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四篇

读后感 时间:2024-03-14

【www.bjjpsf.com--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行漫记读后感篇1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政党新闻的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

西行漫记读后感篇2

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另我震撼的是在基于当时的延安,在1938年,的结束语,斯诺先生就预言,帝国主义反动派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所埋葬.

另外,也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不但领导红军加强部队建设,还了解到党还认真做好根据地的行政建设工作,不断研究做好经济工作,发行货币,搞好商务流通.紧紧把握土地政策,以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论身份,不计前嫌,只要是共同抗日都是我们的朋友.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从十几岁的儿童到年事已高的村民,都是生力军.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发扬革命主义的乐观精神,写标语,唱快板,演话剧,每一名红军战士,后勤人员,都保持较高的革命思想纯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和员工一个样,没有多少区分.共同远景就是建立了新中国,自己会种地的去种地,会做工的去做工.我想伟大的斯诺先生,正是基于当时解放区的情况,又和国统区的比照,才得出如此高瞻远瞩的结论.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西行漫记读后感篇3

《西行漫记》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介绍的,说写的挺不错的。但可能是工作忙的关系,一直没有在意,没去看过。这次活动,突然想起朋友介绍的这本书,就特地买了读了一遍,看完之后,果然此书写的不错。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三、周恩来三十八、林彪二十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西行漫记读后感篇4

作为一部纪实性的报道文学作品,《西行漫记》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它真实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它真实地为我们展示了革命苏区最真实的没有被妖魔化的生活现状;它真实地为我们展示了共产党领袖们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它真实地为我们展示了革命苏区的地方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战略思想。

在当时那个消息封锁的年代,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很多人否认红军的存在,否认红军长征,在他们看来长征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斯诺在书中这样写道“长征的路线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折合英里为6000英里,大约为横贯美洲大陆的距离的两倍,这个数字大约是主力部队的最低行军长度。不要忘记,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大多数无法通行车辆轱辘,还有亚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而且长征更为艰难不仅仅如此,长征绝不是单纯的迁移,它是一次伟大的战略大转移,前有地方军阀的拦截,后有蒋介石军队的围堵,大大小小的战争干扰着红军的行军,无数的战士倒在了长征的路上。据统计,在损失最为严重的中央红军,平均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

红军长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靠的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靠的是马革裹尸、破釜沉舟的决心!书中对长征描写最为精彩的便是飞夺泸定桥,当时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这些红军战士们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在大渡河面搭起了一座通往胜利的红色之桥!我以前时常思考,是怎样的力量让这样一支红色政权在中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现在我似乎有了答案,这样一支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的军队又岂有不胜之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其领导者毛泽东是有着直接联系的,通过这本书我对毛泽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一方面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他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在革命初期的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还是长征中,毛泽东都表现出出众的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他对抗日战争怎么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怎么进行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另一方面也具有中国农民与生俱来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广大农民的代言人,他对人民大众,特别是对农民的迫切要求做了恰到好处的综合和表达。这也是其革命斗争能屡屡化险为夷,步步为营,逐步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所在。

同时书中对当时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社会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斯诺详细地介绍了土地分配、取消苛捐杂税等经济政策、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结构、少先队、共青团等政治社会团体、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关于货币、税收、贸易、合作社等谈话、教育人民委员徐特立关于文化、学校、扫除文盲的讲话。他在书中写到陕北已经彻底消灭了鸦片,见不到婴栗的影子,他从未听说有贪官也未见到有乞丐和失业。缠足和溺婴是犯法的,奴婢和卖淫已经绝迹,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都遭到禁止。关于“共妻”和“妇女国有化”的谣言更是荒谬可笑,不屑一驳。

在苏区的人民群众中,虽然许多人意见批评一大堆,但是问到他们是否愿意过现在的生活而不愿过以前的生活,答复几乎总是有力地肯定的。斯诺书中写道,农民们谈到苏维埃时用的是“我们的政府”。斯诺在参观了吴起镇的几家工厂,介绍了他们的生产、工人劳保福利后写道:“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和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知道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为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同时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农民们带来了文化,教会了他们识字、数数,教会了他们反抗压迫、打破锁链。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xindetihui/14555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