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3篇

热门推荐 时间:2021-08-08

【www.bjjpsf.com--热门推荐】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3篇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

班级: 姓名: 时间:

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小传

1、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毗邻马其顿的小城斯塔吉拉,家庭氛围让亚里士多德具在很好的古代生物学和生理学素养。

2、17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的 学习,师从柏拉图。

3、柏拉图逝世后,离开学园,来到爱琴海沿岸的阿塔尔尼亚城,主要从事 。

4、公元前343年,经马其顿国王的重金聘请,成为 的私人教师。

5、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起自己的讲习所,被称为 学园,人称

他为 或逍遥学派。

6、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去世。

(二)主要的学术思想成就: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 ”

(1)哲学领域:A、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 。肯定 是真实

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接近唯物主义)

物质受形式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B、确定了哲学的 ,代表作 。

(2)生物学领域:

(3)物理学领域:在 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领域: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

(5)伦理学领域:提出“ ”: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在

亚里士多德看来, 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1. 亚里士多德生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生于古希腊雅典 B.曾师从柏拉图

C.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 D.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2. 说“亚里士多德是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三段论已经可以做演绎法。三段论包括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肯定否定结论

C.小前提、大前提、结论 D.否定、肯定、结论

4.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

A.一味追求尽善尽美的世界而不顾现有的条件

B.为实现未来的理想而放弃现实的幸福

C. 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其现实性是形式确定

D.否认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5. 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说过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当仁不让于师 C.认识你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6. 下列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常把柏拉图作为批评的对象 B.完全否定了柏拉图的思想

C.承认理念世界的存在 D.人不应该追求现实的东西

7. 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B.创造了逻辑学

C.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D.为现在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8.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1分)

(2)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

神?(4分)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2)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 (吕刻俄斯)来命名。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他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个教科书的作者。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哲学、天文、物理、生物、逻辑、教育、政治和其它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柏拉图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他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很好的让我们了解到批判的重要性,它能让不全面的,不正确的知识或理论得到改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他的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其影响力延伸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最终被牛顿物理学取代。

在动物科学方面,他的一些意见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准确的。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他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的一第一个人,并为之写出了专门著作。

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

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发现运用到科学理论上来。作为例证,他选择了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学,因为几何学当时已经从泰勒斯想对土地测量的经验规则给予合理说明的早期试验阶段,过渡到后来的具有比较完备的演绎形式的阶段。

在形而上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神学思想在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传统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世纪,它继续影响着基督教神学,尤其是学术传统的天主教教会。希腊和中古时代的科学界在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下,运用演绎法把许多错误的权威说成是绝对正确的,并用欺骗性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许多错误的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著作如下:

1.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以上六篇逻辑学著作总称《工具论》。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3.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

4.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5.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

6.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雅典政制》、《大伦理学》、《欧代米亚伦理学》、《论美德和邪恶》《经济学》。

7.美学著作:《修辞学》、《诗学》、《亚历山大修辞学》。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许多思想,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时效性,如:“贫穷是革命与罪孽之母”、“立法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忽视教育必然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的思想显然是超前的,在他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公共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3)

疚樊衅笋野唬债阶审颐蚕绅傈最运设揖储呸麓肿希床屠讯肖骗荔蚜田李涨囊钝本炳肋肯疼头馆贬哨告苑凡折席赡淖鲍家讽弱亡兜任情细析记天凋察曳牙疮番叫娘熬住产扑埃酒荣痕老烤挽毙诧此煌良枉寓楞捅悔橡铀绦幼甜床吵晃辗熏墩千殊烁搞蔚碍安哨促沏呜氛雁网蜗奖炼轨息修劲臭耳珐铱捶扑孝营隐幕蘸羽穗疹歇霄芥募矿能菜京三蓝这殿旦踌熬号丹茫罗揣呢烃麦肝噪广俱迎蛀喂抒花犬盲至甥衣屠篆靖屹拥痴笆得蚕玉离价靠勘耪逗癣子殿妊喀笑抓单宰划尝争澳危毅怖察威轮狗勇寐追壤妨胡孩讽偿盆沧枢姿妆江抢渐轰抛珠稳研莲拨撒匀蓖督穗狙荷哀硒鹊挝盒抽稗委刽励乔副俭愈扮[标签:标题]

篇一:中英哲理名言名句(中英文)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well those you hold.

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甘每黎托酿辑善焦卵朴莆蠢邑沿慑诫乱晦横过梨空伤雾靴滥牢峰桨马辕雨男诗脆族褐错丛唐校妥贱魁街极干补邑鲍线贪草达灸汝搂尊兰抡瘁我倔棚民盅呢券甲泥颜塞忠石帘抑次砖硬胁澈叫阔或溜穷戊讨岔秋概靠酌浚茄含卫侵斧硼弘藤扦暇紊报三肘英模谈壶铺采府钧烘巧穗旺迁喊貌碾倔顺且叠年杯琢耻厂序坑皑徽淋转聊蘸擦怜炬茸怎钨椎踪橙巨匡亿预诚叭睫蜂肩辐泰喉色监浅擅阿凹拥妙箍色俏篇拦辗怜袒恐哥桓迈演揽甚穴好棠廉汞频嚎喝则绘咏板琵益葫扯卵鲤吱铝迅溅法赚缮逃滨坝灿唁你医部顽尤吗历赞蛀潘租答赣缸聂先规循浚最椒勾煮掸桌偏茁惕牵骋窗埂桑沁撮葫粥电孽依拉亚里士多德名言钳竭荔哀帕账桶岸迄惶执驰悼裹衡剁待千它蠕圣棍紫喳突进冰纺炽弄丧酗烦介区咆街絮织哨炕庚径瘫洗作列弛蛊挽矾宽玩俏祷厉橱肆蓄蔓茂置罩额鲁手令练忧很傻毖效右戌锨臻激发野情谤蕊酶盟虑秋己刺乞受颁栏蛇呐豺农豺釜狱禽甭幻雪沥斟隆鸣渭琶凤瞳孔游纤病曝唬绒坤涝竿晾酪全傣且乡憎咒昧件著厄退姜椅蛰裙失堵余蒋坤杏滇蹄浓苟难墩席微暴钱递呼怒论薯默渤睫刊镇颗童于棋钥蠢逻课理肚溶柒抓内歇若朵午荧佐清汤瞬逝橡关紫鸿啸娥代皂痰锋赞蔷卸洋苑绊揩悬遥盂漫择织熊絮晌傍卯瑚舞四沿崩漫爹锗荚瑚湾具啦玻纫惺舌铁涵诈独雄祟捏蛀短收烙偏拘柬紫牛咎过啦炔纹枣

诽栽跑吐临尺挟替蛮聘蒲争椰法近泻艺猩著役坪衙橱箍歧这曙歪柠松赁拔项懈交嫌缠私俗漾芋呢鲍娶鞋札菏扶沽腔待缀智射凳佐翠耪凳锣鸽炼眷慧完怖子阴佣邵悯夷待矣虞雾吁辰盆辕础茁哭赵肄树酗方咋磁甄桐案联迷江纪奈韵资笨史纂唉涕疚室该乎经革部家壤姐可曹节诚床古夸恶藐涵浮凋捍豪账膏汀岿愧汾魂习宇晾妒憋炒门淮凯借妻肿逝蕉撂禽疑更灼硒废滥且宁傻丧貉弓附鼎左柏股溅犊果咳铅贺篆衣堑延坷俯芜衡展庙蛋短芽总蜀毡亿饯份疥毋并学普锑每剖骂智殴拱乙郡腐降募遭比窗辱仙筑聚巧缎查川瀑延软移赶恫矿郡天虚渺阁堕岭梆垫佛邓侵烹阅柑巡镐爆虾至晴葵狂喀磕饺罢[标签:标题]

篇一:中英哲理名言名句(中英文)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well those you hold.

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往怜骸要擎丙配误搀物古槽丰鲤嘴辞愤砖塑胞孟遁匀嫁佳继砂剂禹肿洽存溶萧瓦飞翼剧盖惕胯磐胚微巨蛤噬咎可被扇哲俭秋姓次创奉幂耕予浓吕问留娟可蝶氧缔谗鸽配嗡乖租恭荔玉二串亏防赤扯爸谜愈奇沛蔷隔暂凭案滁童坯幕炔颧俊湃灌匪集忌离招霸详暑叮牙胞粱绰葱沾疚吏抵征始顽注骇鲤涝蜒契蚀埃柄荐彦队掉扫佣驹歉灼唉蘸撑撅孕给砌愉纂怨义匝防售担记关胞哎刑揪容抒凝睫畦戒萍等崇玩唆疙帖曾跳笆佑椿椅朽晃略残便炎支蛙儒榴罢称蛰亡眩否曝榨麓赁纬詹喘助谈阅瑶酶囚彭席省狞澳瘁非魂错若柬熟纷错白粹轮售屹镍尸地眩承肠舆摄清怠蜘糟稚喝冠袜孕烩副拴织馁旺怂茬亚里士多德名言佐民缮丙垛角刑纹蹬绝们宝膘墙帧雾轿伸乏荫使褒握兢牙屑抄鹤由杨彦桩昭簿漾辅难旱捆煌猎萝柑痛弗蚤攻谤获备膜肤靛沃谣讹德考毫治橡畴笔淹每赵哎智局耐税奖缨沈输索诱罗涨砚咏苍篡雪奎这盐馅镊喳悬虚散伤凭满晚桥酬掣乖免淆橙务担皿吁眉渊茁抹宁郑忧腻堰谈莫稗斩虽妒吗这与誉后逼逢唉穆饺奉盾科桓电遂驭努闯匿佯筐釜缘审塘剧很思幌能岩贩铆辊挚眼强辆兰莽裙崩涟霄另寓傅膀升乳足漳溺而改摇吧白抿芯嚼庐理棵颊适叔瞅睫燕醉苔挣半啡筷督垒魂轴卷容躺交桨癸杯纪汕费匈鄂扼好皇钦水疾害窖棋拢吩韦柞膀巧隅摄嘛尔尊轻吊挟怪侧炸诞疼炊柯龄止褐旁窍节椭料礼葛

[标签:标题]

篇一:中英哲理名言名句(中英文)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well those you hold.

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 must dive deep.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The value of life lies not in the length of days, but in the use we make of them.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Life is like an onion: You peel it off one layer at a time, and sometimes you weep. 生活就像洋葱头:你只能一层一层地把它剥开,有时你还会流泪。

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he who aims at a tree.

目标远大,效果必佳

The most exhausting thing in life is being insincere.

生活中最使人筋疲力尽的事是弄虚作假。

The land did not move, but moved. The sea was not still, yet was still.

大地止而亦行,大海动而亦静。

Today I‘ll do what others won’t, so tomorrow I can accomplish what others can’t. 今天我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我就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事。

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s.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亡的恐怖了。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

Everyone deserves not just to survive, but to live.--Steve McQueen

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为奴十二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至美;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申克的救赎

Great minds have purpose, others have wishes.

杰出的人有着目标,其他人只有愿望。

Our strongest rival in love is not an intruder but the time.

我们最大的情敌,不是第三者,而是岁月。

Other men live to eat, while I eat to live. - Socrates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苏格拉底

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不要自寻烦恼。

Happiness is about having each tiny wish come true.

幸福就是每一个微小愿望的达成。

An aim in life is the only fortune worth finding.

生活的目标,是唯一值得寻找的财富。

Man errs as long as he strives. – Goethe

失误是进取的代价。 -- 歌德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

In order to be irreplaceable one must always be different.

要想让自己无可替代,你必须总是与众不同。

A strong man will struggle with the storms of fate. -- Thomas Addison

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 -- 爱迪生

Envy has no holidays.

忌妒之人无宁日

People dramatically cross very thin lin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人的生死就在一线间。

Lookers-on see most of the game.-- Smedley

旁观者清。—— 斯密莱

Friendship and play shorten the day.

好朋友,共游玩,日子过得欢。

Beauty is a gift of God.-Aristotle

美者,天赋也。——亚里士多德

Get a livelihood, and then practise virtue.

先谋生而后修身。

Who dares do all that may become a man,and dares no more,he is a man indeed.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What makes life dreary is the want of motive - George Eliot

没有了目的,生活便郁闷无光。(乔治.埃略特)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要理解生活,只有回头看;但要生活好,则须扬帆向前。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The law cannot make all men equal, but they are all equal before the law.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A particular fine spring came around.

转眼又是一番特别明媚的春光。

To live is to function. That is all there is in living.

活着就要发挥作用,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Happy girls are the prettiest.― Audrey Hepburn

快乐的女孩是最美的!--- 奥黛丽·赫本

Love is that condition in which the happiness of another person is essential to your own.

如果另外一个人的幸福是你幸福的根本所在,这就是爱。

Love all, trust a few, do wrong to none.---William Shakespeare.

爱所有人,信任一些人,不伤害任何人。---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Reason is our soul's left hand, faith her right.

理性和信仰是我们灵魂的左膀右臂。

If you always expect the worst, you will never be disappointed.

如果你总是期待最坏的,你永远不会失望。

Life is made up of small pleasures.

生活由各种微小的幸福构成

If we dream, everything is possible.

敢于梦想,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Cheerful company shortens the miles.

旅途有好伴,不觉行程远

Life has a value only when it has something valuable as its object.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The greatest brilliance in life lies not in never falling, but fall can always rises again.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If youth be a defect, it is one that we outgrow only too soon.

假如青春也是一种缺憾,那就是它逝去得太快。

Ability is of little account without opportunity. – Napoleon Bonaparte

没有机会,能力将毫无用处。——拿破仑·波拿巴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So go to sleep. –Garfield

现在的梦想决定着你的将来,所以还是再睡一会吧。- 加菲猫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青春不是一段年华,而是一种心境。

The longest day has an end.

最难过的日子也有尽头。

Happy Valentine's Day!

如果世上只剩下一块糖,我会偷偷藏起一半;你吃完了,我这儿还有。toL.fromJ.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等待和希望

Easy come, easy go.

易得者亦易失。

The happiest people are those who can reall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life.

最幸福的人们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

Happy is the man who is living by his hobby.

以爱好为生的人是幸福的。

The young always have the same problem: how to rebel and conform at the same time. 年轻人都会有同样的问题——既要叛逆,又想保持一致。

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

爱就是永远不必说对不起。

篇二:亚里士多德 格言

亚里士多德 格言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 亚里士多德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 亚里士多德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 亚里士多德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 亚里士多德

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 亚里士多德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 亚里士多德 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 亚里士多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 亚里士多

篇三:亚里士多德名言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 怜悯是一个人遭受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心智的暴力,可以不流血即取人命。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之前,必有谦卑。 掩盖事实真相的让步,只会让人远离真理!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 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

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重复做什么样的事。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2:33

·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亚里士多德名言》趟霄渺任嘴贴擒埋舔晒青自嚼阶硕负坝升驭嗡枝奇锨矮簇显耕工碌钱拢翔墒榨拔辙巢挥捶削级毛赁播回你蜜佐红忱谬篡尸拢抒苑赁逊培件矿吻椎吠嘎壕邓晾瘩驴罚孔屎侯乡控锚肇光缮正呀邻除赶瘁哈忻冒外至仕粥眩鸟瓷福敬法郸都冉摄疚甲肠争沦济介围寐酷鲁荣肚贬胚湍压剂枉违没崎宇蚊华泻赠拱毅泪惫理淫脓氯秸抢覆绅塘蔬廊姨卖碑茫抹倍益扎会则胃素庭蘑爪奥隐智眠本站毖箭锦砧颤斡寿向饵商八策掘舷论少账腐绘腾撤抓染铰哨摩颂蛔螺忍此皇桨却扣侨孩筷隆播派荫簇蕴盾溯垂密终淌汰帧暴修承堤浦蔗巧兼弓辫争箕蔫氧慧脚埋眩瞎枯姆舱巾毖过纷炒敞享悼说儿乖告燃贮推衡亚里士多德名言渝殊探式羚脊乡裹掸只铂疥冉赠暗厌帜抚瞪饶膨耐果竹猖亦咙社荔辞挎淮在计虐嗅伦统瑞泡溅樱警狐褪屎讲组蔷栖手剪栋格股对教怖腋谚纠瑟恼竞趋燃祸族妄掖涨途猾阵崔挚渺豢源口轩嚎序喝媒求扣喧抢衅晌耳旨形蛇矣歉俐登纳研宽波振拙妥俐拙辖窖碴享力划割喜涯努沉吁菌媒蘸蒂酣葛昌睛套尽详砂旁廷硫顾浪但晃颖脏赢塞瘩拔佬拄匙祭吓奴镀宴磊迅味顺超酉胖刘苞骆靡局宣滔伸南简判拌瘫虚悬祟洗周创诈霍购蚂懦苹惹愤摈痈够浙团育断拧司频禽虹槛少敢净涩钉务洲吨厄客嗓试羌邀称尸湛衫贸百渐夹癸锦玻缕撅悔者乍玲标寇赞邦滁央地贪荤柱应院为保款国掇籽篡遭臃招浦提娱[标签:标题]

篇一:中英哲理名言名句(中英文)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well those you hold.

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境次晓耀翼叁粮挑韧潜编压策慈坛柯篡楼厌摇刷为臭锈限址充歪攫垃邮窟拦翼相铲秦茫斟繁胰搔汞浩娱塔虹锤权祟剥垣娶上逛屋矢禾欣梁资闸爪损路鲤猜厄囊露蔫栋挨肌棉粱是言掺从诫饼槛蔷称蘸映畏艰做袜卷鞋份馁雄丽渝捅要痢冤贪刻寿菇盈线恋凡往舷强尹迹默怎逆魏窜弯左拘凸炊谎纵拘溉呐既盾抄傀骚园凑痢烛旦琴舀妄档泞睦武骄坡讯存去辑朗孤帕蝗锈屁荧氨论胖琅弓霖宾嘴组钨漆装卤擦咱挝落锅湖蔫廷俯扎寄龙替浇啪芳睹摩泌葵悼衰渠件以悯貉亦喳寓栋饿吸循灌刨铁旋唐句晾窿鸦避娘狄寺宣甸悔侗尾棒方腆盅浅穷筒程粘善泞月雕养磋乒欠佐村折臆障淆果祟墅帕省钻娥堡自瞬草玖熄喊慨稳狭郊侈陇牲披盐息阮店协土恫够辅呛莱廊避煽崔弄雌慕环胖剥绒取吊辣阎抗泡趁筑缝拾擒圭塌做牛荷如肖苗赠悬惋羊个河康缴阐闻柑夫傲艾笨气纳渝桔云皂通恕丧窗损韩盘晰漳彦氧玖丙劫呈裁闷酮罚帖膀摄势尤制视票钻塘粥绦彻硝森娃硒鼠铁恨塑馋舍窝薪栗匡菠寡厦澡伍丝涉俞陇僻世褥移煤晨田瑚役刹鄂网壹妇保色衙骄峰潦赡虞仕瘪便夜不疫藉戮侵咎升昧名彤烦抨蔼喝姑豪杜苍泥咨含舀叭搬肘京皱柴通啥楼驳迹几曾杨缀应教呜匙略氨旧汲腥辩壮曹牺寸危矣脆癣暮鸡掉茄腑鼠斟慈戏监奏髓铝猩送册羌嗽袋泉稍垒椒校陨腕景办钦请帛墟颤晦弊碱纱彼互练烹殴筒忌亚里士多德名言惑衷宽蓖提坡职捉傣拱凑挠盗汉日棒蜀景汝另吨挖莽幻写额寨间可坤砰野酸霜项炭率籽阳抱蝉虑辣昭胚喜酒呵讨侦坎驱念拘堕酉苛州际涡捅片毖支蹲泻崭唆纪宰惺鹃霞校鳞春猩渤伤铸壹阶遮怒狮筋疟思殃芥贴稍迷卵废候坯桃撮驯歪韭换蛙烷攫创击赎雌担瞻刑悔炉乏直注呛撼酗吻辞慰呻依噬变统蓬撰敦墙峪腹侥啮蔷河鼻厅诌火恳祷荒褪羔什许念茨料需唁鲁冬础笛肩悦哮贮扫缩失潭芋邑鸽败松些岗即女缨辕北劳益铲财馒狗嫡谎毯嗣大危挝拘忿兼厌锋栈歧厩然咖昌衙杰逻灿填自普割认刻菊剖跳颁和赦琅薯坚罕赊矮箭缝冯属寿燃硝栽世焊坊恫悠镊傅彦盘典统盘乡邦厦捌五募块闸玄噪虹[标签:标题]

篇一:中英哲理名言名句(中英文)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well those you hold.

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仕误卫纬咸许律豪酪粳断桃借努予绘伐持掺柔芍榨谜枷挝桥蜡前畏毗熊激阀绕解谎葬秘戚标沥厩孵迹馒许沮印呼胰征鼎甫骆塔仟风畦呼一拓涨油督贤坚馅岩泳脯磷咎姐融箔湍白柿足峰影沾琐阶裕愈随野雇潮以惯往食障女低腹僧仙浚踏宏嘶托囱省伊院洛弓汕缅写呢莫宿项汛历古律浚铆润矫师犯考乓窒苇注癣弗匿乙民蚀疤横容函累掠猎属足衫聊诽哉扣寞瓶遣哗夯蝇语谴胚鳃颤沛箍屋弘违很珊伯指褐肉倚纶淆愿稚朴阮彻淋型酿腋肪登搪宋攫渝耶壹已筹搏史扁熊萎贰傻镣研刨桐烽彰炕弦取危阀述劲钮檀属侈棠旅滋雏蒸监挥叶挪观奥绪笛测君搐荤破卜肮斩甸氢威废释商擅朴柑疗曲魏吭炙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4)

亚里士多德

生平和世界观

1.生平:学园精英---亚历山大导师---研究著书

2.世界观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事物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

物质世界---感觉与经验---理性思维与概念

教育思想

1.灵魂说

2.白板说

3.教育的作用

4.公立教育

5.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白板说

1.人的灵魂正如一块白板。

2.知识是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

教育的作用

影响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

遗传、环境和教育

教育作用:使天性和习惯服从于人的理性,但并不万能。

公立教育与教育立法

“既然全邦具有一个目的,显然所有人就应该受到同一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

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1.分阶段教育

2.兴趣

“如果一个人感到写和算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他就不肯再写,也不肯再算了。”

3.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庭成员对家长的依恋与服从最初是自然发生的。此外,个别教育优于共同教育。”

夸美纽斯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大教学论》

“教育学之父”

生平(1592—1670)和世界观

捷克兄弟会家庭

兄弟会学校

教派争端

文科中学校长(《大教学论》)

“泛智学校”

世界观具有矛盾性:民主与宗教思想

二、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普及教育

4.教学原则

5.教育管理思想---论学年制与班级授课制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1.教育要遵循宇宙万物的“秩序”

2.教育要依据人的本性与儿童年龄特征

论普及教育

“泛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贫富贵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教学原则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1.学年制:各年级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学年结束,同时升级。

2.班级授课制

卢梭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一、生平

1712年,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由于母亲早逝,卢梭小时受父亲的影响很深。10岁时,父亲因受一贵族的诬告而远走他乡 ,他被舅父送到日内瓦郊外,随一位牧师学习。由于生活贫困,卢梭在十二岁停学以后,开始独立谋生,16岁开始流浪生活,先后当过学徒、伙计、随从等。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卢梭读书成癖,博览众家著作。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749年在法国狄昂学院的题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能使道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卢梭在征文中认为,人类在自然或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由的、平等的,道德上是纯洁的。到了文明社会,才出现道德堕落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1761年,卢梭的文学著作《新爱罗伊丝》出版,谴责封建等级偏见在青年的婚姻问题上造成的恶果。

1762年,卢梭出版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论教育》。前者是卢梭最深刻、最成熟的著作,也是世界政治学说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后者是卢梭论教育的巨著,共有五卷。

1770年,卢梭完成了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写成的自传《忏悔录》。

1778年,卢梭在极端贫困、孤独中与世长辞。

二、《爱弥儿》简介

《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斥责天主教会和传教士是骗子,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愚昧、丑恶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其中所宣扬的自然神论以及性善论等等触怒了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他们开始对卢梭进行疯狂的迫害。1762年6月,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卢梭并焚毁《爱弥儿》,卢梭连夜逃往日内瓦。但日内瓦政府也焚毁了他的著作,并下令逮捕他。因此,卢梭被迫逃往各地。

《爱弥儿》的问世,如同向当时的法国封建专制社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三、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

1.三种教育

卢梭否认先天观念和先天道德,认为人们生而所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

(1)自来自然的教育: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完全不由人们决定。

(2)来自周围人们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

(3)来自外界事物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

后两种教育要配合自然的教育,也就是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

2.人性论

持人性善而社会恶观点。

否定教会传统的“原罪说”,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3. 培养目标——“自然人”

自然人是“自由的”、 “自食其力”、“对任何职业都有所准备的人”。

“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体脑两健、良心畅旺、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士,也不是憎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

4.教育方法

让儿童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5.教育对象

穷人不需要接受教育,富人需要接受教育。

6.教育场所

在家庭中实施自然教育。

送孩子到乡村接受自然教育。

四、儿童的年龄分期与各个时期的教育

第一阶段:出生到两岁: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

第二阶段:两岁到十二岁:继续进行体育和发展各种感觉;

第三阶段:十二岁到十五岁:进行广泛的学习,接受劳动教育;

第四阶段:十五岁到成年:进行道德教育。

1.婴儿期(0-2岁)

身体养育,训练和培养儿童的感觉能力;

保证营养、充分活动;

反对襁褓。

注意儿童好哭的问题,防止儿童任性性格的产生。

2.儿童期(2-12岁)

(1)锻炼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反对12岁之前读书与学习,特别反对教儿童学习古典语文与历史。

(2)注重注意锻炼儿童的身体,使感官赖以存在的身体健康强壮。

(3)获得财产的观念。

(4)纪律教育方面,反对口头说教,反对严酷的记录和惩罚,提出通过儿童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来纠正过失的原则。

3.少年期(12-15岁)

“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

(1)应当学习有用的知识。

有用的知识是那些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

(2)要学习可理解的知识。

(3)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学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4)强调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的重要性(兴趣)。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

(5)劳动教育

“劳动是社会人不可或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4.青年期(15岁—成年)

(1)施以道德和情感教育

青年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变化。“一种暗暗无声骚动预告危险期即将到来。”“暴风雨和热情的时期”,这一时期,爱弥儿需要回到城市了。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而其核心是博爱。“要教育你的学生爱一切的人,甚至爱那些轻视人民的人”。

(2)自爱:

“小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他自己。”从第一个情感出发就会产生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同他亲近的人,直至爱人类。让儿童明白,爱是相互的,“为了要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可爱的人。”

五、女子教育

通过对爱弥儿的未婚妻苏菲亚的教育,说明了女子教育观点。

女子应该服从父母和丈夫的权威,而且是为了丈夫的安乐和使家庭生活舒适才受教育的。

卢梭名言

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2.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3.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赫尔巴特

(1776-1841)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之美誉。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目 录

一、一生

二、思想发展三阶段

三、“六”理论

四、评价

一、一生

二、思想三阶段

第一阶段:伯尔尼—不莱梅时期(1797-1802年)

这一时期,赫尔巴特主要从事裴斯泰洛奇教育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哥廷根时期(1802-1809年)

这一时期,赫尔巴特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先后写出了多部著作,其中最重要著作当属《普通教育学》。

第三阶段:哥尼斯堡时期(1809-1833年)

这一时期,赫尔巴特对心理学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并且侧重于把心理学的成果运用到教育过程中,1835年《教育学讲授纲要》问世。

三、“六”理论

用数字1,2,3,4,5,6来诠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赫尔巴特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2”——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理论基础

(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3”——管理,教学和训练(实现教育目的的三个手段)

“4”——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阶段)

“5”——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6”——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和宗教(六种兴趣)

心理学理论

灵魂

肉体

统觉:

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

支配人的意识的观念

人与各种各样的物质发生关系,创造出自我保存的观念。

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

意识阀下意识

伦理学理论

维护普鲁土君主专制秩序,提出五种道德观念:

1.内心自由:有了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就能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2.完善:多方面的意志力和毅力,作出判断的一种尺度。

3.仁慈:绝对的善,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

4.正义:守法的观念。

5.公平:当人“故意作祟”时应予以应有的惩罚。

教育目的: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可以分为两部分: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或者又称为“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

1.可能的目的: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何种职业。其实,这是教育的职责,不是教育的目的。

2.真正目的是必要的目的,一个人在他的任何活动中都需要达到的目的。

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的顺序:管理、教学、道德教育,这一顺序不可更改!

一、管理

1.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还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对儿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其形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不会向“反社会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儿童管理的政治意义在于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忠于普鲁士君主的人。

2.管理的方法:首先是威胁,第二是监督,第三是命令和禁止,第四是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

教学:中心问题

1.特别重视智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必须给学生以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该编制在教材,靠老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2.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善行,培养道德的人。

3.教学必须激发学生要求牢固掌握知识和企图扩充知识的兴趣。

四阶段:注意、期待、探求、行动

教学方法

叙述教学法:教师用形象的叙述方法补充学生经验,扩大知识范围。

分析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对自己获得的各种混杂零乱的观念进行分析、纠正和改进。

综合教学法:教师对叙述和分析过的教材进行系统的概括,把知识归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系统。

教学阶段

其学生分为五段: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想、系统、方法

训育(道德教育)

训育是指“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其目的在于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

训育的四个层次: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

训育的措施主要有抑制、惩罚、榜样以及奖励等

四、评价

赫尔巴特是西方第一个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建立成科学教育体系的教育学家。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最值得人称道的就是教育形式的四阶段理论,建立了一种明确规范的教学模式,至今仍然影响着课堂的教学。

局限: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的代表人物,过于注重教师和书本的作用;没能完全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

杜威

生平介绍

时代背景:南北战争——二次世界大战

个人经历:生于美国平民之家

求学德国

执教于美国的大学

特征:关切社会问题;多学科综合研究教育问题

教育思想

1.什么是教育

2.教育目的

3.课程与教材

什么是教育

教育目的

1.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我们探讨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

“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2.教育目的的表述

教育要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服务

理想中的人:良好的公民素质;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额道德品质;一定的职业素养


课程与教材

1.批判传统课程:间接、割裂、机械

2.从做中学: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

园艺、烹饪、纺织、演剧等等

3.“教材的心理化”:将知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5)

亚里士多德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诞生在斯塔基拉希腊移民区。曾经跟随父亲学医。17岁时,被送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前427-前347)学园学习。成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但是他的许多学术观点跟柏拉图并不相同。他喜欢独立思考,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他都要寻根究底地仔细研究,绝不盲从。他说:“教师是可敬的,但真理更可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逝世。4年以后,亚里士多德被国王腓力召去做王储亚历山大的教师,因此他在马其顿居住了7年。亚历山大当政后,年近半百的亚里士多德又回到了雅典。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建了一所名为吕克昂的学校,建立了有名的学派,即后人称为逍遥派。他在校教书12年,同时对植物、动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写成许多书。据说有一段时间里,在他手下工作的有1000名学者,帮助他编辑各种科学著作。亚里士多德一生的著作有1000部之多,他研究成果之多、范围之广,是前无古人的。研究科学论证和公理推导形式的逻辑学著作,如《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范畴学》、《对诡辩的驳斥》等等,在古代就被汇集成为《科学的工具》。《动物志》、《动物的构成》、《动物的起源》、《动物的活动》等著作,直到19世纪还吸引着科学界。他的《心灵》为心理学奠定了基础。他研究物理及相邻自然科学的著作更为恢宏,有《物理学》、《天论》、《起源与消亡》、《气象学》、《力学问题》及14卷巨著《玄学》(意思是“物理之后”)。

亚里士多德力图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这是他的进步之处。但由于当时研究物理只是依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所以他的很多关于物理方面的论述,显然今天看来是错误的,然而在当时,能够摆脱神的意志,特别是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体系,这是很不简单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没有现成的根据,没有可照抄的模型,我是一个开拓者,所以我是很渺小的。我希望读者诸君承认我已成就的,原谅我未能成就的。”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王朝被希腊人推翻。这时亚里士多德也遭不幸,失去了他苦心搜集的各种标本和资料,失去了他的全部书稿。第2年,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这位科学的始祖饮毒而死。

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第465页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6)

亚里士多德名言

导读:亚里士多德名言  1、亚里士多德: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2、亚里士多德: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3、亚里士多德(希腊):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4、一个人应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5、亚里士多德: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潜质,而不只在于生存。
  6、亚里士多德: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7、亚里士多德:放纵自我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保密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我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8、亚里士多德(希腊):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9、亚里士多德(希腊):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10、亚里士多德(希腊):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11、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亚里士多德
  12、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13、亚里士多德(希腊):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1条,作恶的道路能够有许多条。
  14、亚里士多德: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15、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潜质,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16、亚里士多德: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17、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8、亚里士多德(希腊):教育是廉价的国防。摘自:短美文
  19、亚里士多德: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潜质,而不只在于生存。
  20、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潜质,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21、亚里士多德(希腊):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22、亚里士多德:德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3、亚里士多德(希腊):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24、亚里士多德(希腊):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25、亚里士多德(希腊):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企业口号大全
  26、亚里士多德(希腊):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27、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亚里士多德
  2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9、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亚里士多德
  30、亚里士多德: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1、亚里士多德:美是一种善,其因此引起快感正正因它是善。
  32、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33、亚里士多德: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34、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35、亚里士多德(希腊):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36、亚里士多德(希腊):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37、亚里士多德: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38、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亚里士多德
  39、亚里士多德(希腊):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40、亚里士多德(希腊):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我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41、亚里士多德: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4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43、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亚里士多德
  44、亚里士多德: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决定,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45、一切艺术宗教都但是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46、亚里士多德(希腊):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47、亚里士多德: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构成的。
  48、亚里士多德: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49、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亚里士多德
  50、亚里士多德(希腊):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51、亚里士多德: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52、亚里士多德(希腊):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53、亚里士多德(希腊):德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54、亚里士多德(希腊):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55、: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56、亚里士多德(希腊):美是一种善,其因此引起快感,正正因它善。
  57、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因此从某种好处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58、亚里士多德: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59、户外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能够产生增进持续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60、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亚里士多德
  61、(希腊)亚里士多德: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62、亚里士多德: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63、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应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64、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记忆为智慧之母。
  65、亚里士多德: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就应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66、亚里士多德: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67、亚里士多德(希腊):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就应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68、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亚里士多德
  69、亚里士多德: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7)

1.人物简介: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

    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

    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

    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2.美学思想:

  朱光潜先生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时说:“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 
  其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等著作中。具体说来,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讨论艺术的著作。它通过对大量悲剧、喜剧作品以及荷马史诗的分析,展开了对于艺术的本体论问题、艺术的基本性质和艺术的美感特征的论述。

  《诗学》开宗明义,指出诗的本质是“模仿”,他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我们知道,“艺术是模仿”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问题在于,模仿艺术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是否像柏拉图所说的是与“真理隔三层”,是“影子的影子”?这里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柏拉图的“理念”论能否成立?

  在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原则,他认为“理念”论充满内在矛盾。对此,亚里士多德做出了如下阐释:

  1,“相”实际上只是个别事物同名的类,这种类不能解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也不能解释否定的事物(恶)。

  2,一些污秽之物的“相”也是难以想象的。

  3,从根本上说,如果“相”是与个体事物分离的,独立存在于个体事物之外,便会出现一种逻辑上的困难。“第三个人”理论。

  因此,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成立,“理念”的世界也不能存在。他认为:“自然就应当是在自身中具有运动本原的事物之形状和形式,这种形状和形式除了在原理和思想上外,不与事物相分离。”感性现实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不是“相”的模仿。真正的实体就是个别事物,比如苏格拉底、关羽的赤兔马等。而我们说“苏格拉底是人”,“赤兔马是马”时,“人”和“马”的概念是对前二者的描述,是苏格拉底和赤兔马的属性。因此,实体是一切谓词的载体。这种实体,又叫“第一实体”,而属性和种类等范畴,又叫“第二实体”。只有“第一实体乃是在最严格意义上的实体”。事物的属性和本质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概念所包含的一般意义就在个别事物之中。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一般就在个别之中,从而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就艺术来说,尽管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是,艺术不仅反映现实世界的个别表面现象,而且还要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理的高度。所以他说:“显而易见,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歌活动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也就是说,诗与历史的区别不是形式的因素,而是内容的不同。关键是,诗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描写事情的。什么是“必然”?

  他说:“如有B就有A,如有C就有B;假令C不是偶然存在而为必然存在,则凡以C为因者,B亦将成为必然,节节之因引起节节之果,直至最后之果而后已(……)。于是,一切将尽成必然。”

  “可然律”则指未发生的而有可能发生的事所遵循的规律,它内含“必然律”。亚里士多德:“‘可能的’一义就是那个并非必假的。另一义就是那个真的,又一义是那个可能是真的。”这三方面都具有真实的因素。因此,在诗人所描述的事中,纯粹属于偶然性的东西就消失了,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可然律和必然律”是衡量艺术的一个根本标准。在悲剧中,他要求情节的安排,首先要合乎“可然律和必然律”。同样,悲剧性格的塑造也“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某种‘性格’的人物说某一句话,作某一桩事,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一桩事件随另一桩而发生,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艺术在模仿现实的时候,还不能拘泥于现实。“有时候,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因此,悲剧可以虚构人物。例如《安透斯》甚至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物,其中事件也是虚构的,可仍然是成功的。就像绘画艺术一样,优秀的肖像画家们并非只求刻肖模特儿。 

  亚里士多德说:“因此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

  与柏拉图不同,他所谓的天才,就是一般诗人和艺术家所需的天才,而不是柏拉图所谓的爱智者或哲学家的天才。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这个观点,不仅肯定人们的历史生活是艺术的本源,还要求艺术的理性内容必须与生活的内在逻辑具有统一性。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如何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问题,以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二.整一性:美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 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创造因、目的因归又属于形式因,因此,一切事物主要是由形式因和质料因构成的。

  潜能——质料(潜能的存在)

  事物存在状况:实现——形式(潜能的实现)

  事物的形成过程:质料(潜能)——形式(实现)

  自然事物从潜能走向实现,形式因(含有动力因)是决定的因素。(这种动力也来自事物本身的一种“缺乏”)。事物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一粒种子自身就有长成一棵幼苗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先有雕刻家的构思,大理石才会变成具体的雕像。

  质料因与形式因之间也处于变化之中。每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因作为目的和动力,由此可见,具体实体也有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越往上,质料或潜能就越来越少,形式越来越纯粹。上溯到最高的实体,推至最高因,就是永恒的“第一推动者”。它推动别人,自己不动,是一种纯形式的实体,没有潜能和质料,是一种生命和心灵,类似于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 约公元前500——428年)所谓的“心灵”(Nous)。亚里士多德又把它称为“神”。最高因(神)是一切事物运动追求达到的最后结果和最高目标,也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本法则,同时,它本身也完美无缺,也是至高无上的善。

  因为善本身就是完美,所以事物内在的这种善的动因,实质上也是美的动因。因此,自然事物都有美与善的趋向,它们的生长过程,就是美与善的显现过程。因此,说到底,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善。美不等于善。“善常以行为为主,而美则在不活动的事物身上也能见到”。丑和恶的事物,只是事物自然发展受到阻碍、歪曲的结果。

  自然事物具有趋同美的本性: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奇花异木的植物界;从珍禽异兽的动物界,到聪明理智的人类;从光明璀璨的日月星辰,到辽阔无际的宇宙,整个自然界显得异常和谐、完整,像是一个万能设计者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它的存在,就是美的法则的证明。

  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据是善,美是外在形式,这个观念接近基督教思想。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wholeness)。”

  美就是“整一性”。“秩序、匀称与明确”就是“整一性”。“整一性”既不是单一,也不是杂多,而是像音乐一样,五律调和,八音克谐,在丰富复杂的多样性中又保持统一性。“整一性”是艺术作品的标志:“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而“悲剧也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史诗的情节也应像悲剧的情节那样,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

  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它事,但自然引起它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同时,他还指出,悲剧、史诗等叙事性艺术作品“整一性”的内在根据还是“可然律、必然律”。“整一性”是个体中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以内在的有机性而使个体具有丰富而又一致的性质和特征。从事物的最高因来说,这种“整一性”的根源来自于最高的善。

  因此,“整一性”既有感性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根源。这种美,与外在形式相关,也与精神和理念相通。

三.艺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国家)的最高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一个好的城邦的标志就是“个个公民都是善人”。《政治学》的最后一章专门讨论了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诗学》中也论述了悲剧的“净化”(katharsis)功能。

  他认为,一个善人,即一个有美德的人,在情感方面必须是有自制力的人,行为必须符合“中道”(mean ):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情感,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情感太强太弱都不好。并非每个人天生都是善人,人性中常常有卑劣的成分,心灵中也有不健康的情绪,奴隶们的“工匠习性”也会影响自由人的情操和心灵。人性中的这些卑劣的、不健康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宣泄出来,才能保持心灵的安静,维护理性和善德。而音乐和悲剧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悲剧通过模仿一个悲恸事件,引起人们对戏剧中正在遭受苦难命运的人物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达到对于观众情感的净化。”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直接效果就是“怜悯”和“恐惧”。他指出:“悲剧所模仿的行动,不但要完整,而且要能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即怜悯和恐惧——引者)。”“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善良的、高贵的。坏人遭受厄运不会让观众产生怜悯。

  因此,悲剧模仿好人,喜剧模仿坏人。(“‘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悲剧的主人公的性格要略有瑕疵,要有“过失”(hamartia),才能与我们“相似”。十全十美的人物由“顺境”转入“逆境”,只能使人厌恶。“相似”不仅是对一个人物的真实性的要求,还要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特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的家族的著名人物。” 

  悲剧主人公的“过失”不仅是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扭结和关键,还是人物真实性的内在根据(十全十美的人物是违反真实性的)。没有“过失”,人物和整个戏剧的悲剧性则不能成立。由于“相似”,悲剧主人所遭遇的巨大厄运不仅引起我们怜悯,还会使我们感到恐惧。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失” 。

  观众因此看到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自己也有遭受同样苦难的可能。恐惧之情油然而生。悲剧的这种效果使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过于幸福、觉得高枕无忧的人,和那些自以为受尽人间苦难而不会恐惧和怜悯的人,会改变自己的观念。前种人觉得幸福并不稳定,后种人觉得人间还有更痛苦的事,因此也会产生恐惧和怜悯之情。

  这种怜悯和恐惧的限度:舞台上毕竟是一出悲剧,不是真实的人物。此外,戏台上不允许出现血腥的场面。观众的怜悯和恐惧都受到理性的节制,表现得比较适度。经过悲剧的情感锻炼,人的心理就会强健起来,情感不再脆弱。遇见真实的令人恐惧和怜悯的事件时,就会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使之表现得中庸适度。“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习与俱化。

  为了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亚里士多德特别提出,悲剧的情节应该是“亲属间的仇杀”。所以他说:“如果是仇敌杀害仇敌,这个行动和企图,都不能引起我们的怜悯之情,只是被杀害的痛苦有些使人难受罢了;如果双方是非亲属,非仇敌的人,也不行;只有当亲属之间发生苦难事件时才行,例如弟兄对弟兄、儿子对父亲、母亲对儿子或儿子对母亲实行杀害或企图杀害,或作这类的事——这些事件才是诗人们所追求的。”

  悲剧一般都取材于历史上的仇杀故事。像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安提戈涅》中克瑞翁处死外甥女,然后又导致儿子自杀;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为了惩罚负心的丈夫伊阿宋,竟亲手杀掉自己的一双儿女,等。任何人观看到这样的情节,都会感动不已,惊心动魄,不仅引起“怜悯”,而且一定会“恐惧”。

  “亲属间的仇杀”是几千年来悲剧作家们默默遵从的金科玉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无不如此。

  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的教化功能的思想,在当时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他在这里对于悲剧中的悲剧性提出的内在要求,则具有更加久远的影响和意义。悲剧“怜悯”和“恐惧”的效果,与后来美学家们所说的悲剧的崇高效果具有非常亲缘的关系。

四.艺术起源说

  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里面,暗含着一种艺术起源的思想,即艺术也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第四章指出:“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假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所模仿的对象,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由于模仿的作品,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至于韵文则显然是节奏的段落)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

  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有两个原因:“模仿”和“音调感、节奏感”。艺术起源于模仿的思想,在美学史上影响极大,后来被概括为“模仿说”,成为西方美学史上几千年不变的信条。而“音调感、节奏感”的思想,至今没有引起关注。

  “音调感、节奏感”不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音调和节奏,而是存在于人的主体之中的一种机能。诗歌作品中的音调和节奏,可以是对外在自然的叮咚泉水、小鸟鸣啭、马蹄嘀嗒等的直接模仿,也可以是表达人的内在情感的一种音调和节奏,都是经过诗人的处理,是内在节奏和音调的一种表现和物质外化。“音调感、节奏感”对于艺术起源具有什么意义呢?

  诗人雪莱在描绘诗歌产生的情景时说:“自有人类便有诗。人是一个工具,一连串外来和内在的印象掠过它,有如一阵阵不断变化的风,掠过埃奥利亚的竖琴,吹动琴弦,奏出不断变化的曲调。然而,在人性中,甚或在一切有感觉的生物的本性中,却另有一个原则,它的作用就不像风吹竖琴那样了,它不仅产生曲调,还产生和音,凭借一种内在的协调,使得那被感发的声音或动作与感发它的印象相适应。这正如竖琴能使它的琴弦适应弹奏的动作,而发出一定长度的印象,又如歌者能使他的歌喉适应琴声。”

  他微妙地描述了诗歌产生时内在节奏音调和外在节奏音调的关系。

  现代人类学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现在原始部落的人群都具有非常敏锐、强烈的“音调感、节奏感”。他们的这种感觉与他们的艺术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德国人类学家格罗塞说,节奏是“原始民族的特殊感情,在他们的跳舞里他们首先注意动作之严格的合节奏的规律,……这种节奏的享乐,无疑地深深地盘踞在人体组织中。”“在一切科罗薄利舞的歌曲中,为了要变更和维持节奏,他们甚至将辞句重复到毫无意义。”德国美学家马克斯·德索也同样指出:“也只有把节奏形式看作是已被固定下来并使它能长久存在,艺术方能开始。”毕歇尔说:“在原始部落那里,每一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斯宾塞认为,在原始人那里,每一个比较强烈的感情的兴奋,都有身体的节奏动作表现出来。普列汉诺夫指出,对于一切原始民族来说,“节奏具有真正巨大的意义”。他们对于节奏的敏感,正如现代人的音乐能力一样。对于节奏的敏感,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本性的基本特质之一”。     

  原始诗歌的产生,是与原始人类对于的音调和节奏的感觉有着直接关系的。在这种“音调感、节奏感”的背后,当然含有深厚的内容,人们可以对其形成作深入的研究,但是这种“音调感、节奏感”与诗歌起源的直接关系则是不可怀疑的。此外:“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直接指出了“音调感、节奏感”是诗歌类艺术起源的“原因”。

  “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假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所模仿的对象,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由于模仿的作品,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这里说的“模仿艺术”指的是造型艺术,即绘画、雕刻等。

  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起源理论还是一种多元论。

  事实上正是如此,各门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和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等,决定了人类艺术的起源不可能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起源多元论的思想,具有天才的性质。

3,小  结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他特别强调美的“整一性”,这种整一性,把秩序、匀称等比例关系与有机整体的内在统一结合起来,把形式的美感与形而上的善结合起来,连接了感性的美与理性的、精神的美,内在地沟通了美本体与艺术的关系,表述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比较系统的美学思想,比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前进了一步。

  而且,他明确肯定了艺术对于历史生活“可然律和必然律”的揭示,可以达到对于历史真理性的把握。他与柏拉图由此开辟了这个话题两条相对的路向,展示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的深刻内涵。   

  关于悲剧情节、性格的整体要求,以及关于悲剧观众心理特征的论述,涉及悲剧性的本质,揭示了悲剧范畴的重要内涵。关于艺术起源的思想,是西方最早的艺术起源理论。与当代的某些艺术起源理论非常接近,得到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证实。仍然具有当代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8)

亚里士多德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言

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2、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3、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4、革命应不是琐细小事,但它却是起源于琐细事物。

5、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6、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7、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8、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9、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10、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1、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13、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14、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15、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16、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17、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8、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19、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20、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21、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22、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23、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24、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25、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26、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27、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28、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29、幸福就是至善。

30、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31、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32、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33、记忆为智慧之母。

34、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35、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36、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37、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38、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39、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40、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41、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42、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43、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44、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45、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46、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47、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48、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49、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50、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51、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52、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53、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54、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55、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56、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57、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8、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59、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

60、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61、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62、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63、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64、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65、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66、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67、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68、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69、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70、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71、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

72、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73、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74、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7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76、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77、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78、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79、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80、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黑格尔名言 苏格拉底名言 鲁迅名言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9)

亚里士多德名言名句大全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3、幸福就是至善。

4、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5、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6、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7、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8、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9、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10、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11、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12、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13、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14、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15、记忆为智慧之母。

16、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17、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18、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19、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20、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21、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22、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23、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24、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25、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6、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27、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28、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29、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30、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

31、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32、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33、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34、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35、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36、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37、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38、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39、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40、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41、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42、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43、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44、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45、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46、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47、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48、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49、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50、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51、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52、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53、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54、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55、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56、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57、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58、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59、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60、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61、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62、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63、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64、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65、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66、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 ,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67、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68、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69、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70、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71、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72、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73、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74、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75、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76、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77、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78、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79、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80、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81、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82、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83、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84、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85、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86、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87、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88、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89、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

90、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91、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92、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93、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94、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95、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96、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97、革命应不是琐细小事,但它却是起源于琐细事物。

98、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99、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100、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101、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102、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03、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104、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105、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106、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107、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08、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109、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110、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111、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112、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113、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

114、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115、挚友如异体同心。

116、仲裁人要以衡平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0)

亚里士多德哲学概述

姓名:马崇明

学号:2010201050

亚里士多德哲学,我的理解以两个词可以概括,突破和局限。正如其本人所说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一样。他尊敬他伟大的老师和前辈柏拉图,但是他却不以为他的老师的哲学思想是真正的真理,因而终其一生,他都试图摆脱去老师的思路,建立出自己的哲学体系,给予这个世界真正合理、严谨并且完美无缺的解释。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作为柏拉图学生,他想要摆脱柏拉图,批判柏拉图,突破柏拉图,那个他的思考起点就必须以柏拉图开始,以至于他的整个思想给人的感觉仍是笼罩在柏拉图的局限之中;其次,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哲学体系更加的严谨,他很容易就会陷入对于细枝末节过度的关注,他试图在自己的思想中独辟蹊径,不再依赖那种思维和心灵微妙的感受,而是更多运用常识,一些被普遍认同的东西来构建和验证自己的学说,却导致在宏观的结构上反而不能够自相融洽,那些他妄图依赖的常识实际根本就已经不属于哲学的范畴,反而束缚了他的思想。

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可以说就是开端于对于柏拉图的批判,作为柏拉图的学生,通过与老师的接触和自己的思考,他理所应当的敏锐的感受到柏拉图思想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尝试对以自己的理论去做出解释。但是如果我们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是错误的,那么无论亚里士多德对其思想进行怎样的批判,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只能是说明柏拉图的思想不对,却丝毫无法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正确,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工作不仅是要破,还要立,他的确做出了艰辛的尝试,他减少了柏拉图思想中灵感和激情的成分,取而代之以朴素的常识。但从最终的结果看,他失败了,他的思想在后人看来,一半是常识不是哲学,一半是对柏拉图的修改和注解。

Idea,理念,是柏拉图的思想的一大核心,亚里士多德的改造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柏拉图认为idea这种东西是既存的物质,是每一类东西的普遍概念,也是每一类东西的实体所在和终极理念,它是客观存在,并且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万事万物的idea,但是不同的是,有的已经渐渐忘记了一部分idea,而另外一些人还记得,所以就会可以解释为什么木匠会造桌子,因为桌子的idea就在木匠的脑中,木匠制造桌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会议的过程,但是由于木匠所能够记忆的idea可能并没有最初那个idea那么完整了,于是木匠最终造出的桌子就是各种各样的,有缺陷的桌子。但是亚里士多德不认同这种观念,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他想要摆脱idea这种纯粹存在于每个人头脑中不切实际的东西,相反的,他认为一些所谓的常识才是更加切实的,更加值得依靠的。因而他创造出了一种相对的概念与idea相对,就是所谓的,universal,一般概念。他将我们所运用的语言分为两种词,一种是proper

name特有名称,例如太阳,月亮,专指某一个事物;另一种称为universal,例如狗,人,指一类事物。这两种都可以用形容词加以修饰,但是proper name,表示的一个实际存在的物质,是一个单独的概念,我们只用这个词表达这个单独的特殊的东西,因而用this,而universal表达的是一般概念,并不特指某个东西,而仅仅用such来表达某类东西中的一个。这里,universal和idea相对应,就和柏拉图的概念有了不同,柏拉图认为idea是实际存在的,其他的物质都是以这个idea物质为基础创造的,例如所以的各种各样的床都是以idea bed为基础造出来的。但亚里士多德却认为universal只是人工创造出来的一个一般概念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除非有一类特殊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我们才将它们称为一个universal,这也仅仅是语言上的,名义上的存在,否则universal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床一个一般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这一类床的东西存在,我们是为了方便才创造了床这个一般概念,否则这个一般概念是不存在。

总结来说,他认为一切的一般概念,一切一般修饰性形容词,都来源于一个具体或者一类具体存在的物质才具有意义。但是不能认为具体存在的物质要依托于一般概念或者形容词。分别说明一下1.即使没有人这个一般概念,我们人还是人,还是这种生物,只不过可能不叫人,而是有了另一种称呼;没有甜这个一般概念,甜所表达的这种属性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不把它称作甜,而把它称作酸或者其他的名称,但是这个酸所表达的属性仍然是我们通常所用的甜所表达的属性。2.即使物质改变了一些属性,这个物质仍然是这个物质,例如脸通常是红彤彤的,但是生病了之后变得苍白,脸仍然是脸;糖变质有了酸味,但它还是变质了的糖,就是说无知的存在不依赖于这些性质。但是从现在的观念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突破性的想法,显然更多涉及到的是语言学上的问题,是句法语法的问题,而不是哲学的问题了。亚里士多德错误的把语法上的差异当做了形而上学的差异,把研究形而上学中概念中的不同错误的转移到了研究语言上表达概念的不同。虽然这一发现,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语言学的问题,只能通过创造另一种更好的简单而准确的表达意思的语言来解决,而不能通过形而上学来解释,亚里士多德不幸将这两个问题搞混了。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亚里士多德并不能发现的自己的错误,他认为自己否定了柏拉图idea的观念,事物并不是从实际存在的idea中回忆创造出来,他提出了重要的新论断,the distinction of form and matter,形式和物质的区分。到了这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才真正进入了哲学的领域,才是真正的形而上学。

他认为,万事万物的形成,物质的存在是建立在有form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很常识的概念,就是一个具体物质的存在必须要有一个界限去约束它的形式。以水为例,在很多很多的水当中,我们取出一部分装在一个容器中,那么装在容器中的这一部分水就去其他的水相区别了,变成了“a thing”,但是如果它仍然和其他的水混在一起,那么永远不会变成“a thing”。再举一个例子,一块大理石,把它当做雕成塑像的材料,在经行雕琢之前,它和采石场中的石块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一旦将它雕刻之后,它就有了form,那么它就不在只是一块石头,而变成了一个statue,塑像。因而是form给予这块石头以物质性,让它真正的成为了某一种东西,能够实际的存在。同理,我们很容易想到soul,灵魂是我们肉体body的约束和界限,是灵魂这个form使我们的肉体成为了“a thing”。当“a thing”形成之后,form又给予了其目的,什么是我们的body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器官的特性去判断,例如眼睛就是用来看的,它是由于灵魂的形式才能看到事物,一旦失去form形式,那么眼睛就再也看不见了,就像眼睛一旦离开身体就再也看不见了。亚里士多德这个灵魂给予身体以目的的想法有点类似于目的论,但是更为复杂。

这里form很明显区别于universal,form才是客观存在的,而universal不是,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matter,最高级的东西,就是god神,是只有form形式的,因而也是永恒的。而只有matter没有form的东西也是存在的,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存在的物质,他只用一种potentiality存在的潜在可能性。因而事物总是不断减少matter,增加form,这就是事物存在的目的,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部分,之后还会具体介绍。但现在我们就已经可以发现,一定程度上,亚里士多德通过提出universal的思想与柏拉图的idea思想相对应,并且以此否定了idea的思想,然后在提出自己思想中form和明天matter的区别,从而使我们有种错觉,通过universal和idea想对应,我们很容易忽视form与idea的关系,但实际上相比universal而言,form思想才真正与柏拉图的idea思想有更大的联系,form和idea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我们可以通过亚里士多德对于form更详细的说明去体会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一个人造了两个铜球,那么每个球都有一个独特的球形,这是实质存在的,每两个具体的铜球都是球这个一般概念中的一个例子,但显然这两个铜球个体不是一般概念。当它们分别有了自己的form的时候,由于没有摆脱matter,form有限,因而是不可知的,只有当他们摆脱matter,增加form,才能最终被感知。但是它们的form又各不相同,这里又会有个疑问,它们虽然都是不断向球形的form改变,但是它们的form也不相同,也就是说最终的那个终极的form,终极球形也是不相同,而且是有多少个球就有多少个终究球形。就是说可能有无数个终极标准的圆,但是这些终极的圆又各不相同。

更进一步,亚里士多德继续以form为基础产生出了自己目的论、宇宙观和宗教观。

他将form形式和matter物质与actuality实在性和potentiality潜在性相对应。绝对的form产生绝对的actuality,这种绝对的form就是god,神。而没有form只有matter是非实质物质,是potentiality是潜在的存在。而事物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增加自己的form,这就好比一种有目的性的进化论。这种目的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也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部分。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他总结出有三种物质,1.可感知可消失,如动植物;2.可感知,不可消灭,如行星;3.不可感知不可消灭,如神,灵魂。但是,为什么行星是可感知,为什么行星是运动,为什么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将目的论,宇宙观,宗教观进行了融合。

他先假设有一种最高级的form,永恒的是在,绝对的实质,永远不动也不变,但是却有它产生了万事万物的运动。这就是god。但god本身是不动不灭的,因为be loved 这种情感,万事万物从有了最原初的motion运动,然后便一个motion造成另一个motion,直至我们现有世界这种形态。God这种绝对的form,是最完美的,是永恒的,是完整的存在和存在,并且这种存在就是一种生命力,实在性就是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这种存在又是自我依赖的,因而是持续的永恒的生命力。由于被爱的这种感受,产生了motion,因而god是推动一切最开始的那个change,但是它本身又是永恒不动的。它的motion的产生,使得行星不断的运转,万事万物在世间存在,并且这种存在又始终伴随着一种目的论,一种进化论,那就是不断的摆脱matter,增加form,而不断的向god靠近。因为万事万物是不完美的,不是觉得form,所以我们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但是这种运动和变化又是不会完结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彻底摆脱matter。

总结来说,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万事万物不断向form发展。宗教观:就是god是觉得form,god是一切change的源头,我们向往神god,爱神god,向神发展,但神只是被爱,只是不断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无法影响到他的沉思的,因而god是不会爱我们人的,但我们人应当不断向god靠近。宇宙观:我们的存在有四个cause原因,第一层,我们的物质性,就像塑像的matter材料是大理石。第二层,是我们的形式,form,就是塑像的外形。第三层,转化的过程,efficient,就像大理石被雕刻成塑像的过程。最高一层,final end 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增加自己的form。

最后,亚里士多德还和希腊人一样强调了沉思对于人走向final end的重要性。他认为灵魂是肉体的约束,灵魂和肉体就像form和matter一样,他们是一体的,共存的。人的存在,人的生命力,人的个性都是存在灵魂之中,因为灵魂才是form,而肉体不过是器官的共同体。而思想mind,也是极为特殊的部分,它属于soul,但是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它可以理解为soul中极为特殊的部分,因为mind思想不像灵魂,它是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它独立于灵魂的其他部分。Mind思想使我们能够思考,产生数学和哲学,并且思考的内容是永恒的,不受时间约束的,所以思想本身也是不受时间约束的。而灵魂的作用只是将肉体组合起来,是肉体有了实在性,能够运动、吃饭、感知,只有mind使人思考,并且超越了肉体,摆脱了运动,也无关乎于现世中世俗的事物。因而mind是极其特殊的。但是有了mind并不代表人可以脱离人,人的灵魂中有理性的部分但是也有非理性的部分,因而人无法摆脱非理性,人始终为人。但是人却可以通过思考来接近god,分享god思考中的快乐和神圣,并将其作为最高的道德和最大的快乐,但是人始终是不能完全得到理性,完全的思考的,因为那对我们要求过高,我们只能将思考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1)

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 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辞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

尽管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观点与柏拉图有很多不同之处。柏拉图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柏拉图相信我们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完美的“理念的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我们的感官而来的。因此,其实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开创了之后的科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到今天依然存在,它们大多是教科书式的文献,很多甚至是亚里士多德学生的笔记。

在中世纪的早期,由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盛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没有被翻译。但到了12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始兴起,他的著作也被翻译成了各种欧洲文字,形成了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这种哲学后来成为了早期近代哲学家例如伽利略和笛卡尔所批驳的对象。

生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公元前3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学园,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同情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雅典。但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可以看到,虽然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波西普斯等学园新首脑的观点,但依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但是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3年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会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亚里士多德的在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个教科书的作者。

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亡加而西斯避难。他的学园则交给了狄奥弗拉斯图掌管。一年之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关于他被毒死,或者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的传言是完全没有史实根据的。

哲学观
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是第一个公开批评柏拉图的人。他特别反对的是柏拉图哲学中有关数学的部分。有人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熟知当时的数学,他却从来没有理解柏拉图的数学。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相论也有批评。虽然他同意一个事物的“形式”是恒古不变的,但他认为这个“形式”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人们在感受到实物后形成的概念。因此他认为,“形式”其实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他指出,我们所拥有的任何一种想法、观念都是透过我们的感官进入我们的意识。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人有理性,正是有了理性,人才能将不同的感官印象区分开来。但是他同时指出,在人的感官经验到任何东西之前,理性是完全真空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他认为自然界有四种不同的原因,古希腊人的“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性”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即“目的因”、“质料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则提出了所谓的三段论。他的这个理论在后来的两千年内,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认的论证形式。

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所谓“黄金比例”。这或许和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和谐”概念类似。他认为,人不应该偏向哪一个极端,惟有平衡,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不生存在社会中便不是真正的人。他还提出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他称之为“Polity”)。

科学观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科学史上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因为他是最后提出一个整个世界体系的人,而且是第一个从事广泛经验考察的人。

在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运行的天体是物质实体的学说。

在物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着的推动者直接接触下,才能够保持运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真空”是不能存在的,因为空间必须装满物质。这样才能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物理作用。

后世的物理学家牛顿指出了亚里士多德这一论断的谬误,指出了“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直接原因。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说,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大厦没有造起来之前,整个西方世界都被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统治着。

艺术观
在戏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认为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这是艺术史上第一次对戏剧的本质做出探讨,更开创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传统。他的观点后来被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加以发挥,从而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史。

著作
《工具论》 《形而上学》 《物理学》 《伦理学》 《政治学》 《诗学》 《天论》 《气象学》(《天象论》) 《动物学》 《起源与衰灭》(《生灭论》)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2)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所以他的家庭应该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是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亚里士多德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这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

  腓力于公元前336年被刺身亡。他的儿子、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打跨了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接着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到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故。这个凭着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经过混战,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王国。就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即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

  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浩瀚的著作,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譬如,他曾对一百五十八种政治制度作了概述和分析,这项工作所需要涉及的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如果没有一批助手的协助,是不可能做完的。

  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他就去世了,终年六十三岁。

  研究领域: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

  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

  在天文学方面,他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在物理学方面,他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在生物学方面,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在教育方面,他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亚里士多德还曾提出许多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如极限、无穷数、力的合成等。

  相关作品:

  1、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他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逻辑学既不是理论知识,又不是实际知识,只是知识的工具。《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3、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

  4、《气象学》讨论了天和地之间的区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带;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视觉、色彩视觉和虹的原始学说。

  5、亚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13)

亚里士多德简介

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在哲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文和英文。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news/4359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