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顺发范文网!

题西林壁教案10篇

高中教案 时间:2021-07-14

【www.bjjpsf.com--高中教案】

题西林壁教案10篇

题西林壁教案(1)

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篇一: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补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四、背诵

五、课外拓展:《登飞来峰》

六、总结

七、作业

八、板书

题西林壁

景增

理调

教学反思:

教学以来,自己很少听到关于古诗教学的公开课,因此就借本次机会,对自己在古诗教学上进行一次磨练。

此次教学经历了七次修改,在不断的修改当中,教案的主线越来越明晰,因此,本次的教学的重点在于教给学生更多理解诗句的方法,而非理解诗中隐藏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道理。在修改与试教的过程中,不少同行不吝赐教,给了我许多真诚的建议和意见,让我进一步地明白到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上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 增、补、调、换 四种诗句理解的方法,我特意借古诗的题目为模板,小结出这四种方法。增,即在诗中原有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加字来解释;补,即补充诗中没有体现的内容;调,即调换诗句的前后顺序来解释;换,即换一种意思去解释原有的文字。古诗题目的理解是直接告诉孩子这四种方法,第一二句是扶着学生走,第三四句则是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说,去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基本能说到自己利用的方法,但是如果更加明确地指导孩子说出具体是怎么样一步步理解出来的则更好。

在入情入境地理解庐山的千变万化上,我还是欠功夫,没有很多地带动孩子体会庐山的面貌多样,日后要更加注意完善自己的设计,在入情入境的设计上多想,多实践。

此外,我的教态、语言的语速与简练还有待改善,日后必更加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严谨与简练。

【篇二: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您正在观看的是视频【小学语文模拟教学《题西林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生模拟课堂试讲教学】。如果您觉得该视频很不错请别忘了将该视频进行转发,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请记住我们的网站【教视网 /】,大量收录国家级和各省市优质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名师课堂实录以及从互联网搜集精选的经典教学视频,为广大教师朋友提供一个优质而便捷的视频观看平台。

【篇三: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优质

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新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会翻译句子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会翻译句子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编辑

3学情分析

本课时继续学习第一首古诗《题西林壁》,通过之前对于古诗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学习古诗一般的方法,加之这首诗从字面上较易理解,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古诗字面上的意思。而诗中所蕴含的哲

题西林壁教案(2)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请同学们各自从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蓝!绿!白…… 

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生:都对!

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体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指名学生说) 

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师:非常好!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其实啊,这个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诗人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

(1.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

(2.那就是苏轼写的-----生答《题西林壁》,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的《题西林壁》)

板书:题西林壁

读课题。

二、前面我给让大家预习的时候介绍过学诗六步法,是哪六步法呢?

出示: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1. 解诗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题:题写  西林:庐山脚下的西林寺  壁:墙壁)

出示课件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林寺及苏轼题诗的石壁。

“题”是哪个题?

(问题的题)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带着理解,再读题目。

2. 知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认识苏轼吗,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诗?

  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是的,这是上个学期学的,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师:女生背前一首,男生背后一首,齐!

出示:苏轼及生平

简介诗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散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师: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谁来读一读。

  生:《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登上江西庐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因此写下此诗。这首诗的成因,和他对佛学的深入探索是分不开的,也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3读诗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和苏轼一起品味庐山。

(1)生自读,读通诗文,读准字音。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2)生读字词

出示生词(个别读,领读,指导读)

我们读诗,不能只满足于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看,这首诗怎么读。

  生:(生1读)

  师:读的真有感觉,你们听出来他是怎么停顿的?我们有223,43,他是哪一种呢?

  生:43

  生:(生2读)

  师:他是哪一种呢

  生:223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比较舒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呢?

生:我觉得是223;我觉得是43……

师:我们读诗,不能只满足于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我们223读会更有韵味,用斜杠在书本上划出来,大家先自由朗读。再站起来读一读。

 【宋】苏轼

横看 / 成岭 / 侧成峰,

远近 / 高低 / 各不同。

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

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

 

生:(生1读)

  师:老师发现她读古诗的韵味非常足,拖得长长的。

生:(生2读)

师:读出了一种很洒脱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度一读,把自己对于这首诗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练读。互相读给同桌听并相互纠正。··

4.明诗意、悟诗情

恩,已经有些诗的味道了。当然,光会读还不够,还要----明诗意 悟诗情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明诗意呢?

生答教师补充,出示(①借助注释②联系上下文③联系课文插图④补充诗中没有的词句⑤想象画面,读出你的理解与感受。)

(2)根据这些方法,同学们自己学习古诗,拿出笔,和咱们往常一样,在自己认为重点的地方做批注。 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一会可以提出来讨论。

生自学。

(3)我们先来理解前两句。

请一位同学读前两句,其他同学准备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你理解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惑吗?

①引导学生说浅层次的理解:不同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

师:恩,这几位同学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了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②慢慢引导学生说出更深的感受:横 侧 两个重点词

③师:这是表示了看庐山的----角度(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问:那诗句中还有表示角度的词吗?

其他学生思考回答

(远近高低)

这都是看庐山的不同角度,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高处往下看 低处向上看

作者从这些角度看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这些景色的不一样? 

生:(不一样 “各”字)

都有什么不同呢?

④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出示: 横看 庐山

侧看 庐山

远看 庐山

近看 庐山

向高处看 庐山

向低处看 庐山

同学之间先自己想一想,可以同桌之间交流。

生想象交流。

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庐山的景象?

⑤出示图片 横看

师:横看是什么?

生:山岭

师:山岭是什么样的?你上来画一画。

侧看是什么?指明答,上来画。

出示图片远近高低

连绵起伏 直入云霄 高耸入云 怪石林立 悬崖峭壁 云雾缭绕 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小溪潺潺 帘帘飞瀑

看到飞瀑时,师:可以联想到礼拜描写瀑布的一首诗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⑥全部出示完后指名填空(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词回答)

可以选择说其中一个,慢慢鼓励学生多说几个,最后请一位同学说完六个。

师:所以,庐山的景色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全诗的意思: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师:现在我们想象着画面一起来读一读前两句诗。

生:(齐读)

 师:那为什么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面目呢?答案在哪里?

生:答案藏在后两句

(4)那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三四句。其他同学一会根据之前我们是自学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

①引导说浅层次理解,三四句字词及诗句的意思。(讲解“缘”写法)

②慢慢引导学生说出更深的感受:因果倒置句 之所以 是因为

(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反过来试试“因为……所以……”) 

读这两句诗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提问:为什么在庐山里看庐山,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呢?

  (生1)因为看的角度不同

  (生2)我觉得是因为庐山很大,一眼是望不到边的

  师:如果在庐山里面看,只能看到庐山的某个角落,而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庐山的“真面目” 是指什么?

生:庐山的全貌。

之前我们还学了一篇课文,也是讲了不同角度看问题---《画杨桃》

包括课前我让大家看的三棱柱也是都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道理:--

板书:角度不同 结论不同。

所以这句话也正是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要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因此这句话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或感觉呢?我们看不清的仅仅是庐山吗?

生:有。

说一说。

师:所以告诉我们看待事情,做事情时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有一句话叫当局者迷……

  生:旁观者清!

师:有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人、事的好坏,只因我们是当事人。

诗人苏轼研究佛学,他除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对禅法研究很深的禅者,而“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句,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字眼,但已勾勒出庐山的雄伟气魄和险峻陡峭的奇观,以及饱含圆融无碍的深意。诗人所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是指纷繁复杂的人生,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身陷红尘、三界而不能明悟自心。诗人写此诗是对自身的比况。

题西林壁教案(3)

题西林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远 近
                     高 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加茂中心小学    王春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

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

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

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

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

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

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

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

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

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

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

谁来试一试?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

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

赏景明理。
六、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七、板书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察    旁观者清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的效果

                              不同。

5.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教学)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例如正确读哪些字?理解哪些词?

2、基本技能:能正确流利朗读古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诵出什么样的意境?

3、能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逐步树立正确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庐山的风景图片、宣传片也可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葩,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你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叙述事的;也有描写景物的,描写景物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大家来一起背诵。日照香炉升紫烟,齐!

生:“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首诗是李白游庐山,看到庐山瀑布时发出的感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好像是银河之水从天而降,间接说明了庐山之高峻。

那么在古诗中可以揭示一些哲理的,你们听说过么?

生:没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他的特色就是在描写景物中给我们揭示了一条认识的哲理。

板书:《题西林壁》

师:请同学们看①②注释,想一想题目的含义。

生1:书写西林壁。

生2: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壁。

生3: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墙壁。

师:题是书写、题写,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壁是墙壁。“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因为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做《题西林壁》。

(二)认识苏轼

师:理解了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出示课件:苏轼两字)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生:宋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课件出示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整体感知古诗

(一)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了解了苏轼的生平,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仔细的读读这首诗,看看作者通过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景象。开始读吧。

生:读诗

师:谁愿意来读读看?注意诗的节奏和感情。

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很好,声音响亮,朗诵流畅。但是要注意把握吟诗的节奏。

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恩,读的很优美。看来大家预习任务完成的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播放课件:诗朗诵)

师:这是著名诗人苏轼在他四十九岁游览庐山时所作。他在庐山游玩了十几天,共写了十余首描写庐山的诗,如《初入庐山五言绝句》、《瀑布亭》、《庐山二胜》、《赠总长老》等。这首《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览庐山的西林寺时所写的,也是在庐山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他把自己游览庐山的总体感受和认识通过这首诗表现出来。好,请大家集体来读这首诗。题西林壁,苏轼,一二……

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恩,好,读了这么多遍了,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生:山岭和山峰

师:对,描写庐山高大的山脉和险峰。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师:好,通过课文里的插图,老师知道大家心里已经有了一幅庐山的大致景象。但是具体用语言来表达,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请同学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生:横、侧、远、近、高、低

师:找的很正确,很好。在第一句中,“横”和“侧”分别指什么?

生:“横”是横着,“侧”是侧着。

师:恩,很好。“横看”是横着看,也就是从正面看。 “侧”是从侧面看(这两个字以学生的座位作解释)。那么“岭”和“峰”分别又是什么意思?

生:岭是山脉,峰是山头。

师:对,岭是高大的山脉,峰是高而尖的山头。(在黑板上以画作辅助理解)那么你能用“岭”和“峰”组词语么?

生:山岭,崇山峻岭,高峰,山峰,奇峰

师:你的积累真丰富,不错。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

师:你的语言流畅,解释很正确,老师很欣赏你。谁能把连绵起伏和高峻的感觉读出来?

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

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

……

师:好,现在看诗的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中“远近高低”是该怎么理解呢?

生:远看、近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

师:说的很正确。从这一句看,你们似乎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1:高耸入云的庐山

生2:悬崖陡坡的庐山

……

师:说的很好,用词也恰当。你能试着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1: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景色各不相同。

生2:……

师:说的很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从远处看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威崖陡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好,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谁能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把庐山的这种特色读出来。

生:(读)……

师:读的很好,老师似乎看到了一座连绵起伏而高峻的大山。

(课件出示后两句)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后两句。注意看加点的词语。“识”该如何理解?

生:认识。

师:对,“识”是认识,“不识”就是不认识,不清楚。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

师:很聪明,请坐。没有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那么为什么没有认清其真面目呢?

生:是因为在山中。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作者向我们先道出了结果,然后笔锋一转,又对我们说明了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是——看注解。一起说——

生:只是因为

师:只是因为“我”置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而不能看到全貌的缘故啊!好,谁能把这两句的因果关系读出来。

生:不识庐山……山中。

师:读的不错。

(出示整首诗)

师:好,整首诗我们有了个大概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读一读,比一比,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句写景色,后两句写原因

师:还有不同意见么?

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师:很正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游览景色后的感受,抒发看庐山后的

感慨。那么你对作者的感慨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可是老师有疑问。诗人已经多角度、全方位的游览了庐山,又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1:庐山太高了。

生2:庐山太大了。

……

师:说的很有道理。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作者又是那么的渺小,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1:从各个角度看

生2:多角度看

……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要想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就得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能悟出“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认识其真面目的事理。

从苏轼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了真理启示(出示课件):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我们既要深入到事物之中去,又要跳出来纵观全局,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刻体会诗歌

师: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

生1:盲人摸象。

生2: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生3: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

师:恩,你们说的都对。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该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有整体的认识。

前两个星期老师仔细观察了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对大家有了一些认识,尽管这些认识不全面,还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易中天教授告诉我们要多学别人身上的优点,看到多少优点就能学到多少优点。所以徐老师请大家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要从各个角度去了解,不能总是看别人身上的毛病。老师也一样,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依然是好孩子。我会综合你的各个方面来认识和评价你的表现,努力认清“庐山的真面目”。

题西林壁教案(4)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请同学们各自从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蓝!绿!白…… 

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生:都对!

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体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指名学生说) 

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师:非常好!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其实啊,这个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诗人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

(1.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

(2.那就是苏轼写的-----生答《题西林壁》,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的《题西林壁》)

板书:题西林壁

读课题。

二、前面我给让大家预习的时候介绍过学诗六步法,是哪六步法呢?

出示: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1. 解诗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题:题写  西林:庐山脚下的西林寺  壁:墙壁)

出示课件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林寺及苏轼题诗的石壁。

“题”是哪个题?

(问题的题)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带着理解,再读题目。

2. 知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认识苏轼吗,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诗?

  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是的,这是上个学期学的,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师:女生背前一首,男生背后一首,齐!

出示:苏轼及生平

简介诗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散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师: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谁来读一读。

  生:《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登上江西庐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因此写下此诗。这首诗的成因,和他对佛学的深入探索是分不开的,也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3读诗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和苏轼一起品味庐山。

(1)生自读,读通诗文,读准字音。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2)生读字词

出示生词(个别读,领读,指导读)

我们读诗,不能只满足于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看,这首诗怎么读。

  生:(生1读)

  师:读的真有感觉,你们听出来他是怎么停顿的?我们有223,43,他是哪一种呢?

  生:43

  生:(生2读)

  师:他是哪一种呢

  生:223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比较舒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呢?

生:我觉得是223;我觉得是43……

师:我们读诗,不能只满足于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我们223读会更有韵味,用斜杠在书本上划出来,大家先自由朗读。再站起来读一读。

 【宋】苏轼

横看 / 成岭 / 侧成峰,

远近 / 高低 / 各不同。

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

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

 

生:(生1读)

  师:老师发现她读古诗的韵味非常足,拖得长长的。

生:(生2读)

师:读出了一种很洒脱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度一读,把自己对于这首诗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练读。互相读给同桌听并相互纠正。··

4.明诗意、悟诗情

恩,已经有些诗的味道了。当然,光会读还不够,还要----明诗意 悟诗情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明诗意呢?

生答教师补充,出示(①借助注释②联系上下文③联系课文插图④补充诗中没有的词句⑤想象画面,读出你的理解与感受。)

(2)根据这些方法,同学们自己学习古诗,拿出笔,和咱们往常一样,在自己认为重点的地方做批注。 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一会可以提出来讨论。

生自学。

(3)我们先来理解前两句。

请一位同学读前两句,其他同学准备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你理解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惑吗?

①引导学生说浅层次的理解:不同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

师:恩,这几位同学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了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②慢慢引导学生说出更深的感受:横 侧 两个重点词

③师:这是表示了看庐山的----角度(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问:那诗句中还有表示角度的词吗?

其他学生思考回答

(远近高低)

这都是看庐山的不同角度,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高处往下看 低处向上看

作者从这些角度看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这些景色的不一样? 

生:(不一样 “各”字)

都有什么不同呢?

④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出示: 横看 庐山

侧看 庐山

远看 庐山

近看 庐山

向高处看 庐山

向低处看 庐山

同学之间先自己想一想,可以同桌之间交流。

生想象交流。

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庐山的景象?

⑤出示图片 横看

师:横看是什么?

生:山岭

师:山岭是什么样的?你上来画一画。

侧看是什么?指明答,上来画。

出示图片远近高低

连绵起伏 直入云霄 高耸入云 怪石林立 悬崖峭壁 云雾缭绕 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小溪潺潺 帘帘飞瀑

看到飞瀑时,师:可以联想到礼拜描写瀑布的一首诗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⑥全部出示完后指名填空(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词回答)

可以选择说其中一个,慢慢鼓励学生多说几个,最后请一位同学说完六个。

师:所以,庐山的景色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全诗的意思: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师:现在我们想象着画面一起来读一读前两句诗。

生:(齐读)

 师:那为什么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面目呢?答案在哪里?

生:答案藏在后两句

(4)那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三四句。其他同学一会根据之前我们是自学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

①引导说浅层次理解,三四句字词及诗句的意思。(讲解“缘”写法)

②慢慢引导学生说出更深的感受:因果倒置句 之所以 是因为

(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反过来试试“因为……所以……”) 

读这两句诗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提问:为什么在庐山里看庐山,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呢?

  (生1)因为看的角度不同

  (生2)我觉得是因为庐山很大,一眼是望不到边的

  师:如果在庐山里面看,只能看到庐山的某个角落,而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庐山的“真面目” 是指什么?

生:庐山的全貌。

之前我们还学了一篇课文,也是讲了不同角度看问题---《画杨桃》

包括课前我让大家看的三棱柱也是都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道理:--

板书:角度不同 结论不同。

所以这句话也正是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要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因此这句话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或感觉呢?我们看不清的仅仅是庐山吗?

生:有。

说一说。

师:所以告诉我们看待事情,做事情时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有一句话叫当局者迷……

  生:旁观者清!

师:有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人、事的好坏,只因我们是当事人。

诗人苏轼研究佛学,他除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对禅法研究很深的禅者,而“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句,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字眼,但已勾勒出庐山的雄伟气魄和险峻陡峭的奇观,以及饱含圆融无碍的深意。诗人所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是指纷繁复杂的人生,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身陷红尘、三界而不能明悟自心。诗人写此诗是对自身的比况。

5、诵诗文

(1)全体起立,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跟着诗人一起走进庐山,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诵全诗。(可加动作和表情来表达)

(2)指名背诵,全班会背的同学试着齐背。

同学们学的也好,背得也好,我们这节课不仅学习了《题西林壁》,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六步法。

(拓展)老师搜集了一首诗,和这首诗有相似之处,大家可以读一读:

题西林壁教案(5)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理解“横、壁”等生字,了解作者简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传情达意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谈话导入,畅谈旅游经历,进而引出《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那

1、介绍作者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

2、解题

题: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歌。

3、教师范读,纠正字音,明确朗读节奏。

4、教师带领学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横”是什么意思?各不同是什么意思?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从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高峻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会呈现出不同的景哲。

(3)“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图片)

(4)在前两句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5)带着感情,再来读一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组合作讨论)

(1)学生汇报“识”、“缘”,教师补充“真面目”。

(2)学生汇报诗意。

(3)学生联系生活谈一谈学习后两句的感受。

(4)全班同学带着感情,齐读整首诗。

5、总结

汇报本节课收获,可以是手法上,可以是情感上的,可以是内容上的。

6、布置作业

写一写四季的庐山、早晚的庐山、晴雨的庐山。

7、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你去过那些地方?黄山去过吗?泰山去过吗?庐山去过吗?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跟着苏轼去游览庐山,欣赏一下庐山风景。

  二、初学感知,屏幕显示《题西林壁》。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

  三、解诗题,知作者

  1、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2、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读过苏轼的哪些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

  四、了解写作背景

  五、欣赏庐山风景图片,回答问题。

  1、欣赏了刚才几组庐山的图片,同学们认为庐山怎样?

远近高低各不同

2、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了。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 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师: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题西林壁》

七、总结,拓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句表面上是说作者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细细品味,却暗含着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题西林壁》

2、预习游山西村》

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

题西林壁 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不识——真面目

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天窗》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天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②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通过“读、思、议、说、讨论”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体会、感悟。③情感价值观:热情地阅读、理解、感悟,展开无限想象,产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体验阅读名家著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读、思、议、说、讨论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作者、文中内容共鸣。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小组讨论句子,理解、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节课

教学流程:

一、初读入境,感受神奇

1.简单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入课文学习。作者透过天窗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初读后的感受。

3.小结,引出“神奇”。板书:“神奇”

二、品读想象,体验神奇

(一)天窗的“神奇”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勾画出你认为描写天窗神奇的句子,轻声读一读,并旁边写上自己的批注。

(二)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品读课文。

重点预设以下教学细节,适时生成,出现精彩:

1.假如学生汇报“夏天阵雨来了时”……

活泼好动的孩子们被关进了地洞似的屋子里,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理解“唯一”的含义?

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孩子们在雨中的欢喜和被关进地洞似的屋子里的苦闷。

出示比喻句,理解,指导读出雨脚的轻巧和闪电的快捷、利落。

课件出示图片。这些景象让作者想到了什么呢?书中并没有具体描写,你能帮助作者想象一下那会是怎样神奇的景象吗?

现在,被关进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还会无奈和苦闷吗?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理解此时此处“小小”、“慰藉”的含义?体会天窗的神奇和天窗对孩子们的慰藉。

2.假如学生汇报他找到的天窗的神奇是在晚上……

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唯一”的含义?

晚上,透过这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呢?想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句子: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也许是那恶霸似的猫头鹰——

师生合作读,看到的和想到的,边读边想象。

那夜空里“也许”还有什么呢?

课件出示:夜空图……教师依法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学着用“也许……也许……也许……”来说说自己神奇的想象。

理解此时此处“小小”、“慰藉”的含义?指导感情朗读,感受天窗对孩子们的“慰藉”。

3.假如学生汇报:天窗能让我们想到宇宙的秘密,真神奇。

出示句子: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种种事情。

“小小一方的空白”指的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结合全篇和自己生活实际进行交流,说说他们是怎样透过神奇的天窗。

理解“这小小的一方空白”仅仅是天窗神奇指吗?还可以是什么?从“无”中看出“有”的,从“虚”中看出“实”的?

(板书:“无”中“有”、“虚”中“实”)

引读8、9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理解神奇

小组讨论:书中著名的现代文学大师小时候,透过天窗还重要地想到什么?透过天窗寄托了什么?

四、展开想象,拓展神奇。

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你透过天窗还更宽更远地想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3 、天窗

题西林壁教案(6)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师:王新堂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感受到庐山的美。是啊,真美!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习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生答

1.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 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三)、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2.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 岭:连绵不断的高山; 侧:从侧面; 峰:高而尖的山头)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3)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3.多诵读,悟诗情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1)指名说全诗意思

师: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求我们对一个事物要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 (各不同) (实写)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题西林壁教案(7)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各个角度的不同样子;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2、过程方法目标:读、品、悟诗,并学习本诗的语言表达方式试着吟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意,领悟诗歌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附课前:

从画面看看庐山,说说看了庐山的感受。

一、导入,读题释义

1、刚才说到苏轼多次去庐山游玩,并留下十多首写庐山的诗,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西林壁(板书),请齐声读题。

2、请同学们看看诗题注释,说说诗题的意思。(学生看注释)

3、如果有诗人给我们五( )班写首诗,取个诗题是——

二、初读,读通读顺

1、一读,读正确

题目会读,意思也明白了,下面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词读准确,把诗句读流利。

指名读再齐读,师相机评价。

2、二读,读节奏

读古诗不仅要读准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要读出它的节奏,是有讲究的,有什么讲究呢?(出示例子)

指名读。

3、三读,读韵律

读出古诗的节奏,是还不够的,还要读出他的韵律,但什么是韵律?你们看注了音的三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

解释押韵。再读。

4、四读,读音韵

。。生齐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交流诗意

1、交流第1句

横看是怎样看?横看看到了什么?从正面看,诗人是在什么位置?侧看又看到了什么?侧看时,他又是在什么位置呢?(板书:横岭 侧峰)

横看侧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出示图)把两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

引读第1句。(出示:横看侧看图)

2、交流第2句

苏轼还从什么角度看庐山呢?(板书:远近高低)

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样子相不相同呢?(师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

3、引读第1、2句。

四、品读,感悟“不识”

1、身在庐山之中的苏轼看到这千般面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2、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板书:不识?)(板书:只缘)

3、为什么身在庐山之中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4、正因为在庐山之中,所以才不识庐山,那要识庐山真面目,苏轼要怎样做呢?

5、要识庐山真面目,走出庐山看庐山。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人……呢?根据你的体会用下面这句话说一说。(出示课件)

7、引读全诗。

五、升华,比较积累

1、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山,后两句是写他的感受。(板书:看 想)引出《初入庐山》,先自由再读齐读。

2、看注释,故人的意思是——,所以要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就要与庐山交——。

3、在这首诗中,写看山的诗句是——,写作者的感受是——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作者的感受是——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感受相同吗?为什么感受不同呢?

5、引导小结,再读这首诗。

六、吟诗,意文兼得

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庐山是不一样的,然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就成了“题西林壁”。

1、第一句

接下来,我们也来观察一样东西,试着像苏轼那样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诗?同学们请伸出手掌,这是怎样看?从正面看是什么?再从侧面看是什么?如果把观察的过程像苏轼那样写下来,该怎样说?

2、第二句

接下去该怎样说?刚才我们是远看和近看吗?

3、第三句

4、第四句

刚才我们是怎么看,是什么不相同?

5、还少题目,叫什么好啊。那你们最中意哪个呢?吟创作诗。

6、加深难度

“同”字和前句重复,在一首古诗中,押韵的字读音相同字不能相同,换一个字。

七、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说《题西林壁》的意思,并背诵《题西林壁》、《初入庐山》。

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手,边看边玩边念,完善我们创作的《观手》诗。

板书设计:

横(岭) 侧(峰)

远 近 高 低

题西林壁 (全面……)

不识?

只缘

题西林壁教案(8)

《题西林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庐山风景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知道了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地方,那除了桂林山水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一些地方很美吗?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展示庐山风景画)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庐山很不错,其实北宋的着名诗人苏轼也很喜欢庐山,他还为庐山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讲解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习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生答

2.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 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3.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 岭:连绵不断的高山; 侧:从侧面; 峰:高而尖的山头)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5)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多诵读,悟诗情

(1)多诵读: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题西林壁

一解诗题,知作者:题:书写

苏轼

二抓字眼,明大意:岭:连绵不断的高山;峰:高而尖的山头

三多诵读,悟诗情

题西林壁教案(9)

小学《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那么《题西林壁》的教案应该写?

教学目标:

1.会写一个字理解“识”“缘”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背诵、默读

3.读懂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因观察的地点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4.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句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因观察的地点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句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有一座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2.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木参天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了庐山他把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叫《题西林壁》生齐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描写山的诗(板书诗题)

师:同学们想见见这首诗?(出示墙壁上的诗)

二、题目、诗人、背景

(一)题目

“题”意思?我们刚刚学过得《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就知道了是“书写”的意思“壁”就是指墙壁:西林是庐山北麓的西林寺“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把诗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这样的诗叫做题壁诗

介绍题壁诗:题壁诗在宋代很盛行由于当时印刷能力有限题壁诗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只要写在石壁上南来北往的行人见而读之也就传播开来也许就是这种方式我们后人才能了解他吧

生: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齐读诗题

(二)诗人资料

1.师:相信同学们课前一定搜集到不少关于苏轼的资料请一组同学来汇报一下 (一人一句)

组同学来补充?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我能背苏轼写的诗(两名生背)全班齐背《水调歌头》

2.老师这里也搜到了一些谁来读?(幻灯)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47岁时由黄州再次被贬到汝州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做了五首游记诗这是最后一首

三、初读古诗

1.范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人眼中的庐山美景吧(出示幻灯全诗)打开书第39页把书端好认真听老师听准字音

2.下面同学先自由读古诗听好先画出古诗的节奏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画出来在组内互相读一读(师板书全诗)

3.各小组汇报朗读

师:练习时我们组发现“缘”比较难写

师:真不错看来大家认真预习了

师:这是一首七言诗节奏为二而三停顿两个字一停顿后面三个字连着读谁愿意自己来读一读?

4.谁来演一下小苏轼你现在就在庐山游览?

5.指名读男女生对读男生读的洪亮女生清脆

6.齐读

师小结:通过你们的朗读使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真是太美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四、感悟古诗

1.师:我们曾经学过感悟古诗的方法还记得/

反复诵读、查资料、结合插图、借助注释、想象等

2.自学提示

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

(一)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同学们在汇报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准备但语言还要干练概括能力还要加强

1.师补充:点击幻灯片是不是这样的山岭?谁送给山岭一个词?(生:连绵起伏、峻峭的山岭、绵延的山岭、逶迤的山岭 )横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2.师;同学们看老师用笔画出了什么?(连绵不断的山岭)

3.师点幻灯片侧看是这样的?再送给这样的山峰一个词(直上云霄高耸入云巍然耸立)

4.我们试画一下高高挺立的山峰谁来黑板上画

5.师:远处看是怎样的庐山姿态?看这里出示幻灯远近高低幻灯感觉庐山怎样?雄奇壮观千姿百态

6.小结:作者都从些角度观察了庐山?(横、侧、远近高

低)观察的结果样?各不相同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不同这是诗人有了庐山总体的印象是实写

7.欣赏庐山美丽风光图什么感受?美不美看着画面想像一下

当时大诗人苏轼的感觉?神秘太喜爱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神秘和向往读出诗人对庐山的赞美来

(二)学习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上中

师:诗人在观察庐山时为什么会看不清?

1.师总结:诗人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诗人就在这座山中反之就是因为诗人在这座山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2.诗人只看到庐山的一面能不能知道整个庐山的全部面貌啊?诗人看到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师:诗人只看到山的一面不代表看到了全部样才能看的整个庐山的全景呢?站到山外去还要站得高一些才能看得更全面

3.(道理)看事情也是一样:不能只看只看一面我们要全面的客观的综合来看这就是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后两句诗是阐明道理板书:明理

谁来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该怎样看待人和事?比如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比如看待学习?

四、升华:

“当局者迷放观者清”所以:

所以当苏轼站在山腰看庐山的时候不禁吟诵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他站在山顶的时候也会发车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今后能亲眼欣赏庐山美景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这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看事物的时候还会想起这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变成了千古佳句

五、总结:诗人写到“不识庐山……”仅仅是指这庐山?欧天下的山山玲玲一座不是山势不同?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因为立足点不同观察的结果各异?要认真的研究各个方面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六、让我们再次怀着诗人对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赞美体会诗中的哲理来读一读这首诗配乐朗读背诵

七、拓展.描写庐山的诗我们来读读体会这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横看横岭侧成峰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明理

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学反思:

本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以外重点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自己查阅的内容在疏通句意的过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指风声结合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诗句的理解不能单独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内部之间的联系组织语言也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二、古诗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级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学生从认知入手通过品味语言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动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通过展开想象多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感悟诗人运用语言的独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历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形成共鸣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设计还巧妙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做凸显了主题突出了这类古诗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进一步拓展阅读此类古诗的兴趣

题西林壁教案(10)

《题西林壁》教案

                         潢川三小:王 丽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本文来源:http://www.bjjpsf.com/kejianjiaoan/37798/

推荐内容