因素是因为人为的破坏,把他们偷走了,来谋取暴利。还有因为维护不到位,自然损坏了。 我们家的古迹十分多,期望能够得到有力的维护。我们才能够经常去观看。 龙门石窟作文 第14篇: 前几天,娘娘带哥哥来洛阳玩儿,我们一块儿去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到那以后,人山人海,我很奇怪,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妈妈告诉我,龙门石窟是我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个是山西云岗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和甘肃敦煌石窟。龙门石窟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龙门石窟景区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两座青山之间有一条伊河穿流而过,两座山分别叫做龙门山和香山,也称东山和西山。石窟大多分布在龙门山上,香山上有香山寺和白居易墓。 石窟有大有小,大的二十多米,小的仅有两三厘米。它们都是一千五百多年的能工巧匠雕刻的。它们个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异常是最大的卢舍那大佛,姿态优美,表情安详,我们都不由自主地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叫好。但可惜的是不少佛像被损坏了。 美丽的龙门石窟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为我是一名洛阳人而自豪! 龙门石窟作文 第15篇: 露天的石寺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迷人的微笑透射出1000多年前武则天的愿望;一群石窟仿佛定格了1000多年前的宗教。它就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五公里外的伊河两岸,龙门石窟建于493年,现存窟龛2345个,佛像十万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那里的佛像神态庄严、肃穆。来到龙门石窟,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洞。 来到万佛洞前,环顾四周,用一个字即能够形容那里的佛像,就是小。在一个5.8米高,6.5米深,5.9米的洞内,竟有上万个佛像,单单两壁就有佛像15000尊,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洞内主佛是阿弥陀佛。他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佛像背后有54枝莲花,花里有54位菩萨,菩萨或沉思、或嬉戏、或端庄坐立,形态万千、栩栩如生。在南北壁面的基座上,分别有一群乐伎,一群舞伎。乐伎们手执各种乐器,尽情弹奏;舞伎们则随乐起舞,婀娜多姿。在洞口南壁,有龙门石窟里最美的一尊菩萨。只见她身穿宝衣,左手食指与中指夹着玉将瓶,右手将拂尘摆到背后,好一个潇洒的菩萨。 离开万佛洞后,大约走三百米的路就来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唐代摩崖造像群。位于山腰间的凹形的崖壁上,没有开洞凿窟,而是在南北宽36米、深40米的凹形崖面上依崖而建。在九佛背后有一些方洞,那是宋朝为了保护佛像而建成大型木廊檐所凿的固梁枋洞,因长期风雨侵蚀,现已毁坏,只留这些枋洞了。奉先寺也因称为“九间房”。 奉先寺主佛卢舍那大佛龛11尊巨佛主从分明,高低有别,各司其职,气势磅礴。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大佛丰满圆润,眉清目秀,神情聪慧,嘴角微翘,含笑而不露齿,人们都说主佛酷像武则天,是武则天至尊权利的象征;两旁的阿难佛和迦叶佛通高10.65米,两菩萨通高13.3米,供养人通高6.4米,两天王和力士通高10.3米。仅从造像高度即可看出地位的高低、等级的差别了。两菩萨衣着漂亮,姿势也很完美,美中不足是好像双眼无光,瞎子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很简单:菩萨服饰精美,如果再画龙点睛,很容易抢走主佛的“风头”。所以,建造者给了菩萨一双异常的眼睛。 两则的天王手持宝塔,脚踩夜叉,力士一副雄伟而暴烈的模样。每尊佛像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给人以强烈的宗教艺术感染力。 龙门石窟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洗礼,佛像依然用平和的目光看着远方。龙门石窟是古人用智慧和血汗凝结而成的。每当我回想起卢舍那大佛时,真想再次参观令我难以忘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作文 第16篇: 有人喜欢碧水滔滔的海南,有人喜欢气魄雄伟的长城,但我喜欢高大壮观的龙门石窟。 进了龙门石窟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时花石,花石是圆形的,上头有红色的、紫色的一些五彩缤纷颜色的小石头,使这块花石星星点点。人们都抢着让孩子们在花石前照相,使花石有了很多很多热热闹闹的气息。 再向前走了三分钟,就会看见一座高大雄伟的观音,很引人注目,因为她又大概是二十二层楼房那么高大。她穿着长衣手拿着瓶,面容很美,两颗黑珍珠似的眼睛,小巧玲珑的嘴巴,看见我们来,似乎在对我们笑呢!人们看见观音直入云天,真是无比赞叹,我异常高兴能看见这样的观音。 看!那里碧水荡漾的小湖,有了太阳光的照射,湖面上好像是由许许多多的金子和银子。我感受到人们是多么喜爱这条小河,因为小河里干干净净,看来人们学会了爱护环境。有的游人坐着船向前面划去,有的游客在慢慢地看着美丽的湖,有的游客分两条船正在比赛划船。那里有了这条小湖游客们每次都能在小船里玩,真的是开心极了! 美丽壮观的龙门石窟我喜欢,人们因你而欢喜。 龙门石窟作文 第17篇: 游龙门石窟 洛阳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几公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站在龙门桥上远远望去,那里真像是一座天然的门阙,难怪被称为“伊阙”。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我们首先到达的就是宾阳三洞,洞中的帝后礼佛图,线雕精美,构图严谨,虽然人物众多,但依然井井有条。之后往前,就是万佛洞了。万佛洞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窟,大的石佛足有两三米高,小的仅有一瓶洗发水一样大小。在万佛洞中,许多石佛的头被盗走,听说一尊石佛还被盗往外,至今下落不明。 出了万佛洞,我们就来到了奉先寺。奉先寺中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足有17。14米,犹如一座小山坡,身材庞大,仪态端庄,表情睿智含蓄,面部雕刻的栩栩如生,神采奕奕,但可惜的是这座大佛缺了一根手指,如果加上这根手指,就十全十美了。大佛旁边还有许多佛像,有端庄秀丽的文殊菩萨,有雍容矜持的普贤菩萨,有雄壮威严的天王和凶猛强悍的力士。 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有的体态匀称,仪态端庄;有的身材魁梧,体型健壮;有的紧握双拳,高举手臂;有的凶猛强悍,勇武干练;有的栩栩如生,神采奕奕——————这些佛像都不是完整的,都缺胳膊少腿的,大部分都没了头,有的甚至只剩下了胸口这一小部分。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古代人民用汗水雕刻出来的佛像,是我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龙门石窟作文 第18篇: 游龙门石窟 星期日我和家人一齐来到了洛阳龙门石窟,由于是第一次来,所以我显得异常兴奋。早上,当天刚蒙蒙亮时我们就坐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一会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洛阳龙门石窟。 刚从车上下来,一阵凉爽的微风扑面而来,我们跟着“临时导游”――爸爸来到入口,龙门石窟的大门是横跨在伊河上的桥,门口人山人海,还有许多“外佬”。龙门石窟的参观大道是沿着伊河修建的,左手边是伊河,右手边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著名的石窟就修建在山上。我们在人丛中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挤到佛像前。当我看到耸立在我眼前的佛像时,不由得惊呆了:不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先们用了多大的智慧,竟然能把石头雕刻得如此精细,连指甲盖都雕刻出来了!像这种几十米高的大佛像得刻多长时间啊! 在龙门石窟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它劈山而造,气势雄伟,九尊大型雕像依山凿石而成,高度均在10米以上,其中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它“光明普照”的面部形象也被专家们誉为中雕塑史上伟大的典范之一。当我们把视觉从山水风光转移到龙门石窟,你必须会为眼前他那宏伟的气势所惊叹。同学们,如果你们有机会的话必须要去龙门石窟参观、学习,我想你们必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龙门石窟作文 第19篇: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最终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貌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我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午时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龙门石窟作文 第20篇: 10月2日,我和卢泳嘉去了“家4A级风景区”通天岩参观。 我们先参观了通天岩瀑布,这让我猛然想起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我还看到了瀑布的水是从岩石上头落下来的,它十分像被挂在岩石上的布。然后,我们先步行到好汉坡路口,好汉坡虽然很长,可是路却很窄,可是它的坡像去会老家的坡一样,只可是好汉坡有台阶,去回老家的路没有台阶,我们费了大半天时间才爬上去。到了望江亭,这座亭子十分像赣州和谐钟塔公园的钟塔。在望江亭上能看到全赣州市呢!看完望江亭,我们又准备去参观滴水观音,在它前面拜两下,水就会从瓶里滴出来,妈妈说“传说古时候观音的玉瓶能装下一个海里面的水。”然后,我们就做好过晃桥的准备,我先看了看,它的结构是这样的:中间一根铁索,是用来走的,两边一根铁索是用来坚持平衡力的。开始过桥了,刚开始还不会那么晃,让我没想到的是,越往中间越晃,我过完桥回头一看,我妈妈呆在那里过不去呢!我便嘲笑她,并说她是胆小鬼。过完晃桥,我们就去参观十二生肖园,十二生肖按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排列的,还看到了十二生肖的头像。最终,我们看到了卧佛,卧佛简直都像巨佛了。 今日是我庆节最欢乐的一天。

龙门石窟作文(8)

龙门石窟景区介绍

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成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洛阳城南十三公里处,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河以东的是香山,河以西的是龙门山,原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隋朝改称“龙门”。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大约在(公元493年),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断续雕刻达400余年。龙门石窟现存窟龛有2345个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唐楷的精品。佛塔80座,造像10万尊。龙门石窟在1961年首批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备注:1“龙门石窟”为郭沫若题写

2龙门桥是1962年建成通车,“龙门”二字为陈毅所题写

潜溪寺

是初唐的一个洞窟。洞中主佛像是阿弥陀佛,他面部丰满,双肩宽厚,衣纹简洁、流畅。主佛左侧是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侧分边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龙门石窟雕刻中较精美的雕像之一,在故宫博物院有一比一的复制品陈列。

宾阳中洞

是北魏时期的代表性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他的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后做功德而建。开工于公元500年---523年,历时24年。据记载:用工达到80多万个,其南北二洞因宫廷政变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则是到了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为穹隆顶。窟顶为浅浮雕莲花藻井。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他与我国孔子为同时代人,他在29岁时出家,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并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因此可见:宾阳中洞的主佛释迦牟尼面郏清瘦,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的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汉地的宽袍大袖式袈裟。洞窟内门侧壁雕刻有两幅佛雕画,分别为皇帝礼佛图与皇后礼佛图。展现当时了宫廷佛事活动的场面,但此两处浮雕在30年代时惨遭盗窃。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北洞与中洞虽为同期开凿(北魏宣武期),但洞中主体造像则是在初唐时才完成,均反映了过渡时期的风格特点。南、北二洞主佛均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具备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是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营建。

唐代楷书之代表作---《伊阙佛龛之碑》

该碑摩崖刻于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为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造像的发愿文。撰文为唐朝善宫辞者岑文本,书丹者为唐著名书法家楮遂良。因而又名《楮遂良碑刻》,它是初唐楷体书法代表作品。

摩崖三佛龛

开凿于唐代时期。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此龛造像是一组未完成工程。群像均仅雕出轮廓。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未完工雕像,但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

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门两侧雕造有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该洞窟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之一。窟顶为莲花藻井,莲花周围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刻。其题解为:“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大监姚神表为宫中二品女官,内道场运禅师即尼姑智运禅师。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衣纹简洁流畅。雕刻手法为唐代圆刀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之意。主佛端坐的莲花宝座束腰部雕刻有四位金刚力士,雄健有力。主佛背光雕有54枝莲花,枝莲上雕有供养菩萨,52尊及2身飞天,形态各异。南北两壁下层雕有12身伎乐人,舞伎在着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其舞,婀娜多姿,体态轻盈,衣带飘扬。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示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又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 成佛的气氛。

洞口南侧壁一长形龛内雕有一尊菩萨立像,可谓龙门石窟中唐代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优美端庄。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观此像时,曾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后经其艺术加工,成功的创作出了洛神的形象。

莲花洞

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开凿于北魏时期。莲花是佛教象征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象莲花洞窟顶这样烁大精美的高浮雕饰,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有体态轻盈,细腰长裙的飞天环绕其间。

洞内正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主佛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两侧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的形象。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雕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就雕于莲花洞南壁的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洞口北壁崖壁有“伊阙”二字,这是明代河南巡府赵岩所题写。

奉先寺

又称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雕凿最精美的一组摩崖群像雕刻,主佛座北侧下壁雕有一题记,为“大卢舍那像龛记”,此龛其因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奉先寺”。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主尊佛为卢舍那像,为释迦牟尼立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发纹,眉如新月,双耳下垂,身着通肩式袈裟,同心圆式衣纹直铺座前。主尊两侧分别为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迦叶和温顺聪慧的阿难;两侧分别是矜持而雍容华贵的两身菩萨。又再侧分别是英武雄健的二天王,和孔武有力的二力士。

奉先寺九躯大像的后背留有很多长方形凹孔,这应是约宋、金时代,后人为了保护大像龛,修建木构屋檐式建筑,而留下的遗迹。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是我国石刻艺术高峰的典范之作,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古阳洞

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始凿的第一个洞窟,是在自然溶洞的基础上而凿窟造像的。洞内主体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三尊式。主佛为释迦牟尼,面部瘦削清瘦,两侧为侍立二菩萨,均为典型的北魏风格。洞内最为珍贵的是《龙门二十品》,是从龙门石窟碑刻题记中现存的2800块精挑细选的20块题刻,就其碑体可谓是魏碑体的代表,字体介于汉隶和唐揩之间,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清代文学家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应用“龙门体”,他所指的就是以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精华,由此可见〈龙门二十品〉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药方洞

位于龙门西山中南段,因窟门甬道南北两侧壁面上刻有140多种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方,所以得名药方洞。我国的医药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此洞开凿于北魏时期,后经唐、宋期均有雕造。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农村都能找到。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更因其唐代的石刻药方誉响中外。

白 园 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称为香山。有一山谷叫青谷,青谷把香山北坡分出了一座山峰叫琵琶峰,白园就沿青谷而入,绕琵琶峰而建。

白园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后半生留恋并安息的地方,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由洛阳市政府投资重建并辟为公园。占地50余亩,错落有致,巧为装点。白园是按照“墓如其人,园如其人”体现诗人性格和唐代风采,融地方特色与自然为一体,依山顺势,峰迥路转,曲径通幽,高低错落,藏而不露的原则进行设计。园内分青谷区、墓体区、诗廊区,建有乐天堂、道时书屋、鸟头门、听伊亭、白亭等仿唐建筑。

青谷区

入园门口,抬头可见“白园”二字的额匾,清瘦刚健,潇洒飘逸,这是当今书法泰斗启功先生的力作。走进青谷区,便可体会到青的韵味:青石怪、青竹幽、青松劲、青山秀。顺白池旁小道而上,一路翠竹夹道,步移景换,山中有水,山中有山,人在画中走,画在人眼前。翻过青谷,有一石楼,依山面水,环境幽雅,这就是乐天堂。堂内正中有一尊白居易侧坐的汉白玉塑像,生动逼真,面对石窟。他的眼神流露出了“争得大裘千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忧民思想,门口两副对联,出自周而复,王遐举大师之手,对仗工整,铿锵有声,一曰:“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喻,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二曰:“为生民忧直言极请柬,得山水乐饮酒赋诗。”

墓体区

出青谷,绕山而行可见五十多级青石台阶,沿台阶而上就到了琵琶峰顶。祖籍太原的白老先生为何要葬于香山琵琶峰呢?正是龙门的山水人文,紧紧摄住了诗魂,自称“香山居士”和香山结下了不解之缘。风景旖旎的龙门山水,不仅是他生前寄托,而且成了他死后的理想归宿。墓体是康熙48年河南学政汤右曾等人重建。依照诗人遗愿,墓体上方立自然卧石碑,碑上刻墓志铭和醉吟先生传。这一巨石重24吨,是从宜阳20米深的山谷中选出,安放琵琶墓侧,与诗人生前“犹如嗜石之癖”相呼应,诗人去世后,时人往祭不断。后来,凡来龙门游览的文人学士,甚至初上任的地方官,也每每渡伊水前往祭奠,人们以杯酒祭诗魂,来着不断。诗人以自己的人品和他两千多首传世的佳作,赢得后人的敬仰。

墓体两侧为白氏后裔及其日本学者留下的纪念碑,碑上刻日本学者手书的草书字体或为白居易的传世佳作的诗文,诗惊天地,字添神韵。较为引人注目的,当推白氏后裔所留白居易16岁的成名佳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景,虽被诗人染上了惜别的惆怅、凄凉,但积极向上,互相勉励仍然是主导的情绪。正如诗中所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对我国文学史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他的诗作也为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诗廊区

从琵琶峰北坡下山,就到了诗廊区。依山就势建的百米长廊,陈列了白居易诗歌的27首,精选中国当代书法名流楚图南|、周而复、张海、欧阳中石、张荣庆、王遐举、陈天然、李进学等,用楷、草、隶、行、篆书的字体妙笔生花、风格各异、美不胜收。品味着欧阳中石题壁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清风送爽,品评诗韵、心旷神怡,陶醉之余,别有一番感受。

李进学手书的《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是诗人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的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后给人极大的感染力。

白居易的其他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喻诗,尤以《秦中吟》和《新乐府》出名,《重赋》(周而复提写)谴责官府,残酷盘削百姓,“夺我身上绫,买尔眼前恩”。《买花》长安城中有钱人竞买牡丹,以豪奢相夸耀。还有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作《卖炭翁》《忆江南》等。

白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诗坛曾流传老妪奕解白诗的佳话,不但如此,白居易的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朝鲜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记载,当时日本天皇曾抄写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的诗对后代诗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香山寺

位于龙门东山,与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东山石窟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龙门东山又叫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这1400多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修复,第一次修复是在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珂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第二次修复是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并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第三次修复是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到了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学政汤佑曾,知府张尹、知县吴微等出资对香山寺进行了第四次修复。如今,为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于2003年上半年对香山寺进行了第五次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2003年四月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我国寺院建设速度之最。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九老堂

白居易五十七岁时,因眼疾,从苏州辞官到洛阳,因慕恋香山寺清幽,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自己最终归属。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泉、吉皎、郑拒、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满结成了“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堂上林下,写下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其中“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

石楼

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因钟情伊阙山水和清幽雅致的香山寺,故常香山寺石楼坐朝,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龙门诗会”。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的荣誉。群臣力争。先成诗的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即把锦袍赐给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一致认为宋之问七言诗更在东方虬之上。宋之问诗把则天比成“翔凤”“天子”,并在结尾两句为武周大唱赞歌,还为武皇这次龙门游幸罩上了关心农耕的光环。“先王定鼎河山固,宝命乘周万物新,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则天遂夺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大雄宝殿

出石楼,过放生池,见一大殿,即香山寺正殿---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两边为二弟子、二菩萨。

乾隆御碑亭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龙门二十寺,第一数香山,自古才华地,当秋罕跸间。

阙峰迎截擗,伊水俯潺湲,始见如枫叶,霜前三两殷。静室暂周旋,兴怀每睾然,如斯看水逝,不改是峰连。画意谁能貌,吟情祗合益蜀、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这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展示了一代君王谦逊的品格。碑上这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行、草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我们后人的鞭策。

蒋宋别墅

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大寿,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东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当时蒋介石于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车到洛阳。是以“避寿” 为名,实则部署“西北缴共”计划。10月31日庆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渠,绥远的傅作义。于12月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又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3月,解放军代洛参谋长杨成武将军受林彪集团迫害,被秘密关押在蒋宋别墅的二楼,历时2年多,直到1971年1月,杨成武夫妇才被转移到开封。

罗汉殿

供奉的是18罗汉,这十八罗汉是仿照龙门东山看经寺里的29尊罗汉像精选出的18尊塑造的。

天王殿

和罗汉殿都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殿内供奉的是二天王、二力士,也是按照西山万佛洞的天王和力士来塑造的。

龙门石窟作文(9)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城规10-01

姓名:朱冬玲

学号:311017020108

目 录

一 龙门石窟简介 1

二 龙门石窟的悠久历史 1

三 龙门石窟的文化地位-------------------------------------------------------------------------------------2

四 龙门石窟的景点介绍 3

(一)、潜溪寺 3

(二)宾阳中洞------------------------------------------------------------------------------------------4

(三)宾阳南洞------------------------------------------------------------------------------------------4

(四)万佛洞---------------------------------------------------------------------------------------------4

(五)莲花洞----------------------------------------------------------------------------------------------5

(六)奉先寺---------------------------------------------------------------------------------------------5

(七) 古阳洞----------------------------------------------------------------------------------------------5

(八) 药方洞----------------------------------------------------------------------------------------------6

(九) 擂鼓台中洞----------------------------------------------------------------------------------------6

(十) 擂鼓台北洞-----------------------------------------------------------------------------------------6

(十一) 看经寺--------------------------------------------------------------------------------------------7

(十二) 香山寺--------------------------------------------------------------------------------------------7

(十三) 白园-----------------------------------------------------------------------------------------------8

(十四) 龙门二十品--------------------------------------------------------------------------------------8

五 龙门石窟的的研究方法 -9

(一)、历史的研究 ---9

(二)、佛教的研究 --9

(三)、艺术的研究 --9

六 龙门石窟的保护 -10

七 龙门石窟的开发 -10

(一)、培养高水平的导游员,增强龙门石窟的旅游的文化含量 10

(二)、组建并开放龙门石窟文化馆 10

(三)以保护为主的商业开发旅游 10

一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时间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 龙门石窟的悠久历史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龙门由来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三.龙门石窟的文化地位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四 景点介绍

1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2 宾阳中洞

建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3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5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6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7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8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药方洞

  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9 擂鼓台中洞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10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11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12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13 白 园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居住洛阳18年。虽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乐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回百余步”的内涵;诗廊立石38块,由国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日本书法廊是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多为当代日本书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对外开放。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这里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是游览的好去处。

14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龙门二十品”计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造像记》、《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五 龙门石窟的研究方法

巍峨壮丽的寺塔都早已随着历史上的战火化为灰烬,泯灭无存,为今日所永远不能再见。唯一留存下来的却是这一时代开凿的龙门石窟。它为我们今日研究北魏时期洛阳的历史、佛教、艺术等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实物资料。

六 龙门石窟的保护

(一) 为防止酸雨,风的侵蚀,应将其覆盖起来,形成博物馆。

(二)限制游客数量,景点分流,禁止游客攀爬石窟,触摸佛像。

(三)规范商业,推行电力车。

(四)对即将损坏的要立刻保护起来,进行修复,进行等级管理。

七 龙门石窟的开发

今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与日俱增,对龙门石窟形成巨大压力,旅游业的发展与龙门石窟的保护矛盾日趋尖锐。

(一)、培养高水平的导游员,增强龙门石窟旅游的文化含量

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龙门石窟,为能紧紧吸引住游客,使其充分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就得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者化的导游队伍,向游客展示出龙门石窟的惊人成就,增强龙门石窟旅游的文化含量。应充分发挥高级导游者的作用,发扬龙门石窟,发扬中国璀璨的文化。

(二)、组建并开放龙门石窟文化馆

馆内设若干展厅,介绍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事迹,以及各个洞的艺术文化价值,例如龙门二十品,应当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而发扬光大。

(三)以保护为主的开发商业旅游。

汽车尾气对龙门石窟的损害也是相当严重,因而推行电力车既方便又环保;在一定距离内开设商业旅游街,避免人为的环境污染对龙门石窟的损害。

龙门石窟作文(10)

龙门石窟地图(有30多兆,下载后另存为图片即可得可放大的高清地图)

龙门石窟作文(11)

龙门石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龙门石窟,感谢您的阅读!

  洛阳作为九朝古都,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洛阳最著名的八大景观有龙门石窟,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远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春游和铜驼暮雨等。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山上翠柏成林,郁郁葱葱,山下伊水清清,碧波荡漾,始开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石刻艺术宝库就坐落如此,2000年龙门石窟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历经400多年的历史,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是唐代的佳作,据佛经上说,卢舍那是“光明遍照”之意。石窟中最小的雕像虽只有两厘米,却也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卢舍那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润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
  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龙门石窟还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它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们也为洛阳的悠悠历史和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youxiuzuowen/4406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